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抠”了半年只为买个包值得吗?

近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17年中国奢侈品电商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23~37岁这一年龄段。越来越多的奢侈品开始拥抱年轻人。或许为了炫耀、攀比,有不少年轻人节衣缩食去购买名牌,导致信用卡欠一屁股债。专家奉劝这些“打肿脸充胖子”的年轻人,应该理性消费。

「讨论」“抠”了半年只为买个包值得吗?

为一个香奈儿包存半年工资

“我喜欢就行!”说到自己拥有的第一个香奈儿包包,24岁的陈琳显得很淡定。她原来背的最贵的一个包包是1000多元,后来看到周围好多同龄朋友都买了奢侈品包包,月薪6000元的她强迫每个月存5000元,终于在半年后拥有了自己第一款奢侈品。

小编发现,许多年轻一族身上都有非常明显的奢侈品LOGO。大到包包、衣服,小到耳环、项链、皮带等,而这些产品的售价都在几千元至上万元,甚至有不少学生族也加入了买名牌的行列。

「讨论」“抠”了半年只为买个包值得吗?

“看到朋友们都陆续背名牌包包出来,自己不买一个就显得太落伍了!”21岁的晓艳(化名)大学学的金融管理,即将升入大四,目前已经在某银行实习。晓艳看到同事大姐姐们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少奢侈品,她用信用卡透支给自己买了一款7000多元的某品牌枕头包,然后从父母每月给的2500元生活费中扣除一部分还款。“我觉得自己有了这款包,别人看待自己的眼光也不再是学生妹儿了!”晓艳认为值得。

已工作十年的赵慧(化名)则很反对类似晓艳的这种行为。她说,如果自己经济实力雄厚,购买自己喜欢的奢侈品无可厚非。而现很多人经济还没到那个水平,就是为了炫耀、攀比而去节衣缩食或者负债购买,太虚荣了。“莫非你背着一个名牌包,就能显示出优越性了?”赵慧说,她自己也有不少朋友“打肿脸充胖子”去购买名牌,导致信用卡欠一屁股债,或因虚荣去买高仿结果遭别识破反而丢脸。

「讨论」“抠”了半年只为买个包值得吗?

相比于一般商品,消费者对奢侈品的需求并不是一种刚性的消费需求,奢侈品消费更偏向于文化层面以及精神层面的消费。

小编认为作为大好有为青年的你们,如果有那股子劲省吃简用的省钱买奢侈品,还不如把多余的钱拿来理性投资,至少理财会使您的资产增值,而奢侈品只会减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