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住!你穿得像黑道大哥

站住!你穿得像黑道大哥

站住!你穿得像黑道大哥

来源:新周刊(ID:new-weekly)

小时候,父母为了告诉孩子世事难料、人心险恶,总喜欢搬出一句话来:“坏人”两个字会写在脸上吗?

这个问题现在终于有了答案:不仅脸上,坏人全身上下说不定都贴着为非作歹的标签。

站住!你穿得像黑道大哥

8月16日,济南警方公布了29个特征,为广大市民辨别黑恶势力提供参考。但这29条逐一看下来,网友们却议论纷纷。其中争议最大的,莫过于下面这条:

佩戴夸张金银饰品炫耀的人员和以凶兽文身等彪悍、跋扈人员从事违法活动。

虽然警方很严谨地留下了最终定性的“从事违法活动”,但是很多人还是把关注点落在了前面对于衣着外貌的描述:夸张金银饰品,凶兽文身,彪悍跋扈。

站住!你穿得像黑道大哥

反对这一简单划分的网友表示,判断是否为黑恶势力,只要看是否“从事违法活动”即可,加上前面这串描述,很容易误伤那些戴着金链子、文着花臂的遵纪守法人士。

而支持警方的网友似乎在人数上更占优势,他们的理由简单直接:你见过几个老实本分的人,是以这种形象出现的?

到底能不能把某些外表特征和黑恶势力联系起来呢?人们争执不休,没有定论。这种争论的本质,其实还是那个久远的话题:该不该以貌取人。

古今中外,几乎在任何场合,拒绝以貌取人都是一种政治正确。但事实上,又的确没有人能够完全摒弃用外表这一视角审视别人。而且无法否认的是,在很多时候,以貌取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现代社会,外貌除了指颜值,很大程度上还指代一个人的衣服、发型、配饰,它们也能直观地反映收入状况、个人品位、社会地位,等等。如果再仔细一点,还能从中解读出更多信息。企业HR、奢侈品商店店员、婚介所的红娘、朝阳区群众,通常都是使用这种观察法的高手。

站住!你穿得像黑道大哥

衣服能说明的信息太多了

善与恶:金链子会掉色的,

多半都是好人

济南警方对黑恶势力常见穿搭方式的描摹,想必没有什么大数据支持,但基本符合普通人对典型黑道人士的想象:

蛮横,无理,通常还很肥胖,他们喜欢在肩上、臂上、背上文上龙虎鹰豹等猛兽,享受那种张牙舞爪、招摇过市的快感——尽管随着脂肪日渐松弛,那条青色的龙也跟着渐渐走形。

至于金链子,更是财富的象征——如果花钱都不能大手大脚,那简直是对黑道从业者的侮辱。链子的分量,也是一种威严的外化。只有呼风唤雨的大哥,才配得上那根最粗最重的金链子。同理,这里的金链子可以替换为玉佛、玉观音。

站住!你穿得像黑道大哥

某宝上58块包邮的大金链子

郭德纲早期的一段相声里,曾经塑造过这样一个底层形象:一个人为了一夜暴富,学着影视里的黑帮人士上街收保护费,但因为怕文身太疼,就把儿童贴纸贴满后背,最终被围观群众当成了乞讨者。

听相声的观众鼓掌、哄笑,台上台下一起嘲笑“大金链子小金表,一天三顿小烧烤”的黑道大哥。至于真正的黑恶势力是不是总保持这种形象,好像并不那么重要了。

站住!你穿得像黑道大哥

如果灭霸也纹上了小猪佩奇……

“小猪佩奇身上文”成为流行语之后,给普通人通过文身判断坏人增加了难度。不过,我们也可以从金链子入手:那些上衣被金链子染黄、被玉佛染绿的大哥,应该都是虚张声势的好人。

年轻与油腻:两代人的衣品,

隔了一个世纪

你和你爸最大的分歧是什么?

