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长沙让人熟悉又陌生

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一砖一瓦、一步一景

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消失的老街

北正街

北正街曾是长沙的百年老街,这里有住了一辈子的 " 原居民 ",也有进城创业、务工的 " 外地人 ",无论是哪种人,北正街是他们的家园。随着城市现代化和棚户区改造的步伐,它也走到了命运的尽头。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怀清里

因为北正街的拆除,这条老街也连同一起消失了。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下河街

提起下河街,老长沙们会立马想到那边的小商品市场。一个非常具有老长沙韵味的地方,路边摆摊的算命先生,三五结伴摆着小桌打牌扯谈的堂客,那场景像极了 90 年代的样子。后来陆续经历大火、搬迁,下河街早已不是下河街。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图片来源:华声在线 - 三湘都市报)

堕落街

从湖南师范大学到湖南大学,沿桃子湖畔,有一条街,大家都叫它 " 堕落街 "。街上最多是饭馆与 KTV,录像厅,怀念当年的枫叶情 KTV 和天马录像厅,还有那迷人的午夜场。2008 年下半年这里拆除并开始重建,现在是大学生创业创新基地。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二马路

在老长沙人眼里,二马路是条著名的夜市街,因为外地人都会慕名而来。但是高人气抵不过城市建设,这片夜市江湖后来被拆,只留下了无数长沙人的叹息。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老照壁

老照壁是长沙最早的野味街,后来成了长沙有名的美容美发用品市场。经过几轮拆迁,老街上的美容美发用品市场搬到了离这里不远的邵阳坪,仍沿用 " 老照壁美容美发市场 " 之名,意欲留住 " 老照壁 " 这块金字招牌。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永远街

永远街也没有能躲过 " 拆拆拆 " 的命运,说好的永远呢?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南正街

南正街为古长沙从南门进城的第一条正街,位置在今南门口织机街口。15 年被拆的时候, 这里的老街坊还一起举行了 " 告别南正街千人长街宴 ",与这条古老的街道依依惜别。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织机街

织机街是长沙市的一处富含历史、文化的老街巷。1971 年桃花井、唯善里、保和巷并入统称织机街。中华民国交通部长沙电报局也设在织机街。桃花井为旧时九大名井之一,街侧有 " 第一戏台班 ",演出者全是女艺人。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柑子园

柑子园古为私家园林,因园内广植柑橘而得名。清道光 29 年,这里再度成为私家园林。虽然是历史建筑,但是也难逃拆迁命运。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走马楼

走马楼南起东牌楼,北至五一大道,1996 年拆建为平和堂商业大厦。民国时期,走马楼是皮货荟萃之地。1996 年走马楼建筑工地出土 14 万余片三国孙吴简牍,震惊世界。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松柏里

松柏里的原址就是华远华中心对面的海信广场,不过这几个老地名已经很少人知道了。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藩正街

小时候从东塘进城,有时候走近路到五一路就是从天心阁后门下面的小巷里经藩正街到的。街道不长,不足三百米,但笔直的,在长沙众多弯弯曲曲的小巷中,这条笔直的街巷不多见。不过在 1998 年,它拆建为省人民银行银宏大厦和市政府办公楼前草坪。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化龙池

现在的化龙池是大名鼎鼎的酒吧街,而它在升级改造之前,曾是木屐和油鞋的大本营。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潮宗街

这条被现代高楼包围的麻石街,空气里弥漫着懒散的味道,充满着长沙的故事。周末的时候,潮妹最喜欢来这儿散步了,很惬意,但如今,也不得不和它说再见了 .....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永湘新街

布铺、饭馆、粮店、路边打人参米的爹爹、卖油炸货的娭毑 ...... 这条狭窄的小巷,收藏了很多人的童年记忆。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出入是门巷

" 出入是门 " 中的 " 是 " 是 " 这 " 的意思,就是说 " 从这个门进出 "。特别有趣的名字然而现在也没有了。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平地一声雷

" 平地一声雷 " 位于长沙市芙蓉区,西起古家巷,东至建湘南路,原在定王台后面,1997 年拆建为住宅区和解放中路立交桥,目前已不复存在。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一步两搭桥巷

这条街巷西起磨盘湾,东止小乐嘉巷,街以桥名,为唐代护城河经过之处。护城河上有两座并列的桥,间隔距离仅一步之遥,故称 " 一步两搭桥 "。这个很有意思的巷子在 2010 年划入棚改区范围被拆除。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消失的建筑

松柏里老公馆

松柏里的这些老公馆曾是长沙城别致的风景。有的是两层阳台小院落,红砖清水墙,西面为半圆形结构,颇有西洋遗风。有的是两层小洋楼建筑,屋顶盖琉璃彩色筒瓦,拐角木质楼梯,是长沙古城少有的经典民宅。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木牌楼公馆群

木牌楼 3 号为一徐姓大商人建造,石库门高大气派,堪称长沙石库门之最。上海新天地的石库门比此也逊色几分。门上嵌有大大的 " 福 " 字,以前是长沙的富豪人家。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尚德街公馆群

尚德街上的公馆中最让人留恋的就是这些经典小庭院,青砖青瓦的四方坡顶屋,外有围墙,院内种有果树,环境幽静,有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糖坊巷 16 号公馆

两层红砖清水外墙,青瓦歇山屋顶,西方古典纹饰 ...... 老城里的一点异域风情已经消逝了。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游击坪 4 号公馆

这个房子是上世纪 40 年代为一王姓商人建造。外有围墙、小院与石库大门,红砖清水墙体,木板地木板楼与转角楼梯,东南侧为八角楼凸起,这样的小洋楼在长沙实属罕见。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苏州会馆

福胜街 11 号的苏州会馆,建于我国清朝康熙年间,是长沙最后一座保存完好的会馆。被拆之后,整个长沙城就再也找不到完整的会馆了。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银宫电影院

银宫电影院建于 1928 年,承载着老一代长沙人对这座城 " 最时髦 " 的记忆。它是长沙第一栋现代化建筑的附属建筑,也曾是长沙第一家首轮放映彩色电影的影院,让市民从黑白电影看到了彩色的银幕世界。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藏在学校里的老建筑

中南大学建筑群

中南大学的民主楼与和平楼,民主楼与和平楼始建于 1936-1937 年。位于中南大学校本部中段、升华大道北侧。是中南大学现存最早的校舍,中南大学苏联专家公寓,苏联专家公寓建于 1954 年,是当时为接待前苏联专家专门修建的。现为办公用途,保存完好。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除此之外,中南大学里还有采矿楼、冶金楼、化学楼、第一、第二办公楼等都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具有鲜明的时代建筑特征,都可一观。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湖南大学建筑群

依着世界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岳麓书院而建的湖南大学,有着更多值得一看的老建筑。比如大门口象征着知识与文明的石柱、早期现代主义风格的工程馆、中国古典主义与西方现代主义、结合的大礼堂。

有人说,湖南大学里的老建筑几乎囊括了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各种经典的建筑风格,行走在湖南大学就像是在阅读一部活色的中国近代建筑史。2013 年,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被列入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湖南农业大学第一教学楼

仿前苏联风格建筑,时代特色鲜明,是农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明德中学乐诚堂建于 1932 年,出自名家之手,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花岗石半圆拱门和筒瓦。那场大火和后来的日机轰炸使它仅剩框架。后经修复,保留至今。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长沙消失的老建筑,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内容转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