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农民发现战国古墓,其中一人骨难住了专家,最后被一老者破解

湖北农民发现战国古墓,其中一人骨难住了专家,最后被一老者破解

文 | 韦爵爷

湖北农民发现战国古墓,其中一人骨难住了专家,最后被一老者破解

考古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致严谨的工作,由于历史久远,那些珍贵的文物在墓穴中又呆了太久,以至于一些文物的提取工作非常艰难,一不小心珍贵的文物就会被损坏,而这个责任和风险是谁都担不起的。值得自豪的是,我国的考古专家里能人辈出,许多考古界的难题都被专家们用巧妙的方法得以化解。

在湖北省郧县发现的一个战国古墓里,就曾出土了一副人骨架,奇怪的是,这个人骨架是呈跪姿态的。试想,经过几千年的时间,再加上恶劣的地下环境的侵蚀,使得这具白骨几乎无法被碰触,一旦不小心就会有散架甚至粉碎的风险,那么如何毫发无损的将它提取出来,再运送到博物馆进行研究呢?考古专家们都被这个问题难住了。

湖北农民发现战国古墓,其中一人骨难住了专家,最后被一老者破解

替换高清大图

别担心,神奇的文物界就是存在那些有奇思妙想的能人,就是那个从北京请来的专家,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这项艰难的工作。那么这位专家是用怎样的妙招完美地提取出了这个脆弱的骨架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您解释一下吧。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最早发现这片战国古墓的是湖北省郧县小河村的村民们,他们为了修建水渠在生产队的带领下开山劈石,意外间发现了这个古墓。于是村支书立马上报博物馆,博物馆的专家们很快便驱车赶来,颠簸了好几个小时的山路才到了这个小村子。紧接着,考古专家在这里挖掘出了许多的陶器、石器和狩猎器等文物。在继续深挖下去后,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木棺,据测算这个棺木有一尺多厚,重几千斤,是用上好的榆木所制,由此可见,葬在这里的一定是战国时期的一位高官。

湖北农民发现战国古墓,其中一人骨难住了专家,最后被一老者破解

但是让专家头痛不已的是:棺材盖子已经裂开了,而且棺材中堆满了渗进区的泥土。于是工作人员只能先开始清理黄土,可就在这时,专家们惊奇地发现,棺材中竟是一具呈跪姿的人骨架。这个姿势的遗骸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难道这个巨大的木棺里的是位奴隶,所以用如此卑微的姿势下葬,但是奴隶怎么可能享受如此高规格的殡葬待遇和主人同葬呢?

难道是墓主的夫人一同陪葬?那也不可能采取这个姿势殉葬。于是,这具姿势怪异的白骨一时充满了神秘感,专家们都无法解开这个谜题。先不去想它到底是何身份,现在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将它安全的提取出来运到博物馆去。

湖北农民发现战国古墓,其中一人骨难住了专家,最后被一老者破解

当时有两种建议,一种方法是将白骨化整为零,通过拆分骨架,运送出去后重新拼装,但是人骨如此之多,拼装难度何其大;另一种方法是修出一条路,将整个木棺连同里面的白骨一同用汽车运送出去,但是这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啊,如此庞大的工程至少也得花费几百万元才能完成。很快,这两个方案都被否决了,于是专家们决定向北京的文物局请求帮助。

很快一名从事文物保护的王老专家,就坐火车来到了湖北,并在很短时间内完美无损地提取出了这具跪姿白骨。那么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据了解,他只花费了五百元,利用了松木箱、稻草、草纸和石膏这四样工具就完成了。专家们都化身好奇宝宝纷纷求教,于是王专家向大家讲述了他提取的程序,原来他先把木箱套在白骨的身上,然后用草纸把白骨整个包裹住,中间有空隙的地方用稻草塞满,接着再往稻草的空隙中浇灌石膏使其固化。

湖北农民发现战国古墓,其中一人骨难住了专家,最后被一老者破解

替换高清大图

这个方法不但可以完好地保存骨架,而且重量也不重,十分方便运送,真不愧是文物保护方面的老专家,只用了这几样简单的东西,花费最少的人力财力,便完美地解决了这个提取文物的大难题。

经过专家们的多方研究,至今也无法得知这具白骨为何呈现如此形态,于是这具没有答案的白骨只能被放在地下文物保险柜中。但是考古专家们此次对考古的贡献是不能忽视的,正因为拥有这些不畏艰难,勇于探寻真理的考古学者,才有了今天辉煌的文物盛宴。让我们一起向这些考古专家们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