也许就是他执意认为自己两百块三双的老年健步鞋,与你脚上那双耐克并没有本质区别。

有时候看电影,多么希望自己爸妈在迈入老年之后,能像国外的老人一样时尚。但一推开家门,看着旅游归来的老妈,正举着新买的纱巾兴冲冲地摆弄,就立刻打消掉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对于中老年的穿着,年轻人如数家珍;而对于年轻人乱七八糟的穿搭,上一代人也早就看在眼里。“穿着羽绒服,腿上怎么还穿短裤?”“短袖穿在长袖外面?”“这衣服买大了吧,怎么袖子这么长?”连珠炮般的发问,彻底阻断了两代人在打扮自己这件事上达成和解的可能。

走在街上,我们通常不用看一个人的脸,视线只要从脚移动到腰,最多再看一眼上衣,就能基本判断出他的年纪了。

站住!你穿得像黑道大哥

职业与生活:脱了工作服,

我照样认得你

类似的归纳已有很多,比如大学生酷爱瑞士军刀背包,程序员则对纯色电脑包没有抵抗力,再比如身穿得体西装的,多是金融从业人士,而穿着紧身西装的,则是房产中介或房产销售。

这类总结虽然有刻板印象的嫌疑,但是对照现实,基本八九不离十。

对于大多数时间都消磨在格子间里的人来说,下班后大玩换装秀的情节,只发生在电影里。无论喜欢与否,身上的衣着,和潜移默化中形成的穿衣风格,可能就是那个叫作“公司”的地方留给自己的烙印。

站住!你穿得像黑道大哥

乔帮主引领了理工男对纯色上衣的痴迷

贫与富:只要看你一眼,

我就知道你的存款余额

彰显财富,划分阶层,是服饰打扮最重要的一种社会功能。

前不久,网络上掀起一波感慨:原来昂贵的奢侈品这么不耐用啊。

有人攒钱买一双真皮皮鞋,没穿几次就磨坏了鞋底,拿去质问售货员,对方尴尬又不失礼貌地答道:“抱歉哦小姐,我们的鞋子通常适合走地毯,不能长时间在马路上穿着。”反倒是买鞋的自己最终羞得落荒而逃。

站住!你穿得像黑道大哥

一件奢侈品,常常是一整个奢侈生活的一部分

还有人咬牙买了自己种草已久的包,没过几天盯着几道划痕心疼地吸凉气:不是号称传承几代人吗?——可是这个传承的前提,或许是整整一柜子的名牌包,每隔几天换着背。

强行超越阶层的消费,往往能被人一眼看穿;如果有钱人哪天突发奇想,想吃粗粮、想穿布鞋、想套一件纯色T恤就走上发布会的舞台,反而会被认为是一种洒脱的表现。

2006年左右,小城青年郭敬明走进上海一家奢侈品店,看中一双白色鞋子,问店员如何清洗。被告知不可洗后,他不解:“总要有办法清洁吧?”店员小姐最终告诉他,这双鞋子不适合挤公车、地铁,和需要大量时间走路的人。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不再为钱忧愁的郭敬明,喜欢将每一个奢侈品品牌的名字写进自己的小说里,而且穿着拖鞋都敢随便出入这些富丽堂皇的店面。

在服饰消费升级方面,郭敬明是一把尺子,对照他,我们每个人都能衡量自己所处的位置。

城与乡:你穿得就不像

有城市户口的人

城乡差异最直观的体现,或许就在外观上。

一个典型的城市青年和一个典型的村镇青年站在一起,人们可以一眼区分开来。这与贫富有关系,但也不完全和贫富有关——城市穷人和乡下穷人的穿法不一样,城市中产和小镇企业家的穿法也不相同。

20世纪70年代,上海的知识青年随着一声号召上山下乡,也把一样东西带去了无数村庄:假领子。现在的人或许会对它感到陌生,顾名思义,这种衣服只有衬衫的领子,但并没有衬衫的下摆。在那个物质不富裕的年代,这样一件假领子既能够节省布料,又能够让人一眼看到外衣下笔挺的“衬衫”。

和假领子一同带去乡下的,还有城市人的身份认同。

站住!你穿得像黑道大哥

今天假领子的再流行,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回到问题的起点,你认为该在对疑似黑恶势力群体的描述中,加入带有指向性的外表特征吗?

如果你的主治医生脖子上挂着大金链子,如果你的法律顾问手臂上有大片的文身,如果你孩子的老师喜欢掀起纯黑色紧身T恤,露出白花花的肚腩,你还会坚持不以貌取人的立场,并且信任他们的专业性吗?大多数人面对这些问题,恐怕都会迟疑。

每个人都不愿意、但又不得不承认:我们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然后通过服饰辨认彼此,只能永远与标签为伍。

基于CC0协议使用

站住!你穿得像黑道大哥

换季保湿身体乳

小红书美妆博主纷纷种草

水润白嫩,长效保湿不油腻

站住!你穿得像黑道大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