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生克的救赎》监狱长篇

《肖生克的救赎》监狱长篇

这两天忙里偷闲看了一部电影《肖声克的救赎》。看完后,感觉受益匪浅。我一直认为一部流芳百世的作品往往是因为能够勾起我们内心深处的东西,让人不断的回味。

不像《战狼2》这样的作品,可能会红极一时,但很快就会被人忘记。

在影片中,肖生克监狱就是我们生活的社会的缩影。我们有着各种规则和禁忌。就像监狱的围墙。老黑人瑞德说过,“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

我们生活中是否也是这样。我记得我们这些七零后,年轻时处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度的时期。我们的灵魂开始躁动。我们不认可当时社会的标准,我们很叛逆。好像社会的一切繁文琐节都应该拽到垃圾桶里。

但几十年过去了,突然有一天我们照着镜子,沮丧地发现我们已经和自己的父母相差不大了。我们一脸沧桑,眼睛里已经看不见往日的晶莹剔透,满脑子的“车子,房子,票子”。心理想的是“望子成龙,往女成凤”,好像这是我们人生的最后一项任务。

那么具体看看影片中的人物。

我们习惯于将权利和正义捆绑在一起。就像我们总渴望有一个包公在世一样。这会让我们的心理不那么焦虑。而现实是,权利不加约束只会诱发贪婪,邪恶。而且,这种邪恶往往是以正义的外衣出现的。监狱长就是这样一个角色。想到他,我的脑海里会不由自主蹦出另一样东西——圣经。这也是监狱长常不离嘴的一样东西。但圣经掩盖下的是什么呢?让安迪给其洗黑钱,即使这样,稍有不满,就将安迪关禁闭。在监狱长的眼里,安迪不是人,只是一个他使用的工具而已。何止是安迪,监狱里的其他人也是如此。为了继续使用安迪,监狱长轻描淡写的就将知道安迪无罪证据的汤米杀死。并给汤米加上越狱的罪名。

监狱长在影片开头说,他笃信两样东西。“纪律和圣经”并告诉囚犯“把信仰寄托于神,把贱命交给我”。简直是以现实中的上帝自居。

这种自恋的人生活中并不少。记得我在工厂上班时,车间主任就和我说过这样一句话“这我说了算!”言外之意,“我就是制度,我想给谁钱,就给谁钱。我想罚谁,就罚谁。”制度在这个主任看来,就像监狱长手中的圣经。

当监狱长罪行公之于众,他选择了饮弹自杀。我们可能将此归结于胆怯。但我觉得还是与超级自恋有关。一个自诩为上帝的人是不会容忍自己被审判的。

大家想想你们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呢!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

简单,在其春风得意时,谨小慎微,不要得罪他。在一个上帝眼里,其他人都是“戴罪的羔羊”。如果你对他有点用处,当然更好,至少可以比他人过的轻松一点。但千万不要自我膨胀。如果他欺凌你,也要极力忍让。同时,偷偷掌握他的资料,以求自保。当对方“走背字”时,一招致命,千万不要心慈面软。对他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不要期望这种人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因为他自认为已经是佛了,他不需要改什么。在他的手里只有“上帝之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