一位女护士的心声:救人的人,往往无法自救

在采访结束后,我特地搜集了这部纪录片的一些资料,里面真实反映出了一些医患问题。

一位58岁的患者,因急性心肌梗塞,被送进了急诊室,这是一个烟龄长达40年的老烟民,每天要抽15支烟。

医生看完心电图,告知家属必须马上做支架植入手术,上了手术台,患者就出现了室颤反应,必须立即进行电击。

电击带来的痛苦令患者惨叫连连,门外的家属坐不住了,开始疯狂地拍打手术室的门。

后来,手术做完了,医生打开门,患者的家属冲进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责骂:不是说手术是无痛的吗?你们没本事就不要来做这个生意...

家属们叫嚣着要曝光,即使在听完医生的解释后,家属们依然一副不信任的样子。

医生说,如果没有电击,人早就没了。

在《急诊室故事》第六集里,一个病人要求医生开处方药,在遭到拒绝后,开始暴打医生,最后医生离开了,因为医院有规定,发生冲突,医生不能还手。

同张嘉琪聊天的时候,她透露自己也被患者打过,扇了一巴掌,但绝大多数患者和家属都是不错的。

在她夜里值班的时候,有些阿姨还会给她拿点水果,拿她当女儿看,有个患者临走时,还给她买了一束花。

任何行业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医院是一个痛苦多过快乐的地方,事关生死,所以人的情绪更容易激动,矛盾冲突也会被社会放大来看。

张嘉琪说:这天底下,除了家人,没有人比医生更希望患者康复了。

一位女护士的心声:救人的人,往往无法自救

这些救人的人,往往无法自救

在今年的1月23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外科大夫郭庆源猝死,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夜班,他接诊了40名患者。

在2017年12月29日,山西榆次人民医院43岁医生赵变香上一秒还笑着询问患者的女儿,她母亲的病情如何,下一秒就晕倒在地上,突发脑出血,呼吸和心跳骤停,后经抢救无效离世。

看完门诊,又去查房,赵变香已经连轴转工作18小时。

在2017年9月16日晚,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生陈彦东深夜猝死,年仅40岁,孩子还不到1岁。

据陈彦东的同事回忆,陈医生每天都要在7点前到医院,因为8点进入导管室前,他要查房,除了自己的患者,他还要担心下级医生的患者,加起来30多人他都要亲自看一遍。

8点之后,导管室内,陈彦东作为主刀医生,每天要为多位冠心病患者做心脏支架手术,一个手术1个小时。手术间隙,他还要抽时间去其他科室会诊。

接诊的通常都是危重病人,他们的病情变化快,压力更大,每天手术后,陈彦东都不回家,要在医院整理病历到九、十点钟,就算回家,吃口饭,还得学习。

江苏省宿迁市人民医院甲乳科主任管小青穿着手术服,蜷缩着躺在地上睡着了,当天他完成了18台手术。

一位女护士的心声:救人的人,往往无法自救

同事说,他太累了,在手术间隙为了养好精神,就在手术室墙角边,席地而睡。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的陈磊,当天,该医院进行了一场器官捐献手术,陈磊一整天没有来得及吃东西,刚走出手术室,就感到头晕,便靠墙坐了下来。

一位女护士的心声:救人的人,往往无法自救

手术台边,一名医生连续手术十几个小时后累到倒地打盹,这位医生是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的陆澄主任,当天他一共做了七台手术。

一位女护士的心声:救人的人,往往无法自救

之所以要发这些内容出来,我不是要说这些人有多辛苦,而是想告诉大家:这世界上仍有一帮人在守护着医护人员的底线,在坚守着自己的职责。

各行各业有优秀的人,也有败类,很多的医者依然有仁者之心。

张嘉琪有一句话说得让我心头为之一颤:我们这个职业,教人不要熬夜,要饮食规律,自己却从来无法做到,我们救人性命,却往往无法自救。

我希望对医护人员这个群体,不要总是心存偏见,多一点理解,毕竟我们的生命终将要交给他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