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誕生(《論平行宇宙》第十五章)吳華軍

一.猩球崛起

1.哺乳動物的出現

恐龍滅絕事件使得地球生命秩序重新洗牌,不僅近80%的生物發生滅絕,地球的生態環境也大幅改變。平行地球的撞擊使得火山劇烈噴發,地球大氣中的氧氣含量銳減,大量恐龍時代茂盛的蕨類和裸子植物不適應新環境而消亡,同時更適合哺乳動物食用的被子植物得到了空前的繁殖。

這裡我們還要糾正一個科學界的誤區。過去,有些科學家認為有胎盤類哺乳動物最早的類群在中生代已經出現,它們個體很小,在那個弱肉強食的時代,面對中生代的“霸主”恐龍,早期的哺乳動物只能退避三舍,因此它們曾一度生活在非鳥恐龍的陰影之下。大約在6500萬年前,在白堊紀末期的生物絕滅事件中,恐龍和地球上許多物種都滅絕了,有胎盤類哺乳動物們的祖先卻從這場巨大的災難中倖存下來,隨後迅速分化,贏得生存的曙光。但是,這一觀點並沒有得到化石證據的支持,因為目前還沒有發現恐龍滅絕之前真正意義的哺乳動物化石。

最新研究認為哺乳動物出現在恐龍滅絕的20萬年後。科學家發現有胎盤類哺乳動物的共同祖先並非起源於中生代,而是出現在恐龍絕滅之後的很短時間內,它們是一類小型的、食蟲的、善於爬樹的動物。這項研究的主導作者、身兼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醫學院解剖科學系的副教授和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客座研究員的莫琳·奧利裡認為:“通過對數據的分析,我們發現有胎盤類的共同祖先起源於恐龍絕滅之後,它們並沒有和恐龍同時生活在地球上”。這些早期的哺乳動物的出現,填補了恐龍和其他大型爬行動物滅絕之後留下的空缺生態位,有利的生態環境促進了祖先物種的快速分化。科學家們推測,這些祖先物種的分化時間大概在白堊紀末生物滅絕事件之後的20到40萬年間。也許在不久的未來,我們的科普書中關於“與恐龍同行的早期哺乳動物”的內容要重新書寫了,因為有胎盤類的共同祖先很可能從未與恐龍謀面,在恐龍面前的退避三舍的“膽小鬼”這一說法也就不能成立了。

我們可以試想,在恐龍時代長達1.7億年的時光裡哺乳動物都沒有出現,反而在恐龍滅絕後的僅20萬年裡卻突然出現並且迅速繁殖分化,構成豐富多彩的動物世界。這一切未免也過於離奇了吧?所以,這一切只能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在恐龍滅絕的20萬年之後,地球環境已經非常適合哺乳動物生存,於是平行人將一些不同種類的哺乳動物按“計劃”投放於地球上,繼續對地球環境進行改造和後續的觀察。

從此,哺乳動物在地球上出現了。

2.“進化論”無法解釋的生命現象

我們的地球自形成以來大部分時間其實並不適合生命成長,比如35億年前的太古代,地球海洋溫度在55-85攝氏度之間,相比之下,現今海洋溫度明顯降低,平均只有15攝氏度。當時光流逝到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時,困惑科學界的事件發生了。寒武紀地層在2000多萬年時間內突然出現門類眾多的無脊椎動物化石,而在早期更為古老的地層中,長期以來並沒有找到與之對應的祖先化石。即在這一段時間之內地球上各種各樣的動物是突然湧現出來的,古生物學家稱之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節肢、腕足、蠕形、海綿、脊索動物等等一系列與現代動物形態基本相同的動物在地球上集體登場,形成了多種門類動物同時存在的繁榮景象,只不過這些動物在我們看來還比較低級。

我國雲南澄江生物群、貴州凱里生物群和加拿大布爾吉斯生物群構成世界三大頁岩型生物群,為寒武紀地質歷史時期的生命大爆發提供了充足的證據。世界三大早期生物群中我國佔據兩大群,可見我國自遠古以來就是物種和文明的重要發源地。

對於寒武紀生命的突然爆發,達爾文在其《物種起源》中也提到了這一事實,並大感迷惑。他認為這一事實會被用做反對其進化論的有力證據,但他同時解釋到,寒武紀動物的祖先一定是來自前寒武紀,是經過很長時間的進化過程產生的;寒武紀動物化石出現的“突然性”和前寒武紀動物化石的缺乏,是由於地質記錄的不完全或是由於老地層淹沒在海洋中的緣故。

雖然達爾文對寒武大爆發的解釋頗有道理,但化石是考古學最關鍵的證據,自達爾文提出進化論至今一百多年過去了,人類始終也沒有找到前寒武紀動物化石。更加不幸的是我國科學家們經過不斷挖掘發現和深入系統研究,探索了脊椎動物、真節肢、螯肢和甲殼等動物的起源,證實了相對高級且複雜的生態體系起源於寒武紀早期,挑戰了達爾文自下而上倒錐形進化理論模型。也就是說達爾文的進化論很可能是錯誤的,寒武紀突然出現的各種生命並非進化而來!

正當寒武紀誕生的生命空前繁華的時候,地球第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了。4.4億年之前的奧陶紀末期地球突發災難,導致約85%的物種滅絕,水生的各種不同的無脊椎動物蕩然無存。當今科學界只知道當時某些地方氣溫突然變冷,兩極位置發生改變,其餘一無所知。然而緊隨大滅絕之後的便是生命的再度爆發,爆發後再度滅絕......如此循環了五次。直到6500萬年之前第五次生物大滅絕即恐龍滅絕之後,至今尚未發生第六次大滅絕。我們會發現地球生命的爆發和滅絕具有非常明顯的規律,每隔約6200萬年就要滅絕一次,而且每一次的滅絕對象基本都是動物,而植物卻影響甚微。不過每一次物種滅絕之後又再度爆發時,動物界總會更進一步,總會出現更加高級的新物種,同時地球環境也越來越適應更高級的生命。由此,我們可以理解為地球生命的每一次爆發都是在為下一次高級生命的登場做鋪墊。

所有的這一切現象就好像冥冥之中有人在支配一般,令當今科學界費解。同樣,地球生命的六次大爆發與五次大滅絕用達爾文的進化論解釋起來顯得是那麼的蒼白無力。這是因為很多物種的突然爆發根本不是自然進化的結果,而是平行人或四維人將平行地球上進化完善的先進物種在不同時期投放於地球之上的緣故,所以我們根本找不到很多物種進化過渡時期的化石。

3.猩球崛起

地球第五次生命大滅絕即恐龍被完全滅絕後不久,平行人便將大量不同種類的哺乳動物安置於地球的各個角落,其中就有一個重要的種群——靈長類。

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靈長類動物是我國的阿喀琉斯基猴,是一種生活在5500萬年前的一種體型嬌小的古猴。這種猴類的化石於2003年在中國湖北荊州發現,該化石為一具近乎完整的早期靈長動物化石。由於其腳後跟的骨頭長得短而寬,很像類人猿,因此將其種名定義為“阿喀琉斯基猴”,意為“有腳後跟的古猴”。經科學家研究發現,這種猴主要棲息在潮溼、炎熱的湖邊,是截至21世紀發現的最古老靈長目動物,很可能是人類和各種猿猴的共同祖先。不過這種猴身長僅約7釐米,體重不超過30克,甚至不如一隻小松鼠的大小。早期猴類在世界上分佈也非常廣泛,亞非及歐美等洲先後都曾發現過相應的化石,不過澳洲及太平洋一些島嶼從來沒有發現過非人靈長類的痕跡。

隨著時間的流逝猿類出現了。我們都知道猿和猴都非常有靈性,善與人交流,長相又非常的相似,不容易區分。但猿和猴是截然不同的兩大類,最主要區別是除了某種獼猴外其他猴類都有尾巴,而猿類沒有尾巴;猴類喜歡在樹上生活,而猿類更喜歡地面生活;猿類身高力大,猴類嬌小靈活。比如非洲最重的大猩猩體重高達500斤,身高2米,這是猴類甚至人類都無法比擬的。

1985年,我國古人類學家在江蘇溧陽上黃水母山發現了4500萬年前的“類人猿”化石,稱之為“中華曙猿”。但中華曙猿根本談不上是真正意義的猿類,它拖著長長的尾巴,而且體重不過50克到150克之間,比阿喀琉斯基猴稍微大一點點,稱之為袖珍猴類還差不多。

