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附子遇到石膏、梔子、大黃、黃連等寒涼藥會有什麼臨牀驗案?

當附子遇到石膏、梔子、大黃、黃連等寒涼藥會有什麼臨床驗案?


附子味辛性熱,為溫陽驅寒之主藥。本品與乾薑、肉桂同用,能增強溫陽驅寒之功;與麻黃、細辛同用,以達溫陽解表之力。這些都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屬常規現象。然而附子與寒涼藥的混合使用,乃屬特殊變象。

附子與寒涼藥的運用,是針對既有熱證,又有陽虛現象而設的,其機理正如前賢所謂“寒熱互用,攻補兼施而不悖”也。

附子用量的大小,可根據臨床表現和個體差異而酌情決定。

今結合臨床病案,簡述如下:

1.附子與石膏等藥合用

石膏為辛寒之品,常與知母、甘草等藥配合,組成代表方如白虎湯。本方適用於大熱大渴,頭痛牙疼等火熱證候,我在臨床上觀察到陽氣素衰之人感受熱邪,治療時用白虎湯效果不佳,待加入適量的附子後往往能獲得事半功倍之效。

【病案舉例】

周某,女,58歲,1988年6月20日初診。患者自述病已三天,初起時頭痛身熱,口雖作渴,但不欲飲。前醫採用西藥治療,內服磺胺藥,肌注青黴素、安痛定針劑等。患者因愈而復發,故要求改服中藥。診脈洪大,重按乏力,舌質雖紅,但津液尚存。擬用白虎湯加減治療。

石膏40克,知母15克,山藥30克,甘草5克,水煎服,1劑。

6月21日二診:患者服上方後效果不顯著,躊躇再三,原方加附子10克,水煎服,1劑。

6月22日三診:患者服上方後療效極佳,諸症消除,再用調理脾胃藥善後。

沙參15克,山藥15克,茯苓15克,谷芽12克,甘草5克,神曲10克,冬瓜仁20克,水煎服,2劑。

2.附子與梔子等藥合用

梔子為苦寒之品,常與淡豆豉配合,組成代表方如梔子豉湯。本方適用於胸膈熱邪所致的心中懊憹、虛煩不眠或嘔吐等證。本證既可見於熱病的初期階段,又可見於熱病的後期階段,但無論初期或後期,只要發現陽衰現象,均可加入適量的附子,收效甚速。

【病案舉例】

黃某,女,85歲,1988年7月5日初診。據患者家屬代述,悉知患者病已五天,初起時心煩不安,嘔吐頻頻。前醫先用西藥治療,因藥入口即吐,加之最近幾天來水谷未入,為了預防虛脫,故又釆取靜脈滴注葡萄糖液。今患者奄奄一息,診脈兩寸偏旺,餘部沉伏,舌苔黃膩。治用梔子豉湯加味。

梔子6克,淡豆豉6克,生薑9克,藿香9克,附子9克。囑水煎三次混合後頻頻飲服。

7月6日二診:患者家屬代述,昨天下午7點鐘開始服藥,初起時仍有嘔吐現象,以後逐漸減輕,今天早上5點鐘服藥時不現嘔吐,8點鐘前還吃了少量稀粥。診脈兩寸不如昨天偏旺,餘部之脈亦有起色,黃膩舌苔漸退,精神轉佳。效不更方,囑再服上方1劑。

7月7日三診:患者服完藥後舌、脈漸趨常態,能夠下床行走。再用平淡之方善後。

谷芽9克,扁豆15克,茯苓15克,蓮米15克,芡實15克,神曲9克,冬瓜仁15克,薏苡仁20克。水煎服,2劑。

3.附子與滑石等藥合用

滑石為苦寒之品,常與甘草配合,組成代表方如六一散。本方適用於因暑熱所致的小便不通、煩躁口渴或瀉痢等證。如果伴有陽衰現象,亦可加入適量的附子。

【病案舉例】

廖某,男,58歲,1989年8月10日初診。患者自述午前忙於把地裡的農活幹完,收工時大約1點多鐘,回家後感覺小便不利,隨即出現頭痛身熱、口渴心煩。診脈濡數,兩尺重按乏力,舌苔微黃而膩。治用六一散加味。

滑石20克,甘草3克,薄荷6克,附子6克,水煎服,1劑。

8月11日二診:患者服上方後諸症消除,再以六一散加味,囑勞動時隨身攜帶,開水泡當茶頻飲。

滑石200克,甘草30克,淫羊藿30克。制服法:共分10次開水泡服。

4.附子與大黃、黃連等藥合用

大黃、黃連均屬苦寒之品,兩藥配合組成代表方如大黃黃連瀉心湯。本方適用於“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之證。假若遇到“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兼有陽不足的患者,治療時仍需加入適量的附子。加入附子後便稱為附子瀉心湯。本方除寒熱之品混合運用而並行不悖外,還妙在煮服的方法。前賢李中梓深領其奧,他說:“以三黃之苦寒清中濟陰,以附子之辛熱溫經回陽,寒熱互用,攻補兼施而不悖,此仲景妙用之入神也。”《醫宗金鑑》講得更清楚,其曰:“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非表不解,乃表陽虛也。故以大黃、黃連、黃芩瀉痞之熱,附子溫表之陽,合內熱外寒而治之。其妙尤在以麻沸湯漬三黃鬚臾絞去滓,內附子別煮汁,意在瀉痞之意輕,扶陽之意重也。”

