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以科普爲旗號的變維打擊

近幾百年人類社會的發展受益於科學和科技,正因如此,現代人崇尚科學,而一些人正是利用普通大眾崇尚科學的心理,打著科普的旗號,去打擊他們前進路上的對手。

警惕以科普為旗號的變維打擊​他們最常用的手法就是“變維打擊”。美國警察對周立波先生的取證程序錯誤,被周立波聘請的美國知名律師發現並提供給檢方,最終得到採納並判周立波先生無罪,與美國警察人取證手法類似,國內一些人採用降維打擊手法,打著科普旗號去打假的人,普通人的知識卻難以發現他們手法上的漏洞。

這些人似乎什麼都懂,還特別有科學素養,所以其打假範圍也非常廣,從轉基因到生物學到量子物理到中醫都在其覆蓋範圍。

其實多數普通人對於轉基因的觀點很明確,他們爭取的是選擇權,有權選擇吃或者不吃轉基因食品,而保障選擇權的前一項權利就是知情權,他們需要知道哪些是轉基因食品哪些不是。

而那些所謂的科學鬥士們論證轉基因的目的似乎只是讓公眾不必操心,不想給公眾以知情權,這樣的立場讓人狐疑,這些人到底是為誰在發言。

這些人自封科學達人,告訴普通大眾,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已經經過嚴謹地實驗或者論證,這些人已經為普通大眾做了最科學最合理的決定,那就是放心吃轉基因食品。

而普通大眾為什麼不買賬呢,首先關於轉基因的爭論並非完全集中在轉基因是否安全,首要的爭論是普通大眾有沒有知情權,而這些人故意將這樣兩個問題混淆為一個問題,堅定地告訴普通大眾,轉基因食品可以放心食用,所以也就沒有必要知道不知道你所面對的是不是轉基因食品。

知情權是一種權利,轉基因是否安全則需要科學實驗,兩者處於不同的層面,不同的維度。普通大眾很有可能在知曉哪些是轉基因食品後選擇去吃轉基因食品,而前提就是必須要知道哪些是轉基因食品哪些不是轉基因食品,實際上最簡單的措施就是標記轉基因食品,以保障最基本的知情權,普通大眾的最基本訴求也就是這些。

在歷次論戰中,這些人運用的就是變維打擊手法,而不是用科學論證的手法,所以引起很多人的反感,這就是一種典型的手段錯誤,手段錯誤已經讓這些人不戰而敗了,他們失敗於不擇手段,失敗於為那些替普通大眾做選擇的階層代言,失敗於為剝奪普通大眾最基本的選擇權而努力的立場。

公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即使這些人手握真理,變維打擊時所暴露出來的貶低對手而取得優勢,那種欽定真理的神情也足以讓人反感。

幾千年的國人被各種忽悠,特別是近幾十年來被磚家忽悠怕了,相對於專業數據和專業名詞,人們更願意相信經過長時間考驗的人品,更何況轉基因之爭最基本的落腳點是選擇權,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倒放在了其次。

升維打擊

對於缺乏專業知識的對手,這些人會提升論戰的緯度,將話題引入他們所熟悉的專業領域,用各種原理和數據將對手駁得難以招架,在辯論的過程中,他們會適時給對手以科普,不時透出失望和無奈的神情,對於需要科普的對手也表現得極為耐心和同情,營造出這些人具備基本的科學素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嚴密的邏輯推理的氛圍,反襯出對手的無知、淺薄,以此打擊對手。

降維打擊

當這些人遇到沒有專業優勢的論戰時,就迅速將論戰降到科學素養、邏輯、常識的緯度,以蒐集到的種種不利於對手的素材,去質疑對手的科學素養、基本常識和是否講邏輯,這種降維打擊的手法也屢試不爽。

這兩種手法雖然表面上奏效,但失去的是民心。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這些人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吧。這種為目的服務而不是為真理服務的論證手法,本身已經顯露出這些人的層次,他們的表現也只能成為一種表演而已。

在此建議那些不遺餘力推廣轉基因食品的人,現在就成立一個工作室,或者申請國家科研基金,用國內種植的轉基因糧食作為樣本,開始親自試吃轉基因食品,用二十年時間,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去證明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實現為人民服務的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