人類的誕生(《論平行宇宙》第十五章)吳華軍

中華曙猿

早期猿類誕生於大約2500萬年前,現代小猿在1800萬年前出現,猩猩則出現於1400年前,大猩猩出現於800萬年前,早期人類和黑猩猩則在300-500萬年前出現。自從達爾文學說問世以來,進化論逐漸戰勝腐朽的宗教觀念,人們普遍相信,我們的祖先是由猿類逐漸進化而來的。根據達爾文的生物進化理論和當代考古成果,科學界列出了一份人類起源和發展的時間表,即:古猿,生活於1400萬至800萬年前;南猿,生活於400萬至190萬年前;猿人,生活於170萬至20萬年前。

然而不幸的是,在這條漫長的時間鏈上,有兩段化石空白期:古猿與南猿之間空缺400萬年,南猿與猿人之間空缺20萬年。在這兩段空缺時間裡,沒有找到任何有關人類起源的過渡性生物的化石,這就給傳統的人類起源理論——人是從靈長類生物進化而來的留下了疑團。

古猿化石在世界上的分佈也非常豐富。1932年美國耶魯大學的劉易斯在印度喜馬拉雅山南麓西瓦利克山區發現了一塊象人的上顎骨碎片化石,並將此化石的主人定名為臘瑪古猿。當時認為它可能是人科的成員。後來,在巴基斯坦,土耳其,肯尼亞,希臘,匈牙利也都發現了類似的化石,時代在1400萬年-800萬年前。據推測這種古猿身材也較為矮小,體重在15-20千克之間,腦量約為300毫升。我國自1956年起,在雲南三處地方先後發現了臘瑪古猿化石,即開遠,祿豐和元謀。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雲南省祿豐縣石灰壩村發現的臘瑪古猿化石,在這裡先後出土的古猿化石達1000餘件,不僅發現了世界第一個完整的頭骨化石,還發現了身材更高的“西瓦古猿”化石,轟動了當時國際古人類學術界。不過後來科學研究認為臘瑪古猿和所謂的西瓦古猿是性別不同的同一類的雌雄個體。

經過400萬年的化石空白期後,南猿(即南方古猿)在非洲南部出現了。南猿體重平均約40千克以上,腦容量在450-530毫升之間,比黑猩猩400毫升的腦容量略大。南猿化石僅在非洲出現,所以又稱非洲南猿,其他地區包括中國也都未曾發現過,這也導致我國猿類進化出現斷代,雖然後來發現的“巫山人”化石顯示為204萬年前左右,但爭議非常大,有些專家認為巫山人化石其實是巨猿化石。正因為此,西方學者提出了人類起源於非洲的結論,亞洲直立人則是從非洲擴散而來的。雖然南猿早已滅絕,但科學家認為它們並非滅絕,而是其中一支進化成了猿人,然而從南猿到猿人之間又存在20萬年的化石空白期,這又成了人類進化史上的一大疑案。

由於古猿至南猿近400萬的化石空白期的存在,1960年英國的人類學家阿利斯特·哈代提出:化石空白期的人類祖先不是生活在陸地上,而是生活在海洋裡。也就是說,在人類進化史上,存在著幾百萬年的水生海猿階段。海猿說依據也很豐富,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人類具有光滑的皮膚,所有的靈長類動物體表都生長有濃密的體毛,唯獨人類已經褪去;第二、靈長類動物都沒有皮下脂肪,而人類卻有皮下脂肪,這一點,也明顯地不同於陸生靈長類動物,而與水生哺乳動物相近;第三、人類通過淚腺分泌淚液以排出鹽分,控制體內的鹽分平衡,這也是水獸所具有的特徵,而在靈長類動物中確實是絕無僅有的;第四、人類喜歡吃魚蝦、貝類和海藻等水生動植物,而猿猴則截然相反;第五、人類天生親水,猿猴則天生厭惡水,這也是一個明顯的分水嶺。另外還有一系列理由不再詳細列舉。海猿說確實很有道理,但也存在幾處硬傷,比如最關鍵的化石證據依舊完全是空白,至少到今天為止,人類從沒有發現所謂海猿的化石。另外,人類濃密的體毛大約於100萬年前猿人直立行走之後褪去的,這也與400萬年化石空白期時間完全不吻合。

不過,海猿說也確實給予我們一些啟示,比如為什麼人類體毛褪去而和人類血緣最近的黑猩猩至今依舊是一身濃密的體毛?而且人類和水生哺乳動物比如海豚確實有極大的共性。這是因為我們人類的祖先確實在大海里生活過一段時間,但並非我們這個地球,而是既遙遠又神秘的另外的地方。

二.人類進化的謎團

1.人類進化分期

科學家們普遍認為自從南猿時代之後人類的祖先就出現了。

當今考古界將具有人類特徵的進化史分為能人(早期猿人)、直立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大階段。關於這些階段所處年代分歧很大,經過綜合考慮,大致為:

能人,生活在200-175萬年前(也有說300-150萬年前之間)的非洲,可能是由南猿進化而來,腦容量約680-800毫升,能直立行走,會使用簡單的石器;

直立人,生存年代大約在170萬年到20萬年前,比如歐洲的海德堡人、非洲的羅德西亞人和我國的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和縣人等等,腦容量平均1000毫升左右,使用的石器更加精緻,直立人最重要的是會使用火,另外有些研究表明直立人並非現代人類的直系祖先,他們被後來走出非洲的崛起的智人所滅絕或在此之前就滅絕了,這個說法也存在巨大爭議;

早期智人,大約生活在30萬-3萬年前,典型代表有非洲的羅德西亞人,歐洲的尼安德特人以及我國的大荔人、馬壩人、丁村人、許家窯人等等,腦容量平均約1200毫升左右,能製作更為高級的工具,尼安德特人在3萬多年前被突然出現的晚期智人克羅馬努人滅絕;

晚期智人,也就是現代人的祖先,大約生存於5萬-1萬年前(存在爭議,有些觀點認為是9.2萬年前),一萬年以內的人類稱現代人,晚期智人代表有非洲的阿塞拉人,歐洲的克羅馬努人,我國的山頂洞人、河套人、柳江人等,晚期智人的腦容量和我們現代人的相當,大約為1300-1500毫升,主流觀點認為晚期智人和直立人、早期智人一樣均來自非洲。

上述關於人類進化的分期只是一個籠統的描述,實際情況並不一定相符,因為科學界爭議一直特別大。比如有觀點認為尼安德特人和我國的北京人同處直立人年代,但又延續到晚期智人時代,所以對尼安德特人很難精確定義,由於他們最終被晚期智人克羅馬努人所滅絕,故而只能認為是早期智人。同樣我國也面臨類似的問題,比如柳江人,有些研究認為他們生存於7-10萬年前,有些研究認為他們生存於3-5萬年前,孰是孰非,尚無定論。

其實科學界自從發現最古老的近猴類化石以來就開始了對人類起源的激烈爭吵,因為從猴類開始一直到現代人類的進化過程中,每一次質的跨越總會出現無法詮釋的謎題。

比如有些觀點認為人類高級智慧的產生是因為直立行走所帶來的,這是因為直立行走後雙手完全解放,使雙手可以用於勞動製造工具,這樣促使人類大腦的容量增大,使人變得聰明,人類才有了今天的一切,可以說直立行走是人類進化中的至關重要的一步。然而,真相是這樣嗎?從恐龍時代至今,會直立行走的動物實在太多太多了,比如霸王龍、奔龍、盜龍、冰脊龍等等一系列恐龍都是直立行走,而現在動物界也有很多,比如猴類、猿類、熊貓、袋鼠、鴕鳥等等都會直立行走,但都沒能成為智慧生命。所以直立行走和解放雙手並非人類產生智慧的根本原因。

另外,人和猿是何時分道揚鑣的?又該如何明確其界線呢?有些專家認為應該以製造和使用工具為分界線,因為這是智慧的表現,具體來說應該是南猿和黑猩猩形成的時候分化的。然而公認的人類近親——黑猩猩也同樣會製造和使用工具。20世紀60年代,一個剛剛中學畢業的叫珍妮·古道爾的英國女孩來到了非洲密林,通過長期觀察她發現黑猩猩竟然能夠製造和使用工具!黑猩猩會把細樹枝的枝杈去掉,然後插進白蟻窩的出入口內釣出白蟻來吃。而且黑猩猩也會使用石頭砸開堅果,不僅如此它們還會打造鋒利的石片。事實上世界上會使用工具的動物遠不止黑猩猩,比如海獺會用石塊擊碎貝殼,埃及禿鷲用石頭砸開鴕鳥蛋,啄木鳥雀用仙人掌刺扎蟲子吃......這些都是超乎我們想象的。

人類的誕生(《論平行宇宙》第十五章)吳華軍

埃及禿鷲使用石頭砸鴕鳥蛋

其他還有數不盡的謎題,比如人類化石空白期如何解釋等等。總之,我們人類很多的認知都是在反覆的爭議、否定和創新中不斷地完善和前進的。

2.撲朔迷離的人類發源地

關於人類的發源地問題同樣也引起了全世界範圍的長時間的激辯,目前科學界大部分都認為人類起源於非洲。非洲起源說主要依據是南猿化石只存在於非洲南部,另外當代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對單地區起源說給予了相當的支持。

