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政策漏洞 拿补贴混日子的比亚迪

  自2018年6月12日起,我国实施了更加严格的新能源补贴政策,纯电动车续航150-300公里车型补贴分别下调约20%-50%,低于150公里续航不再享有补贴,续航里程300-400公里及400公里以上车型,补贴分别上调2%-14%,对于新能源车型在续航里程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是因为这样的“政策”,让小编觉得比亚迪在钻“政策”的漏洞,拿着补贴混日子,今天咱们就来了一起分析一下。

  踩点?还是利益最大化

“赚”政策漏洞 拿补贴混日子的比亚迪

  根据“政策”描述:续航里程300-400公里及400公里以上车型,补贴分别上调2%-14%。哪么,如果有比亚迪忠实粉丝就知道,比亚迪旗下的纯电动车型最高续航就是400公里,永恒保持,低调实行(你没注意我),所以不像“特斯拉”车型那么引土豪与消费者注意,一直默默“偷鸡”。

“赚”政策漏洞 拿补贴混日子的比亚迪

  为何说“偷鸡”呢?众所周知比亚迪旗下有一款纯电动SUV“元新能源”车型,其纯电动续航为:305公里,对于消费者来说:“这5公里本来可以忽略不计”,但感觉比亚迪好像在说:怎么着?我就是要硬生生“榨干”电池最后一点电量,多申报5公里出来,非常符合“政策”的要求,多拿2%-14%的补贴又怎么样?难道旗下就没有低于300续航的车型吗?插电混动车型是假车型?

  拿补贴混日子 活回过去式?

“赚”政策漏洞 拿补贴混日子的比亚迪

  在2018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车型来自政府补助资金为634.6万元,同比减少了15.86%,而新能源车型依然是比亚迪重要的收入来源: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营收为181.73 亿元,占比亚迪总营收的比例为 34.84%,确实是一笔不错的收益。但国家的“补助资金”也不是大风刮来,说的亲切点:其中有一部分可能就是咱们消费者每个月工资的“税钱”。

“赚”政策漏洞 拿补贴混日子的比亚迪

  哪么比亚迪给予咱们消费者的是什么?准上市车型“秦Pro”?有了解的网友都知道秦Pro将推出燃油、DM插电式混合动力和EV纯电三种动力模式,相信燃油版车型应该没有网友看的上,EV纯电动在动力上体验不到,应该也没有什么消费者会喜欢,相信更看重的DM插电式混合动力的消费者比较多。

“赚”政策漏洞 拿补贴混日子的比亚迪

  了解DM的网友就知道,比亚迪第三代DM实际就是对前两代混动方案的综合,取其优点,同时避其不足,在前两代并联的基础上,增加了“BSG”电机进行串联,提升性能罢了,也就是说:如果新车型秦Pro这款车型不增加“BSG”电机,仅仅是“17款秦新能源”车型换壳而已,为何价格比较低,那么还是要归功于2018年6月12日的政策。

  补贴是收入 研发是浪费资源?

“赚”政策漏洞 拿补贴混日子的比亚迪

  其实很多网友都知道:“BSG”电机在14年就已经有很多车型配备了,哪么,这些年,比亚迪都在做什么?为何不研发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呢?众所周知磷酸铁锂电池稳定性是目前车用锂电池中最好的,但能量密度较低,冬季低温影响极大;而三元锂电池安全性更高,但电压太低、电池密度不易提高。

“赚”政策漏洞 拿补贴混日子的比亚迪

  为何不尝试去超越呢?磷酸铁锂电池车型也不是没有,17款的E6是假吗?如果局限于现今的技术,哪,那么光明正大的拿补贴真的好吗?到2020年后,补贴取消,请问你用什么技术来驻扎汽车市场?

  总结:虽然很多消费者表示:燃油靠领克,新能源靠比亚迪,但比亚迪真的靠谱吗?仅仅是因为比亚迪前身是做“电池”而抱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