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戳上面的蓝字(肥肉草挖的自然坑)关注我们哦!

物从古至今都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搭配,尤其是在如今这个全民追求健康饮食,吃素养生的时代,人们对于植物美食的追求变得更加迫切。市面上越来越多号称“植物伟哥”、“天然保健品”的可食用植物层出不穷,有些甚至被炒出高价。其实再营养丰富的植物不过也就是日常蔬菜而已,我们应该理性的是对待这些植物美味,而不应该去盲目追崇,饮食均衡才最重要。

黄秋葵

脆嫩多汁,滑润不腻 【锦葵科】

秋葵,中文学名咖啡黄葵,俗称黄秋葵、羊角豆、毛茄,黄蜀葵,在中国江西省西部的萍乡,当地人称之为“洋辣椒”,美国人则叫它“植物黄金金秋葵”。性喜温暖,原产地为非洲今日埃塞俄比亚附近以及亚洲热带,20世纪初由印度引入中国,多见于中国南方,最早种植的应该是江西萍乡地区,是降血糖的良药。其可食用部分是果荚,分绿色和红色两种,口感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种子可榨油。秋葵油黄是一种高档植物油,此外黄秋葵可以深加工成花茶、饮料、胶囊、干蔬、油、酒等,厦门就已有以黄秋葵为主原料的如意葵酒在市面上销售。

秋葵嫩荚富含的粘性物质Lepidimoide(一种类似于天然荷尔蒙的物质)能强肾补虚,对男性器质性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是一种适宜的补肾保健蔬菜,享有“植物伟哥”之美誉。同时秋葵嫩荚的粘液能很好地帮助胃肠蠕动,分泌的黏蛋白有保护胃壁的作用,并促进胃液分泌,提高食欲,改善消化不良,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慢性胃病及“三高”者食用最合适。秋葵嫩荚丰富的维生素A与胡萝卜素有益于视网膜健康、维护视力,是青少年防止近视的好食材。秋葵嫩荚丰富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不仅对皮肤具有保健作用,且能使皮肤美白、细嫩。膳食纤维还可轻松带走人体内垃圾,是很棒的营养减肥材料。黄秋葵富含有锌、硒等微量元素,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疲劳能力,增强人体防癌、抗癌能力。黄秋葵的粘液还可用于医药方面,作为润肤剂、镇定剂和止痰剂。不少女性将它磨碎榨汁擦上脸部,因其不仅有润滑保护皮肤的作用,且有使皮肤美白、细嫩、防黑的特殊功效。研究者对黄秋葵果实粘液感兴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它还可以成为血浆的替代品,能在激烈的流动中减少流体阻力,稳定泡沫和悬浮。在食品行业黄秋葵粘液还可以增加冷冻奶制甜品稳定性和所有产品稳定性和可接受性,并且可以作为脂肪的替代品。

黄秋葵幼嫩荚果可供食用,青嫩时采摘,主食部位为嫩果。新鲜的嫩秋葵生吃口感确实不错,比吃黄瓜、丝瓜的风味清新得多。它肉质柔软,味道香甜,独特的香味中凸现脆嫩多汁的圆润口感。黄秋葵除可生食外,还可以炒食、煮汤、做色拉、油炸、凉拌、酱渍、醋渍 、制泡菜等多种烹调方法。即可以单独煮食也可以和其它的食物一起烹调,黄秋葵常被用来熬制浓汤或者炖肉,汤的口感就变得浓浓稠稠,味道也很鲜美。这是由于黄秋葵特有的果胶成分,使汤变稠。小编至今比较中意的吃法主要是冰镇秋葵,秋葵炒蛋,秋葵炒肉等。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新鲜秋葵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冰镇秋葵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凉拌秋葵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秋葵炒蛋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秋葵干蔬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如意葵酒

洋蓟

味清甘鲜润,口感介于鲜笋和蘑菇之间 【菊科】

洋蓟,学名:Cynara scolymus,英语:Artichoke,又名食托菜蓟、菜蓟、 朝鲜蓟,是一种在地中海沿岸生长的菊科菜蓟属植物,香港一般按其意大利语音译作雅枝竹或亚枝竹。洋蓟原产地中海西部和中部地区,在古代已传到地中海东部地区。早在二千年前罗马人已开始食用,那时食用其嫩叶而非未成熟花头。其花供食用的类型最早于1400年左右见于意大利的纪录。最初经由意大利料理而传入华人社会。现在在中国大陆的上海、浙江、湖南、北京、云南、陕西省、山东省等地均有分布。