1987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卡恩、斯通京和威爾遜三位分子生物學者研究了祖先分別來自非、歐、亞、中東和澳大利亞、新幾內亞的土著婦女共147人胎盤細胞內的線粒體DNA,最後追蹤到20萬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一個婦女身上,認為這個非洲婦女是當代世界人類的祖先。在距今9-18萬年前,她的後裔離開非洲,分散到世界各地,代替了當地的土著居民。這就是現代人起源的“夏娃說”。

後來,1997年斯坦福大學的恩德希爾等人根據Y染色體的研究結果,認定現代人的最早男性出現在非洲,是謂“亞當說”。2001年,他們又利用DHPLD技術,分析得到了218個Y染色體“非重組區”位點構成的131個單倍體,在對全世界各地區1062個代表性個體進行考察後,顯示明顯的親緣關係:最早的分支都發生在非洲人群中,而後再分出歐洲和亞洲人群,美洲和澳大利亞的分化則都在亞洲的分化之下。這顯然也支持了“非洲起源論”。我國和日本的分子生物學家們也進行了這方面的研究,獲得了相同的結論。

然而,這些基於遺傳基因的研究就完全正確嗎?根據醫學遺傳學研究,人類基因組由31.647億個鹼基對組成,共有3-3.5萬個基因,這些基因構件造就了我們。但在這31億多鹼基對中,只有很小一部分獨屬於你,你和世界上任何一個人坐在一起,你們的基因相似度都高達99.9%。打個比方如果把你的全部遺傳密碼打印出來,那麼將耗費26.2萬頁張紙,在這麼多頁紙中,只有500頁獨屬於你。

我們再來看看人類和動植物對比情況。在蛋白質編碼基因方面,人類和老鼠的相似度高達85%,但非編碼基因的相似度只有50%;人類和果蠅的致病基因相似度為61%;人類和香蕉在持家基因(即管家基因,是指所有細胞中均要表達的一類基因)相似度高達60%。

可見,人類和動物基因相似或相同其實是個偽命題,都是對某一類特定的基因進行對比。比如我們經常聽到的黑猩猩和人類相似度高達99%,也是錯誤的。這個結論基於1975年的一項研究,當時是研究者事先篩選了一段特定的基因與人類的進行比較,這種做法不可取,假如選擇的是和人類完全不同的特定基因,豈不是人類和黑猩猩相似度為0了?最新的研究表明,人類和黑猩猩的相似度甚至可能不高於81%,尤其是決定兩者性別的Y染色體,僅有40%是相同的。而且,人類有23對染色體,黑猩猩卻有24對染色體,比人類嬰兒的先天愚型還嚴重。先天愚型是嬰兒一種很嚴重的染色體變異疾病,又稱唐氏綜合徵或21染色體三體綜合徵等,是由人類21號染色體多了一條而造成,60%的患兒會發生流產,倖存者則智能落後、特殊面容、生長髮育障礙和多發畸形,對於家庭來說簡直猶如噩夢一般,所以孕婦必須進行唐氏篩查。

其實最初研究者是為了證明達爾文進化論的正確性,所以進行了人類和黑猩猩部分基因的對比,得出了99%的相似度,一時間證明了黑猩猩是人類最近的親戚(幾乎達到了人類之間的相似度),同時也間接證明了進化論是正確的。然而,後來隨著深入的研究,使得這一證明成了鬧劇。其實黑猩猩雖然確實是人類的近親,但和人類差異還是很大的。黑猩猩濃密的體毛從未褪去,腦容量僅400毫升,不足人類的1/4,其前肢較後肢長一些,且後肢力量不足,因此,只能半直立行走及臂行,這又與人類有顯著區別。不過我們也不要嘲笑黑猩猩,因為人類某些方面不如它們,比如艾滋病毒對黑猩猩及除人類以外的靈長類完全不起作用,其免疫機制有待於解答。這也提醒我們要想攻克艾滋病必須對人類的近親黑猩猩等進行深入徹底的研究。

人類的誕生(《論平行宇宙》第十五章)吳華軍

黑猩猩

綜上所述,某些方式的基因對比不一定完全正確,所以“夏娃說”和“亞當說”尚值得繼續深入研究。正因為此,以密歇根大學沃爾潑夫為首的古人類學家堅決反對這個理論,他們認為,化石材料表明世界各地區的現代人類是從當地的古人類發展而來的,並不存在著“完全取代”。以華盛頓大學的坦普列頓為代表的一些分子生物學家也堅決反對“夏娃”理論,並指出了其在計算機程序及計算方法上的錯誤。另外,2001年,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索恩等人研究了從距今6萬年前的澳洲土著化石提取到的線粒體DNA,發現它與世界其他地區被認為是源自非洲的早期現代人類古老DNA在遺傳上沒有任何聯繫,所以他們認為澳大利亞出現的早期現代人獨立於非洲古人類之外。這一發現無疑為現代人起源多地區論提供了依據。

3.多地區進化說

單地區起源說不僅遭到國外科學界的激烈反對,也遭到了中國古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的質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中科院吳新智院士。吳院士畢生致力於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的研究,1984年,他和國外兩名人類學家聯名提出了多地區進化說,該學說認為世界各大人種在各自的地區相對獨立地連續進化,互相間有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使得全人類發展成一個多型的智人種群。吳院士主要是通過國內出土的各期化石進行反覆嚴謹地研究而得出結論,他與同事總結了我國古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系列共同的形態特徵,如面部和鼻樑扁平,眼眶呈長方形,上門齒呈鏟形等等。這些特徵基本是我國人自古至今所共有的特徵,與非洲和歐洲人種截然不同。

首先,是在牙齒方面各人種表現出了巨大的不同,這也是最關鍵的不同點。各國出土的古人類化石中大都有牙齒化石,其中門牙化石是進行區分的重點。我國出土的各期門牙化石几乎都是鏟形門齒,此種門齒齒冠舌面兩側邊緣脊增厚及舌面凹陷,形似鏟狀,通俗講就是上門牙兩邊鼓,中間凹陷,類似鏟子形狀。這種特徵在所有黃種人中有80%都是這種情況,而我國的現代人幾乎百分之百都具有如此特徵。但是歐洲和非洲則不同,現在歐洲人只有不到5%是這樣的鏟形門齒,非洲的黑人大概有10%左右。這就說明了世界幾大人種之間沒有太多的必然聯繫。

其次,是頭骨方面的諸多不同。吳院士及其團隊通過同期頭骨化石數據對比,發現我國早期和晚期智人額骨鱗部最突出處的位置都比非洲智人的為低或在其額骨的較下部。而頭骨最寬處的位置在非洲各期智人化石上變異頗大,有的頭骨最寬處位於頭骨中部,有的接近頭骨後部,有的最寬處則完全位於頭骨後部。然而這種情況與我國各期智人化石則大相徑庭,因為我國所有階段的智人頭骨化石中迄今還未發現有最寬處位於頭骨後部的。總之,僅頭骨方面我國與非洲智人化石就出現了至少四項不同的特徵。按照夏娃學說,假如人類從非洲至中國遷徙過程中發生了漂變,某一項特徵出現不同可能是巧合的話,那麼四項特徵都出現這種巧合就很難理解了。

另外,在鼻樑和眼眶方面也有諸多不同,比如我國各期化石鼻樑大都扁平,眼眶呈長方形等。不過,吳院士同時也指出,某些地方出土的化石也存在例外。例如南京湯山葫蘆洞出土的南京直立人1號的鼻樑就比較高;廣東馬壩人的眼眶就很圓,與歐洲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極其相似,即使現在的歐洲人也是這種圓眼眶。這些性狀都是基因決定的,這就說明了在人類漫長的繁衍過程中出現了少量的基因交叉,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混血兒。

根據吳院士團隊的化石分析,人類起源於非洲的“夏娃說”和“亞當說”確實存在嚴重缺陷。不過,我國在距今10-5萬年前之間出現了5萬年的化石空白期,這又給支持非洲起源說的研究者找到了藉口。他們認為之所以出現化石空白期,是因為在此之前的早期智人都滅絕了,而地球在7萬多年前恰恰經歷了一次較嚴重的冰期,中國的早期智人由於環境氣候惡化而滅絕,後來的晚期智人都是來自非洲的新移民。對此持反對意見的研究者也提出了異議,比如柳江人化石經嚴格檢測其生存年代為7-10萬年前左右,填補了化石斷檔。另外,我們再仔細思考,7萬年前的冰期持續了幾萬年,而且最寒冷的冰盛期距今2.5-1.6萬年前,非洲來的晚期智人正好趕上最嚴酷的寒冷環境,如果原來的居民不能生存的話,非洲來的移民又豈能生存下來?更何況地球冰期是全球範圍的,為何只有歐洲和亞洲的人種滅絕而非洲人種卻能健在呢?假如當時歐亞寒冷,非洲溫暖,那麼怎麼會有人捨棄適合生存的環境而選擇不適合生存且冰冷的異地呢?總之,種種疑問單起源說者很難作答。

