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民俗丨确认过眼神,江油青林口古镇是我要找的“高抬戏”!

青林口古镇,地处蜀道剑门关的南端,从这里,上可以绕过剑门雄关抵广元;下可以直抵江油,经绵阳,至成都。

绵阳民俗丨确认过眼神,江油青林口古镇是我要找的“高抬戏”!

红军桥

有人称青林口为蜀道第一古镇,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几乎没有变化的街道型制,还有革命战争年代红四方面军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故事。

绵阳民俗丨确认过眼神,江油青林口古镇是我要找的“高抬戏”!

老街

每年农历二月初一,江油市的青林口都要举办传统庙会。

“青林口高抬戏”指流传、活跃于川西北地区江油青林口古镇的一种民间乔妆戏表演样式。

当地这一习俗已沿袭多年,每年这个时候都要扎高抬、唱大戏。

因年代久远,已成习俗,每逢会期,必有表演,十里八乡,观者如潮。

绵阳民俗丨确认过眼神,江油青林口古镇是我要找的“高抬戏”!

民间高抬戏穆柯寨

“青林口高抬戏”表演过程中不需要舞台戏楼,也不要专业艺人造势。

但是,高抬戏正式登台表演,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传统高抬戏一般都是走街串巷表演,高台上扮戏的童男童女需要固定在半空中,由4—8名大汉抬护着,配以相应的鼓乐,上街巡游。

利用演员的服装道具将“金属骨架”巧妙地隐于“人物”之中,使人感觉上方“人物”似乎悬在空中,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它不仅能满足近处围观者的需求,也给稍远处群众提供了看戏的机会。

绵阳民俗丨确认过眼神,江油青林口古镇是我要找的“高抬戏”!

高台的女角以金鸡独立舞姿,站在刀斧上

绵阳民俗丨确认过眼神,江油青林口古镇是我要找的“高抬戏”!

表演所需器具

不仅如此,高抬戏的表演还把戏剧造型与民间绑扎工艺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它既调动了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同时又提高了传统戏剧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戏动人不动”的群众文化活动样式,让更多的群众都能够以逸待劳地看到高抬戏的表演。

绵阳民俗丨确认过眼神,江油青林口古镇是我要找的“高抬戏”!

第5届成都非物节上,四川绵阳表演了青林口高抬戏

2008年6月14日,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油市青林口高抬戏榜上有名,成为李白故里第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文化,加入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才能让这门古老的民俗艺术保持长久的艺术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