【病案舉例】

楊某,男,48歲,1989年9月5日初診。患者自述心下痞悶不舒已達三年之久,屢服中西藥無效。今除痞悶外,還伴見惡寒汗出與大便經常秘結等現象。思此與《傷寒論》中的附子瀉心湯證頗吻合,稍異者唯大便經常秘結,慮是肺氣鬱閉之故。治用附子瀉心湯加味。

附子15克,大黃8克(搗成粗末),黃連8克(搗成粗末),黃芩8克(搗成粗末),杏仁10克,瓜蔞殼15克,瓜蔞仁15克。

先將大黃、黃芩、黃連用鮮開水浸泡,餘藥水煎二次,然後將浸泡的藥液與煎的藥液進行混合,分三次溫服。

9月6日二診:患者服上方後心下痞悶和惡寒汗出等症狀已減輕,效不更方,囑再服前方一劑鞏固療效。

9月7日三診:患者連續服用兩料加味附子瀉心湯,數載沉痾欣然獲愈。改用調理脾胃藥善後。

沙參15克,扁豆15克,山藥15克,茯苓15克,谷芽12克,甘草5克,神曲10克,冬瓜仁20克,水煎服。

5.附子與茵陳等藥合用

茵陳為苦寒之品,常與大黃、梔子配合,組成代表方如茵陳蒿湯。本方適用於因溼熱燻蒸所致的全身發黃證。假若見到陽衰現象,仍可加入適量的附子。

【病案舉例】

張某,男,53歲,1989年6月15日初診。患者自述起病時全身發黃,小便短少,大便秘結,腹部微滿,右脅疼痛。某西醫診斷為急性黃疸型肝炎(甲型肝炎),治療一週後效果不明顯,患者要求改服中藥。餘診其脈搏濡數,兩尺重按無力,舌苔黃膩,治用茵陳蒿湯加味。

茵陳50克,大黃10克,梔子10克,附子10克,藿香15克,佩蘭15克,鬱金15克,水煎服,3劑。

6月19日二診:患者服上方後每天大便瀉下三至四次,右脅疼痛減輕,黃疸明顯消退。效不更方,唯將大黃減輕劑量。前方大黃只用6克,餘藥不變,囑再服3劑。

6月23日三診:患者服完上藥後黃疸退盡,症狀消除。改用六君子湯加減善後。

黨參20克,白朮15克,茯苓20克,甘草5克,陳皮10克,谷芽10克,扁豆15克,冬瓜仁15克,水煎服,2劑。

6.附子與烏梅等藥合用

烏梅為酸寒之品,常與附子、乾薑、黃柏、黃連、桂枝、人參、蜀椒等藥配合,組成代表方如烏梅丸。本方寒熱並用、攻補兼施,能益胃安蛔止厥,兼治久利。前賢尤在涇深刻領會此方之意,他說:“古云蛔得甘則動,得苦則安。又曰,蛔聞酸則靜,得辛熱則止,故以烏梅之酸,連、柏之苦,姜、辛、歸、附、椒、桂之辛,以安蛔溫髒而止其厥逆。加人參者,以蛔動中虛,故以之安中而止吐,且以御冷熱諸藥之悍耳。”

【病案舉例】

周某,男,43歲,1989年11月12日初診。患者自述起病已兩月,每逢夜間4點鐘左右開始腹瀉,稍遇刺激物便噁心嘔吐,食甘味之品則嘔吐更甚,經常吐出蛔蟲。脘腹有時隱隱作痛,四肢發涼。診脈弦細,舌苔微黃薄膩。思此與《傷寒論》中的烏梅丸證頗吻合,擬用烏梅丸方治之,所異者當變丸劑為湯劑,欲達奏效迅速之意也。

烏梅15克,黃柏8克,黃連8克,乾薑10克,黨參30克,桂枝8克,蜀椒8克,細辛8克,當歸10克,附子12克,水煎服,2劑。

11月15日二診:患者服上方後症狀大減,仍用原方治療,所異者當變湯劑為丸劑,欲達緩調鞏固之意也。

中成藥烏梅丸60克,每日服12克,早晚各6克,溫開水送下,連續服5天。

11月21日三診:患者雖諸症消除,但還需調理脾胃,兼驅蛔蟲,用六君子湯加減。

黨參30克,白朮20克,茯苓20克,半夏10克,陳皮10克,使君子50克(打破),川楝子30克(炒),水煎服,2劑。

  • 本文摘自《無閒齋醫案醫話集》,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作者/何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