除了吳新智院士外,我國還有許多科學家認為非洲單地區起源說是錯誤的,比如中南大學的遺傳學教授黃石,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種內變異度上限理論,這一理論解決了主流進化理論不能解釋分子進化中的遺傳等距離現象。黃石教授認為非洲起源說主要是分子生物學的研究結論,分子證據屬於對極限距離的錯誤解讀,這種錯誤解讀分析基本都是快變序列,如線粒體DNA,Y染色體,或基因組平均值等。只有極少數慢變序列才符合中性理論的無限多突變位點和中性的前提。根據對慢變序列的分析,黃石教授得出多地區起源說是正確的。

4.當今世界三大人種對比

現代人和晚期智人在外貌方面變化其實不大,只不過他們還沒有完全開化,還處於石器時代。甚至會因為生存出現人吃人的行為,可能我們會感覺有些恐怖,但在那個年代是很正常的事。比如歐洲的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很可能有一部分成了克羅馬努人桌上的美味,最終被滅絕。尼安德特人被滅絕也是一種必然,因為他們屬於早期智人,在智商和體格方面根本和晚期智人克羅馬努人無法相提並論。根據化石資料,尼安德特人雖然身體強壯,但平均身高僅有1.55米高。而根據克羅馬農人的肢骨估計,他們的體格非常健壯,男性身高則平均高達1.82米,女性約1.67米。很明顯尼安德特人根本不是克羅馬農人的對手,更何況很可能尼安德特人還在用木棍和石頭當做武器的時候,克羅馬農人都已經會使用弓箭了。我國晚期智人在3萬多年前就已經出現簡易的弓箭了,同期的克羅馬農人很可能也會製造弓箭。

人類的誕生(《論平行宇宙》第十五章)吳華軍

通過上面復原圖對比,我們會發現克羅馬農人已經和今天的白種人幾乎別無二致。我們再來看看自己祖先柳江人的復原圖,柳江人和山頂洞人或者其他的晚期智人相貌區別不大,所以我們以柳江人為例。

人類的誕生(《論平行宇宙》第十五章)吳華軍

柳江人復原圖

我國晚期智人和我們今天相貌也是基本一樣,身高也相仿。出土的化石為一女性,經過吳新智院士通過股骨復原,又通過多種計算方式得出該女性身高近1.57米,由此可以估算柳江人男性身高應該在1.7米左右。這與同屬智人晚期的山頂洞人男性1.74米的身高差距不大。這也可以看出我國晚期智人普遍要比歐洲克羅馬農人都要低,同時也間接證明了歐亞人種可能並非同一起源。

不過由於尼安德特人生存了幾十萬年,可能和很多地區的智人進行過通婚,所以其基因遍佈全球,現代人的基因中有1%-4%來自於尼安德特人,而且東亞、東南亞地區佔比竟然高於歐洲,如柬埔寨人佔4.4%,蒙古族4%,漢族3.2%。這種情況也在暗示歐洲的人種進化很可能並非是連續的,也就是說克羅馬農人根本不是由尼安德特人進化而來的。那是從哪裡來的?從非洲嗎?不可能,因為非洲的晚期智人就是今天的黑種人,他們從沒離開過非洲大陸。

關於當今世界人種問題,目前說法不一,有的說三種,有的四種等等。其實現代人只有三大種,即黑種人、白種人和黃種人,因為晚期智人僅分佈於非洲、歐洲和亞洲。而美洲和澳洲沒有自然誕生過人類生命,比如澳洲最早的人類化石為6萬年前(此時間可能不精確),美洲最早的人類化石僅為1萬多年前,但後來發現了人類腳印化石及一些遺蹟,被認為美洲在5萬年前便出現了人類的蹤跡。美、澳兩洲幾萬年前出現的人類很可能都是東亞一帶被驅逐的早期智人的移民,比如澳洲土著以及美洲的一些土著。不過美洲印第安人並非早期智人,而是晚期智人,甚至可能是我國商朝被周朝擊敗後的一大批移民。但很明顯今天的印第安人的祖先可能早已和美洲原始土著移民進行通婚和雜交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美洲印第安人屬於黃種人。其實不止美澳兩洲,很多太平洋島嶼包括日本都有比較原始的早期智人居住。比如日本最早的居民是阿伊努人,一種很原始的人種,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皮膚黑且體毛濃重,因此以前也被稱為“毛人”。他們的語言和周邊國家沒有任何相似之處,反而流傳的傳說故事與澳洲及東南亞島嶼的原始土著卻有很多共同點。所以這些原始土著很可能都是被晚期智人驅逐的同一種族的早期智人後裔,而這些早期智人可能來自非洲,被稱為“矮黑人”。我們可以設想,非洲北部的矮黑人部落在晚期智人的打壓之下逃離非洲,但他們每走到一個地方便被當成異類而受到當地晚期智人的驅逐,淪為不受歡迎的人。最後經過長途遷徙沿海岸線逃到了東南亞一帶並定居了很長一段時間。後來有一些部落又遭到擴張中的東亞晚期智人的驅逐,一部分沿海北上定居日本,成為日本原住民——阿伊努人。還有一部分通過東南亞到達了澳洲,成為澳洲土著。幾萬年前的冰川時期東南亞很多島嶼是連著的,所以到達澳洲並不難。這些非洲矮黑人的遷徙過程是很漫長的,可能經歷了幾千甚至上萬年時間。遷徙過程中也發生了與晚期智人的雜交,所以我們會發現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的人身高都比較矮,膚色也比較黑,智商也比黃種人有所降低。同時也產生了澳洲特殊的棕色人種,目前此人種已被併入非洲黑色人種。而非洲南部的矮黑人也沒有被完全滅絕,後來形成了今天的俾格米人及躲避在原始森林裡的叢林人。

綜上所述,人類的起源地只有亞非歐三處,現代人種也只有三種,所謂的棕色人種等,都是雜交的產物。那麼我們來看看今天世界三大人種的對比圖:

人類的誕生(《論平行宇宙》第十五章)吳華軍

這是比較典型的全世界三大人種的代表頭像,我們一眼就可以看到三大人種相貌完全不同。黑種人皮膚黝黑但最不易老化,鼻子下端非常寬且扁,嘴唇異常寬厚,眼睛呈黑色,頭髮黑色細軟而捲曲,體毛較少但汗腺發達,故體味濃郁;白種人皮膚白但容易老化,鼻子窄且高挺(類似我們所說的鷹鉤鼻),眼睛呈藍色,頭髮金黃且呈彎曲波浪狀,體毛和汗腺最發達,體味也是最濃烈的;黃種人皮膚顏色及鼻子寬窄度介於黑、白人種之間,但鼻子比較飽滿,眼睛呈棕黑色,體毛少且無體味或輕微,頭髮黑且粗直,可能你會看到有些國人也有捲髮,比如自然捲,那是因為他體內有外來基因。如果從側面看的話,黃種人的顱骨為高顱型,即顱骨高度最大,白種人其次,黑種人最扁,這也決定了三大人種的腦容量和智商的不同。可能你會問,顱骨的高低也決定一個人的智力嗎?是的,我們來看看大猩猩、直立人和智人顱骨對比圖就一目瞭然了。

人類的誕生(《論平行宇宙》第十五章)吳華軍

非常明顯,更高的顱骨擁有更大的腦容量,也就是腦體積更大,所以其智力也截然不同。不過,腦容量並非絕對的衡量標準,因為不同物種之間不能單純用腦容量來比較,比如鯨魚的腦容量比人類的腦容量大約6倍左右,但智力明顯不如人類,而不同的人類個體腦容量也各不相同,甚至很多早期智人的腦容量都比現代人的腦容量要大。這是為什麼呢?科學家們解釋是因為個體大小不同,應該取腦容量和個體體積的比值,或者腦重量和體重的比值,即相對腦量,通常用BQ指數來表示。筆者認為相對腦量的解釋也不完善,因為一個人成年後腦容量是基本不變的,但體積或體重卻是隨肌肉、脂肪等組織的變化而變化的,這和飲食及生活習慣有直接關係。所以上述BQ指數會隨著個體胖瘦的變化而變化,一個人的智商不可能隨胖瘦變得聰明或者愚笨,因此我們不能取個體整體體積或者體重的數值。仔細思考,我們應該取另一個代表個體整體而又恆定的參照值,即骨體積或骨重量。這是因為人成年後不僅腦容量恆定了,骨體積或重量也基本不變了,所以相對腦量(BQ指數)應該定義為:個體腦容量與全身骨骼體積的比值或者個體腦重量與全身骨骼重量的比值。

