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玉米秋收后都堆在地上,这样的储存方法好吗?

西门吹雪皇上皇


黑龙江秋收后都堆放在地上,这样的储存方法好吗?

我是黑龙江垦区的一名基层水稻研发人员,之前在吉林老家也种植过玉米。说实话,这种堆放方式极其不科学,尤其是最下层与土壤或者与台面接触的那部分玉米籽粒极易发黑、霉变。但是为什么还要这么存放呢?其实是无奈之举。

在我们吉林老家,山多、耕地面积小。玉米收获全靠人工用手掰棒子,有的把玉米外皮收货时直接扒掉,有的不扒。


不扒玉米外皮的是为了在家里储存容易降水。一般是在院子里架几根3米高左右的松木杆,在离地面半米左右架一个小横杆。把玉米外皮扒开,两个玉米外皮连在一起挂在横杆上,在一对一对的这么处理往上挂。这样,玉米籽粒受阳光、风的作用慢慢脱水,变干。


收货时直接扒皮的玉米也是放在粮仓里储存。粮仓底部距离地面大概1米左右,四周用钢丝网或者木板遮挡,留有一点空隙,便于空气流通。上部有遮盖。

这两种方式对于小面积种植比较适合,但是对于黑龙江这种人均耕地面积较大的地区来说就不适合了。

玉米收获时含水量较高。对于下棒收获的方式来说保存还安全一些。如果是脱粒收获的话,可能堆一天或者堆一宿,玉米粒堆就会发烧、捂粮。这也是我为什么大部分玉米收获都采取下棒收获的方式保存。



玉米下棒收获后,棒和棒之间有很大空隙,能够保证有一定的空气流通,可以缓慢的降低水分也能散发玉米籽粒呼吸作用释放出的热量。所以,现在很多收获后不能及时出售的玉米都是采取下棒保存,待有合适买主时找脱粒机当天脱粒直接装车出售。


至于说这种方式的缺点肯定是对下层玉米有一定损耗。但是也确实是无奈之举。农民没有足够的销售渠道能够收获后及时出售,也没有合适的晾晒场地。并且也没有为了安全保存把籽粒送烘干塔烘干的财力。而且现在的玉米价格也比较低迷。对于不能及时出售的玉米来说,这么存放是最安全也是成本最低的存储方式了。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不能说不好,放在地上也是无奈之举。如果有更好的方法,农民肯定会选择,但是其他方法会增加储存的成本,而放在地上可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法了。

我是北方农村的,也经历过秋收玉米,农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方法,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放在地上方便晾晒,如果遇到下雨天收起来也很快,几个人十来分钟就可以搞定,收成一堆,然后盖上塑料膜,等天气好的时候再摊开晾晒。


第二,这种方式节省时间和体力,如果选择挂树上,玉米很多的话根本没有那么多树来挂,而且耗时费力;如果选择简易的储存仓,这需要额外的费用,农民都是省吃俭用,成本太高肯定不会选择。

第三,北方的农村一般的院子都是水泥地面,玉米从地里拉回来后直接就倒在院子里,多的话可以再放到平房上。这些都是农民身边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且都是免费的。


第四,农民收回来的玉米,一般不会存放很久,拉回来晒干以后,遇到价格合适都会卖掉,很少有放到明年的,建设其他的储存设备是划不来的。

『乡间行者』用镜头记录农村变迁和农民生活变化,专注三农短视频和问答,欢迎关注!


山西乡土


这种方法当然是无奈之举,我是黑龙江省依安县的农民,每年至少都是五六百亩地的玉米,一车挨一车的卸玉米棒子占地也得二三亩地。直接收粒的往往开 称是价都很低,那时候卖掉一年就白干了。存到烘干塔的十之八九钱都不好要(现在哪里还有诚信可言),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玉米棒子直接卸地下。为了防治发霉就得晚收,一来玉米水分可降低很多,二来晚到十月二十几日的时候地上冻了,这就不会有霉变的了,可那时候收玉米人真的很遭罪,天很短又冷,车也不好起。为了苞米质量好,我们只能选择遭罪,哎!谁让我们是农民了。


田畦


东北玉米收获时,天气已很冷了,玉米水分很高,达到20%,堆在地上是为了降低水分,便于收储。但是,这种方式因为天冷而效率低下,降水效果不明显。增加了鼠雀和虫霉危害的机会,损耗很大。我国粮食损耗数量非常大,主要一部分在储存这一块,农户家中储存粮又占很大一部分。农户受资金限制,无法使用烘干设备,只能放地上晾晒。二是农民储存条件差,没有正规库房存放。三是价格合适也就出手,没打算长期储存,等待更好的价格。


归零140844425


当然不好了。以前是放在平房上的,还有玉米站子。那是快20年的事了。现在单户玉米种植面积大了,玉米亩产也高了。上站子费事,玉米到家没多少天就脱粒。每户几万到几十万斤的玉米。他们不会在自家留太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