綜合國際上多種測算方法,世界三大人種的平均腦容量大致為黑種人1282毫升,白種人1369毫升,黃種人1416毫升。由於黃種人的身材要比黑種人和白種人小的多,所以骨骼體積或重量也要小於他們,因此黃種人的BQ指數將遠遠大於白種人和黑種人,分子大而分母小,得出的比值必然就大。我們再來看看不同地區現代人的平均智商:東亞人(包括中國人、日本人、朝鮮人)擁有全世界最高的平均智商,平均值為105;而之後排位是歐洲人(100),愛斯基摩人(91),東南亞人(87),美洲本土印第安人(87),太平洋諸島土著居民(85),南亞及北非人(84),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人(67),澳大利亞原住民(62);人種智商最低地區是南非沙漠高原的叢林人和剛果雨林地區俾格米人,平均智商為54。

不過一個地區或種族的智商高低也不能一概而論,因為智商測定和一個人所受教育程度有直接關係,例如非洲叢林人和俾格米人可能從來沒上過學,智商低下就成了一種必然。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擁有直立人或早期智人血統越多的民族智商確實越低下,這是受基因決定的,否則早期人類不會被聰明的晚期智人所取代。正是智商等方面存在差距也導致了各種族之間行為處事及思維方式完全不同,相對而言黑種人處事比較衝動野蠻,欠缺思考,容易被原始慾望所左右。白種人好奇心強,喜歡探索,但較為自私,所以很多西方國家只注重本國利益而不顧什麼仁義道德。而黃種人為人處世則是最冷靜,邏輯思維強,計算能力強,毅力強,但體力差,體格方面遠不如黑、白人種,所以中國男足一直被國外球隊蹂躪。

世界各大種族不僅腦容量、智商存在較大差異,其實身體器官進化方面也有很大差異。比如你仔細觀察上面三大人種對比圖,眼睛之間的距離、成角存在細微的區別。黃種人雙眼眶幾乎完全平行向前,這樣更能集中精神,但視野就變狹窄了。而黑種人和白種人則不同,眼眶更偏向外側,使得視野更開闊,可能和其祖先長期狩獵有關,寬闊的視野更有利於發現獵物。另外女性骨盆也大有不同,黑種人女性骨盆最小,其髂骨寬度明顯低於白種人和黃種人,這是因為黑種人新生兒的頭部要比白種人和黃種人的小很多,也就是說黑種人嬰兒的腦容量從一出生就輸在了起跑線上。不過黑種人的生殖器最發達,白種人其次,黃種人最小,這也是國人比較自卑的一點。其實生殖器發不發達和其進化程度有直接關係,生殖器越發達的種族說明其進化越落後、越原始,其智商也就越低,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生殖器的發達程度和BQ指數呈反比。事實上三大人種之間在身體結構方面進化程度的差異是較明顯的,除了上述器官不同外,其他很多方面都大不相同。比如整體骨骼比例、脊椎序列位置等等有明顯差別,最明顯的是小腳趾(第五趾骨)的骨骼構成。我們當今的教科書上基本都是講成年人體共有206塊骨頭,其實這是錯誤的,黑種人和白種人確實是206塊骨頭,但黃種人確切說是204塊,因為小腳趾少了一塊,兩隻腳便少了兩塊。這是怎麼形成的呢?其實這是黃種人的小腳趾在進化過程中,遠節和中節趾骨融合成一塊趾骨了。但黑、白人種尚未發生融合,如果你發現你的小腳趾有三節,那麼說明你有外來基因。

人類的誕生(《論平行宇宙》第十五章)吳華軍

如上圖紅圈內的遠節和中節趾骨,黃種人已經完全融合成一塊趾骨。

關於膚色不同的問題,非洲起源說專家解釋為非洲因為炎熱,紫外線強烈,黑色素越來越多,久而久之就變成黑種人了。而離開非洲的黑色晚期智人在中東附近分道揚鑣,一部分人去了歐洲,一部分人去了東亞地區。去了歐洲的那部分因為緯度高,寒冷,所受紫外線照射少,所以逐漸變白了。也有的說白種人是類似於白化病那樣的基因突變造成。去了東亞那部分由於日照、環境等因素變黃了。

上述解釋簡直是一派胡言!歐洲大部分地區雖然維度高但並沒有那麼冷,而是十分溫暖的,西歐受大西洋影響,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冬暖夏涼,最冷時平均氣溫都在0℃以上。南歐為地中海氣候,同樣冬暖夏涼,最冷時不低於5℃。只有北歐和東歐冬季冷一些。所以用寒冷來解釋完全不靠譜,那紫外線照射量小是不是根本因素呢?不是,我們來看看比歐洲緯度更高、更寒冷、紫外線量更少的北極地區居民——愛斯基摩人。

人類的誕生(《論平行宇宙》第十五章)吳華軍

愛斯基摩人

可能很多人看到上面照片都會以為他是中國人,其實不然,他們是生活在北極地區的愛斯基摩人。愛斯基摩人是典型的黃種人,其祖先很可能是被驅逐的東亞晚期智人,通過結冰的白令海峽遷徙到阿拉斯加,並在北極地區生活了一萬多年。北極地區非常寒冷,日照稀少,紫外線量更談不上,但是我們會發現愛斯基摩人經過了一萬多年的演化,他們根本就沒有變化,依舊保持著祖先的所有特徵,皮膚並沒有變白,眼睛也沒有變藍,毛髮也沒有變成金黃。

所以,白種人“變白”的原因和氣候寒冷、紫外線等因素無關。同樣,非洲黑種人“黑”的原因也和上述因素無關。非洲最南部的國家是南非,四季分明,最低氣溫達零下12℃,比歐洲大部分地區還要寒冷。其最南端為南緯35°,相當於我國河南、陝西一線,所以紫外線量也不會太高。然而,南非原住民是地地道道的黑種人,並沒有因為環境氣候而變成白種人。非洲北部已經跨過赤道很多,與歐洲已經發生交錯,但北非的原住民也是黑種人,後來因為阿拉伯及歐洲的入侵才帶去了一些中東人和白種人。另外,大部分中東人還有印度人主要基因和白種人一致,所以他們基本屬於白種人。但是由於雜交的原因我們看到的中東人、印度人和純種的白人也有區別,比如膚色略黑,頭髮也基本是黑色等等,這些都是歷史演化過程中不同人種雜交的結果。然而,中東地區和印度距離赤道都很近,但並未變成非洲黑種人那樣。強烈的日光照射確實可以使人變黑,這是因為人類皮膚的自然保護作用,暫時性產生大量黑色素抵擋紫外線的照射。但這是一過性的,當日照量減少後膚色很快恢復正常。至於白種人的膚色是白化病引起的說法也不靠譜,因為白種人也會得白化病。

另外,非洲起源說對為什麼原住居民會離開非洲也非常有趣。某些專家認為當時是一些部落在捕獵野牛群或者猛獁象群時,隨著獸群的逃跑方向而追逐到了歐洲和東亞,有一部分甚至追著獸群通過白令海峽的陸橋到達了美洲大陸。由於離開非洲的距離太遠了,所以就定居下來併發生了進化,從而產生了白種人和黃種人。

這些專家想象力確實非常豐富,但漏洞百出。原始人基本都活動在部落周圍,而且絕不會毫無顧忌地到處活動,因為一旦進入其他部落範圍就可能被當做入侵者而被殺死。所以原始人的覓食範圍也是有嚴格區域限制的,他們只能在一定的區域內“圍獵”大型動物,圍獵是包圍獵殺的意思,而不是追殺。那個時候都是一群人包圍一隻動物,將其限制在包圍圈內並最終獵殺。原始人智力再低也不會丟棄自己的部落而去無休止地追逐獵物,而且這一追竟然橫跨了歐亞大陸,跨越了大海,跨越了沙漠,跨越了高山......這是一場完全不可能發生的捕獵。雖然原始人體力好,但畢竟夜間一片漆黑,這是人類很無奈的時刻。但黑夜對動物則不同,夜間正是動物逃跑的好時候,在草原或森林地帶一旦脫離原始人一定範圍,則第二天原始人便會喪失獵物的逃跑方向。

還有人提出氣候變化說,認為幾萬年冰期的出現迫使非洲晚期智人離開非洲大陸。這個可能確實存在,氣候變化確實可以引起食物匱乏而迫使原始人進行遷徙。但7萬年前的冰期是全球性的,非洲影響甚至會更小一些,當一批離開非洲的智人發現其他地方比自己的家鄉還冷條件還差時,他們會怎麼選擇呢?只能返回非洲老家。即使這些人繼續前進,併到達了歐洲、東亞且發生了進化,也不會呈現出後來的人種格局。我們知道最初非洲是清一色的黑種人,歐洲是清一色的白種人,東亞地區則是清一色的黃種人,這是不符合達爾文進化論的。達爾文認為,任何物種發生進化,總會有一部分保留最初的原始特徵,而不會出現整個群體全部的進化。也就是說非洲黑種人到了歐洲即使有一部分進化為白種人,那麼也會有一部分保留黑種人特徵,而且同時歐洲也會有一部分進化為黃種人。東亞地區也一樣,非洲也會出現這種情況。所以,按照進化論亞、非、歐三大洲應該都是黑、白、黃三種人混居的一種情況。然而,事實卻截然相反,三大人種各居一洲,界線極其清晰。顯然達爾文的進化論無法解釋三大人種的這種單一佈局。

綜上所述,世界三大人種之間差異很大,這種差異體現在體徵、智力、性格及思維方式等等各個方面。所以彼此間沒有實際的聯繫,三大人種也並非單一非洲人種分化而來。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地球上這些特點鮮明的三大人種到底從何而來?很可能是被人為安置過來的!

三.人類的起源

1.地球生命“停滯”的進化

地球上到底什麼時間出現的最初生命,目前無法確定。有的說十多億年之前,有的說二、三十億年之前,還有的甚至說在41億年之前就出現低級生物了。所有的說法都是依據一些石頭裡的特殊紋理來進行推斷的,這些紋理是否真的是微生物造成的,無人知曉。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地球生命在漫長的歲月裡都沒有任何變化,直到5.3億年前的寒武紀,突然出現了大量的生物,沒有人能解釋這些生物是從哪裡來的,也沒有它們祖先的任何化石證據。隨後第一次大滅絕來臨了,不久便又出現生命爆發,如此共反覆了五次大滅絕,今天地球的生命是第六次生命大爆發後的產物。當第五次恐龍大滅絕後僅20多萬年後,地球上又突然出現了形形色色的哺乳動物,很多物種出現後又滅絕,直到真正的人類出現。

生命為什麼總是突然爆發,又突然被滅絕呢?而且滅絕後很快便能恢復生機,更令人疑惑的是生命的再次爆發總會出現更高級的新物種,這些新物種又很難找到祖先化石,這又是為什麼呢?這種生命爆發和滅絕幾乎是每隔6200萬年便重複一次,為什麼會如此規則呢?無數的疑問衝擊著我們有限的認知。

縱觀地球生命進化史,我們會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生物進化並非是連續的,也就是說每一種生物都會出現進化的極限,隨後便停滯不前,這些生物或者僥倖生存,或者被突然出現的新物種完全淘汰。我們今天看到的很多動物基本都保持著最初出現在地球上的原始狀態。比如恐龍時代殘留下來的爬行動物,龜鱉、鱷魚、蜥蜴等等幾乎都保持著祖先的樣貌而沒有太多變化。更為誇張的是一種叫鱟(hòu)的動物,出現在4.45億年前,經歷了這麼久的時間竟然毫無進化現象。蟑螂等昆蟲突然出現在3.6億年前的泥盆紀,直至今日它們依舊保持著原始的形態。其他如蒼蠅、蚊子、蝨子、螞蟻等等數不清的動物都和它們的祖先一模一樣,只是有些個體大的品種後來滅絕了。

人類的誕生(《論平行宇宙》第十五章)吳華軍

生存了長達4.45億年的鱟完全保持著原始形態

達爾文進化論認為生物在變異、遺傳與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發生進化,而變異是受外界環境氣候等綜合因素影響下發生的。我們可以思考一下,剛才所講那麼多動物是經歷了幾億年的時間才存活到現在。這期間它們經歷了無數次環境氣候大變遷,有的經歷了數次大滅絕事件,然而那麼多動物對於各種惡劣的生存環境完全無動於衷,並未發生所謂的變異和進化。這些事實是進化論根本無法解釋的,地球上生物的進化很可能存在一個極限,當某種生物進化到一定程度就會完全停止進化,任何外界自然變化都不能再使它發生變化。還有一種更加恐怖的可能,就是地球突然出現的任何物種根本就不會發生進化!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人類自己的“進化”旅程。

2500萬年之前早期猿類出現了,1400年前森林古猿——猩猩出現,800萬年前大猩猩出現。隨後進入了長達400萬年的人類化石空白期,即這400萬年中沒發現任何猿類進化的化石證據。化石空白期結束後非洲突然出現了兩類新物種——南猿和黑猩猩。其中黑猩猩從400萬年前出現直到今天依舊還是最初的黑猩猩,再也沒有發生過半點變化,而且從來沒有離開過非洲密林,所以黑猩猩是非洲特有的產物。與黑猩猩截然相反的是南猿,南猿於距今200萬年前離奇消失,科學家解釋為進化為了能人。人類化石隨即又陷入20萬年的斷檔,隨後,亞非歐三大洲相貌完全不同的直立人相繼突然出現,如歐洲的海德堡人,中國的元謀人和後來的藍田、北京人等。大約30萬年以前,三大洲幾乎同一時刻出現了早期智人,如歐洲尼安德特人,中國的丁村人、馬壩人等。隨著早期智人的出現,直立人由於智商不足缺乏競爭力而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最後是大約距今10萬-5萬年左右,現代人的直系祖先晚期智人突然出現並取代了早期智人。

大家可能會問人類進化史為什麼存在這麼多“突然出現”呢?這是因為在相鄰的兩種類型之間根本沒有過渡類型。比如三大洲男性早期智人身高均在1.5米左右,而男性晚期智人身高則直接跨越到1.7-1.9米,在此之間毫無過渡銜接,這絕不可能是自然進化的結果!更有意思的是三大洲的原始人“科技”出奇的一致,比如三大洲直立人都會使用簡易石器,並都會使用火。早期智人則進一步進行簡易工具的製造,並能用木質長矛進行狩獵,石器也比直立人時期精緻、豐富。晚期智人三大洲也是完全同步,幾乎同一時期學會了製造更復雜的工具,比如簡易弓箭、標槍、縫衣服用的骨針等,同時都出現了壁畫、簡陋雕塑及用貝殼串成的各種飾品,這說明了晚期智人同步擁有了藝術細胞和審美觀念。到了一萬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三大洲又幾乎同步出現了原始農業及大量農業工具,比如石磨等等。總之,世界三大人種的歷史演化“巧合”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好像所有的一切都是有人刻意安排好的一樣。

種種跡象表明,自從地球第一次生命大爆發以來,生物的進化就完全不合乎進化論的邏輯。這是為什麼?是達爾文的進化論錯誤嗎?不是,進化論並沒有錯,只是進化論不適用於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綜合前文所有分析,我們會發現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物種並非是在地球上自然進化而來的,地球生命的“進化”過程中含有大量人為操控的因素。由此我們會得出一個令人無法接受的答案:地球上的生命根本就不是地球自身的產物!而操控地球生命“進化”過程的人其實就是我們的平行人類。

2.悽慘的過往

我們可以試想,當任意一個生命突然之間換到了另外一個陌生星球會發生什麼情況?可以肯定的是這個生命將面臨生存環境的巨大改變,因為兩個不同的行星擁有不同的體積和質量、不同的引力、不同的磁場、不同的宇宙和恆星輻射、不同的自轉和公轉速度以及其他許多尚未知的影響。在如此的劇變之下,這個生命很可能會因為諸多異常因素而導致生命進化的完全終止或者進化程度的大幅衰減。這就好比15V的燈泡直接切換成220V的電壓,燈泡會瞬間燒燬。即使陌生星球的基本生態環境非常符合母星,也無法改變兩行星引力、磁場、自轉速度等諸多固有的不同,所以生命進化終止或減弱是一種必然的結果。而我們地球生命則完全符合上述情況,即使物種有所進化也非常輕微,或者可以更誇張地說所有物種自出現之後根本就沒有出現過所謂的進化。我們可以思考,自人類形成文明之後,我們看到的都是某某物種瀕臨滅絕,比如猛獁象、劍齒虎都早已滅絕。相反的是我們很少聽說某某物種又進化出了新物種,即使有所謂新物種的報道,那也都是人類剛剛發現的古老物種。所以,現代人類誕生後基本就沒有新物種的出現,這是什麼原因呢?很可能是因為人類已經形成了智慧生命,可以完成某種重大使命了,而已知的生物也足夠豐富多彩,足以滿足人類生存需要。

平行宇宙之間必然需要保持一種平行關係,這種平行關係不僅是指物質世界,最最關鍵的是靈魂的平行,也可以說是生命秩序的平行,否則由無數三維平行宇宙構成的四維宇宙將受到嚴重影響。根據前文推導,地球生命並非自身進化的產物,那麼就說明地球完全是一個為了維持一種生命秩序的平行關係而人為搭建的平臺。既然如此,那地球生命到底會和哪個行星的生命構建平行關係呢?有幾點問題我們要梳理一下:第一、這顆行星上曾經一定存在過生命,我們地球的生命演化史其實就是重新演繹那顆行星的生命進化過程,否則無法構成平行關係;第二、這顆行星一定在太陽系內,而且距離不遠,假如這顆行星位於其他星系那就和地球無關了;第三、這顆行星和地球大體類似,地球在經過一定改造之後,生命雖然無法在地球進化,但可以在地球存活;第四、這顆行星已經毀滅了,否則沒必要在地球上重建家園。

根據上述分析,太陽系內這樣的行星在哪裡呢?讓我們把目光投向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

我們前面章節已經分析過,小行星帶是一顆叫做法艾東的行星爆炸產生的,同時還產生了太陽系內諸多彗星。法艾東星很可能是太陽系內最適合生命繁衍的星球,地球距離太陽為1天文單位,法艾東為2.8天文單位,但法艾東質量(或體積)是地球的3.3倍。雖然法艾東距離太陽比地球遠一些,但其體積進行了彌補,光照充足,所以地表溫度應該和地球非常相似,而且遭受太陽的不利輻射要比地球低的多,而且根據更遠處的木星是氣體行星推導,法艾東很可能擁有更完美的大氣層,因此更適合生物進化成長。

太陽系是一顆巨大的古老的恆星解體後形成的,其未燃盡的部分形成了今天的太陽,其塵埃形成了各大行星。所以太陽系形成之初,太空中充滿了殘留塵埃所形成的宇宙垃圾,時不時地衝撞著剛剛誕生的各大行星。不過,經過幾億年的消化,太空垃圾基本消失不見,大部分可能被拋到了太陽系邊緣的明、暗世界交界地帶,而永遠滯留在一個正反引力完全平衡的位置。隨之而來的是各大行星的靜默期的來臨,也就是再沒有太空垃圾進行侵襲。這時我們就要思考了,既然沒有太空垃圾,而且那時候法艾東還健在,不可能存在小行星和彗星的侵擾,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一顆巨大的行星發生爆炸而完全解體呢?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法艾東上的人類引發了一場劇烈的爆炸,這場爆炸是由於一種目前尚未存在的超級武器被引爆而造成,整顆星球的地殼都被完全摧毀。

由於平行宇宙間平行關係的存在,我們今天的地球其實就是在完全重複當時法艾東星的整個演化過程,只不過地球上某些大事件和物種進化方面是被人為控制的。根據地球今天的演化過程我們可以對法艾東大爆炸進行推導。

當太陽系太空垃圾消失之後,各大類地行星也都結束了最初的熔岩階段。繼而相應條件優越的行星便開啟了生命之旅,其中以法艾東星為首率先誕生了生命,經過一系列生命進化繁衍,大約在5億-6億年前法艾東星球上終於完美地誕生了人類文明。

然而,太陽系中生命的誕生,意味著暗世界生命又多了一個敵人,這引起了四維暗生命(即魔)的強烈不滿。由於靈魂是一種特殊的中性能量,可以存在於明暗兩個世界而不會出現排斥。所以四維魔調集了大量的鬼魂(即三維暗生命的靈魂)通過四維技術投放於一系列平行的法艾東星上,參與法艾東生命的進化。根據低維到高維的規則,四維體是由近似無數個平行的三維體構成,那麼四維事件則是由近似無數個相同的三維事件構成,所以四維魔投放鬼魂的事件在“一系列”平行法艾東星上相繼連續發生。“一系列”並非是指無窮無盡,而是指在第四維度上一定範圍內的平行法艾東星,具體數量由魔的自身能量決定。鬼魂儲存的所有生命信息都是反映暗世界的,和我們明世界完全相反,所以由它們轉世而來的生命陰狠毒辣、殘酷無情、蠻不講理。正因如此,法艾東星的生命進化史也是一部弱肉強食的屠殺史,和地球的情況完全一樣。四維魔寄希望於這些鬼魂轉世的生命擾亂法艾東生命秩序,進而對四維明宇宙的生命秩序造成嚴重影響。

眾所周知,我們所處半個宇宙中暗物質及暗能量佔近96%,明物質和明能量僅佔4%,所以我們這個明物質太陽系能形成靈魂的生命能量也極其稀缺。因此,當四維魔向法艾東星投放鬼魂時,我們明世界的四維人(即仙或神)並沒有過度阻撓,因為他們希望在漫長的時間長河裡能將鬼魂完全淨化,而成為完全合格的明世界靈魂。然而,四維人低估了魔的邪惡實力。

某個時間點,四維魔通過類似於讀心術一樣的方法將一套邪惡的黑暗理論傳遞給一個精英鬼魂轉世的人,從此,法艾東世界出現了一種邪教。這種邪教使無數人靈魂裡埋葬許久的黑暗記憶全都復甦,所以屠殺、侵略和掠奪成了這些人的家常便飯。而且被邪教洗腦的人完全喪失理智,一旦發生和異教徒的衝突就猶如喪屍一般不顧一切,毫無人性可言,這也和邪教教義的邪惡宣傳有關。因為該邪教極具蠱惑性和欺騙性,所以教徒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日益壯大,許多辨別力差的、智商低的民族整體加入邪教。同時,為了能讓閒置的大量鬼魂能獲取更多的載體而佔據法艾東,邪教號召教徒用女人子宮當做武器,瘋狂繁殖,而且鼓勵多妻,以期用人口優勢壓倒不信仰邪教者,這個教義恰恰迎合了大量男性的邪惡慾念。假如信仰邪教的女人數量不夠,就發動戰爭消滅異教徒壯年男性,並將對方財產、女人和孩子擄走,孩子經過洗腦後成為邪教徒,女人則淪為生育工具。所以很多落後的地方經常發生屠村、屠城事件,大量手無寸鐵的男性被殺,而錢財、女人和孩子則被搶走。更可怕的是這些女人經過折磨和洗腦後竟然甘願淪為邪教徒的生育機器。就這樣,經過若干年後,法艾東星有近一多半的人口都信仰了該邪教,淪為黑暗邪惡的四維魔鬼的代言人。由於邪教教義視科學為不共戴天的仇敵,所以他們建立的國家大都極其落後,人類文明大幅倒退。但邪教徒中的極端分子始終渴望得到超級武器以消滅不信仰該邪教的人。

終於有一天,法艾東星被徹底摧毀了。在一聲響徹寰宇的哀鳴之後,法艾東星完全解體,永遠地消失在茫茫的太空之中,法艾東所有生命化為烏有,再也不會有正邪紛爭。從此在火星和木星之間出現了一個小行星帶,最大的碎塊成了後來的月球。正因為法艾東星曾誕生過生命,所以今天地球上發現的很多隕石裡都有微生物存在的跡象。另外,在第四維度上所有被四維魔投放鬼魂的法艾東星都會相繼發生毀滅,也就是一系列的法艾東星在第四維度上一旦運行到了這個特殊位置就一定會發生毀滅事件,由此構成了平行關係,直到遙遠的某個沒被鬼魂汙染的法艾東星之後毀滅事件就會結束。

具體何種原因造成法艾東毀滅猶未可知,不過可以肯定的有以下幾點:第一、一定有四維黑暗勢力介入,否則四維人會阻止這場災難,正因為四維人可能被四維魔牽制,才使得邪教極端分子得手;第二、法艾東星最終科技比我們現在的地球人略先進一些。因為能炸碎一顆比地球大三倍多的行星是目前核武器很難做到的。核武器雖然威力大但也是相對的,不管原子彈還是氫彈僅僅是極微量物質發生質能轉化,這說明法艾東人擁有了威力更加巨大的武器,這種武器很可能就是目前地球科學家都在研究的反物質武器。反物質武器原理是製造正反物質並使其碰撞,正反物質相遇將發生完全湮滅,所有物質均化為能量而釋放,其威力超過核彈無數倍。所以法艾東星最後很可能毀於反物質武器;第三、法艾東星是被邪教國家或者極端恐怖分子摧毀的。因為通過目前地球狀況比較,理智的國家不會動用毀滅人類的核彈,但邪教國家或者極端恐怖分子則不同,他們認為這是聖戰,死了之後會去天堂享受無盡的珍寶、美食和美女。所以很可能是法艾東邪教分子最終引爆了一顆巨型反物質武器,或者利用恐怖襲擊摧毀了某發達國家的反物質儲存庫導致法艾東毀滅;第四、我們生活的地球位於災難區,即第四維度上一系列法艾東被摧毀的這段範圍之內,也就是無數三維平行宇宙中法艾東星受鬼魂影響的這段區域,我們的地球位於其中某一位置。

法艾東星的毀滅造成太陽系平行關係突然喪失,對四維世界必然構成嚴重影響,尤其是造成了大量的靈魂無家可歸。四維人為了能夠延續平行關係,決定於地球上再造人類。

3.再造人類

我們的地球自從誕生以來直到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這之間40多億年的時間裡生命的進化處於停滯狀態,除了最低級的單細胞有機生命之外沒有其他更高等的生命跡象,這可能是因為寒武紀爆發之前的地球根本不適合高級生物存在。不過,就在這個時刻,法艾東星被摧毀了。

在第四維度上,從第一顆法艾東毀滅開始,再往後面一定範圍內的近似無數的法艾東都將步其後塵,都會相繼發生毀滅。然而,在第一顆毀滅的法艾東外側,也就是四維方向稍遠處的法艾東都會倖免於難,那裡的人類將進化出三維終極文明。於是,四維人從中選擇了一批精英,來協助在地球上重建文明以修復一定程度的平行關係。這些精英就是後來的平行人類,其實他們並非來自未來的地球,而是來自未被毀滅的法艾東星,他們主要負責一些具體工作來調整地球生命的演化方向。四維人之所以會選擇地球作為重建生命的標的行星,是因為其他的行星都不適合生命存在。水星、金星溫度高達400多度;火星太小,體積僅為地球的15%,質量約為地球的10%,重力約為地球的37.5%,晝夜溫差達100℃。相對而言,地球和法艾東星更加接近,比其他的這些固體行星基本條件要強一些。而火星外更遠處的木星、土星等等都是氣體行星或冰巨星,不予考慮。

平行宇宙並非我們三維宇宙所特有的,四維宇宙亦是如此。無數三維平行宇宙構成一個四維宇宙,無數四維平行宇宙構成一個五維宇宙。由於我們地球所處的四維宇宙相當大的範圍被鬼魂汙染,所以四維人只能利用難以想象的科技穿越五維空間去其他四維宇宙中的法艾東星上收集生命的種子。可以肯定的是四維人至少選擇了三個比較正常的四維宇宙來調集生命。

在對地球大氣、海洋及陸地環境進行了一系列改造之後,四維人跨越五維空間將首批生命轉移至地球上,於是5億年前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開始了。由於這些生命是從其他四維宇宙裡的法艾東星而來,它們雖然能繼續生存繁衍,但根本無法進化。不僅如此,由於當初法艾東星上大量鬼魂的存在,此時又繼續作亂,很多物種不但不會進化反而出現退化或異變,而此時主要是平行人對退化或異變物種進行定向消滅工作。當異變物種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平行人無法處理的時候四維人便進行一次物種大滅絕,即製造空間重疊使得一系列平行地球兩兩碰撞,這樣做一是為了消滅落後的異變物種併為引入更高級的物種做鋪墊;二是對鬼魂進行淨化,削弱其靈魂黑暗信息使其早日轉化成正常靈魂。

於是,每隔約6200萬年地球就會發生一次物種滅絕事件,每一次物種滅絕都會有近80%左右的物種完全消失,那些物種其實就是畸變的物種。而且每一次物種滅絕之後就會面臨一次更高級的生命大爆發。所有發生的這一切,其實都是在四維人和平行人的控制之下進行的。

最後一次大滅絕事件發生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恐龍全部被滅絕,一隻也沒剩,僅保留了龜、蜥蜴、鱷魚等等身材相對小的物種。這很可能是因為恐龍也發生了異變,朝著巨型化、殘暴化的錯誤方向不斷挺進。另外,恐龍時代可能確實早就該結束了,因為在其他正常的四維宇宙中的法艾東星上,生命是正常進化的,我們地球恐龍時代末期時,那些法艾東星上早已是哺乳動物的天堂,而爬行動物已經退出歷史舞臺。所以,地球第五次滅絕事件發生了。僅過了20多萬年,哺乳動物便登陸了地球。再後來,平行人選擇了一些試點將靈長類、猿類分別於不同時間安置於地球不同的區域。眾所周知,澳洲從來沒出現過靈長類動物,這也完全說明了這些動物是特意安置在某一區域的,包括當今的黑猩猩,僅出現在非洲。

在一個比較成熟的時間點,即170萬年前,四維人將三大人種的祖先安置在非洲、歐洲和東亞,此時,我們所謂的直立人出現了。後來,四維人於50萬年前又將早期智人人種投放於對應的各大洲,由於智商差距,直立人很快消亡。最終,四維人將我們的直系祖先——晚期智人於大約9萬年前佈置於三大洲,人類再造終於完成!

這個過程中,四維人或者平行人幾乎同步教授三大人種各種生活技能,比如鑽木取火、製造工具、農業技術,並將一部分高超的科學技術教授給不同的人種,比如我國流傳萬年之久的河圖洛書、周易八卦等等。所以在一段時間之內,三大人種的科技出奇的一致,只不過後來由於智商的不同、統治者執政方式的不同以及生存環境的不同等等諸多因素使得各自發展逐漸拉開了差距。由於三大人種來源於不同的四維宇宙,所以才產生了當今黑、白、黃三大外貌截然不同的人種,但三大人種的主要基因是基本一致的。只不過他們各自進化程度上略微有一些差異,這也是導致三大人種智商、體質及解剖結構略有不同的根本原因。而所謂的兩段人類化石空白期也沒必要爭論了,因為這兩次空白期內地球上根本就不存在下一代人類,當然也就不會有化石存在,其他物種幾乎也一樣,所以,不管人類是非洲單地區起源說還是多地區起源說可能都是錯誤的。同時,這也意味著一個可怕的事實,地球並非我們真正的家鄉,我們並非地球自然進化的產物。

時至今日,地球距離恐龍大滅絕已經過去了6500萬年,比6200萬年固定的物種大滅絕週期已經延長了300萬年。這很可能是因為今天的地球人類已經完全形成了智慧生命,在第四維度上構成了靈魂的平行關係,而且地球人類完全可以理解和應用各種高深科技。這就意味著四維人和平行人的艱鉅任務基本完成,很可能不會再製造大規模生物滅絕事件。不僅如此,我們還會發現平行人一直在保護著我們,如車州、巴西隕石事件等等,而且還為地球配備了月球以使人類能更加安全地生存。

然而,我們切勿忘記,地球的演化史其實就是對法艾東星悽慘過往的重新演繹,雖然地球人類文明是四維人和平行人重新構建的,但很多事件方面也會保持一定的平行關係。比如法艾東星毀滅事件,很可能將來會在地球上重新演繹,而且時間距今也不會太久。因為比核武器厲害無數倍的反物質武器目前已經有了很大突破,一旦將來這種毀天滅地的武器落入鬼魂轉世的人手中,那地球的毀滅只是一瞬間。可能你會覺得不會有這麼愚蠢的人會與地球及人類同歸於盡!千萬不要有這種幼稚的想法,當今地球上自殺式襲擊數不勝數,911恐怖事件、人體炸彈、汽車炸彈......尤其是某些邪教中的極端分子,千方百計想得到核武器,用以消滅無辜人類。最可怕的是這些極端分子毫不考慮後果,甚至認為根據邪教教義他們死後會榮升天堂永遠享受榮華富貴。這已經不能用愚蠢來形容這些極端分子了,完全可以認為這些人就是三維黑暗鬼魂轉世的人或者是被四維魔鬼思想汙染的人,也可以認為他們是人類中靈魂發生變異的物種。可想而知,將來一旦某種超級毀滅性武器落入極端分子之手,地球將面臨何等的災難。

人類的誕生(《論平行宇宙》第十五章)吳華軍

由於目前地球上邪教氾濫,導致信仰各種邪教者遍佈世界各地,使得龐大的人群受到蠱惑而喪失正確的信仰方向,這也決定了我們人類未來的道路會異常艱辛。世界上所有的邪教均視科學為其不共戴天的仇敵,對科學具有先天性的莫大恐懼,這是因為科學每發展一步就會對邪教荒謬的本質產生更深一層的揭露。正因為此,我們人類更應該以科學為終極信仰,以科學為武器將各種邪教思維擊潰並埋葬。假如人類不能將科學樹立為終極信仰,不能明辨是非而被邪魔思想汙染,不能阻止地球重蹈法艾東悲劇的覆轍,那麼四維人和平行人絕不會讓錯誤的平行關係再度發生,也絕不允許太陽系再出現第二個小行星帶,所以迎接我們的唯有第六次物種滅絕事件——人類大滅絕。

但願這一切都是筆者錯誤的猜想,永遠都不會發生。而人類則能夠順利地完成自己揹負的使命,將平行之路走至盡頭,從而使平行宇宙中無數個你自己能夠成功實現真正意義的平行而跨入輝煌的四維世界!

文:吳華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