洋蓟在食用时口感介于鲜笋和蘑菇之间,有核桃仁的香味,相当可口。具有消渴解酒之功效。营养丰富,健身养颜, 食用价值极高,有"蔬菜之皇"的美誉。洋蓟未成熟头状花序的肉质部分是美味的菜肴。可作为观赏蔬菜,芳香蔬菜,调味蔬菜,保健蔬菜,亦可新鲜生吃,其味清甘鲜润,也可作火锅烫等。洋蓟较小的花头通常最嫩,经烹调浇调味汁食用或做沙拉或开胃菜,罐头,还可配以精肉、橄榄油、柠檬汁、辣椒、大蒜和盐等调味配料清炒,味道鲜嫩爽口;亦可作汤料配以家禽肉类炖、煲,营养丰富,清肝明目,健身养颜。女士食用有助于保护肌肤,颜面润泽。洋蓟花球除花蕾内花苞可直接生、熟食用外,

其花蕾外包的花瓣也可充分加以利用,剥下的外围粗纤维花瓣可晒干直接泡酒服用,亦可制成蓟茶泡水饮之,其味带有特殊花类清香,口感清爽,甘味持久,是一种独特而别有花味的"菜蓟茶"。叶也可煮食或凉拌。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洋蓟的花蕾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蘸酱生吃或者水煮后直接蘸酱吃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柠檬蒸洋蓟(最文艺)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加一些自己喜欢的食材蒸着吃,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最百搭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油炸洋蓟(最火爆)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水煮洋蓟(最原汁原味)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洋蓟茶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洋蓟罐头

鱼腥草

口感清爽,带明显的鱼腥味 【三白草科】

鱼腥草,又名折耳根,岑草、蕺、紫蕺、野花麦等。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草药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洗净,阴干用或鲜用,凉拌鱼腥草是民间的一道传统佳肴。。唐苏颂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归肺、膀胱、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排脓消痈,利尿消肿通淋的作用。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把鱼腥草作为野菜佐食。相传春秋时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炼意励志之时,曾带领众人择蕺菜(鱼腥草)而食之,以充饥废荒;魏晋时起,蕺菜便正式作为药用,以“鱼腥草”之名收入医药典籍。在历史变迁发展中,它便一直扮演药、食两用的双重角色,为民众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发挥着作用。随着现代人们愈来愈崇尚自然、追求真朴,在各地(尤其是我国西南地区),野生或家种的鱼腥草已成为大众餐桌上身价倍增的“大路野菜”。生吃鱼腥草不习惯的人,也可以先炒或炖汤。以下为几种常见的鱼腥草的做法与鱼腥草的食疗保健:

一、调理各种细菌、病毒感染,如风热感冒、疱疹、泌尿系统感染等,一定要生吃,凉拌就可以。

二、预防风热感冒,炒着吃就行了。这种吃法较为温和,也适合体弱的人日常食用。正常人平时把鱼腥草当蔬菜食用保健也很好。最常见的吃法是凉拌吃,这种吃法适合大多数人。鱼腥草性寒凉,老人和体弱的人,可以用炖鸡的方法。放点香油,还有润心的作用。对于缓解夏季心神烦躁很有帮助。

三、产妇在月子里第一次吃鸡的时候,一定要放些鱼腥草,可以预防产后风。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鱼腥草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凉拌折耳根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凉拌折耳根叶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折耳根蒸全茄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折耳根老鸭汤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折耳根炖鸡(月子餐良品)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折耳根炒腊肉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折耳根炒鸡蛋

非洲冰草(可食用的多肉植物)

口感软绵绵的,冰冰爽爽,带咸味和些许生菜的味道【番杏科】

非洲冰草(冰菜),指的是番杏科的“冰叶日中花”(Mesembryanthemum crystallinum),在非洲、亚洲西部和欧洲都有分布,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冰草的外观和特性,之前在日本和韩国有专门的实验室致力于培育冰草,在欧洲一些地方作为蔬菜吃,迪拜的一些高档餐馆有用其做食材,现已传入国内了。它的特点是在叶面和茎上着生有大量大型泡状细胞,里面填充有液体,在太阳照射下反射光线,就像冰晶一样,因此得名冰草(iceplant)。冰叶日中花是一类盐碱植物,可在海岸处生长,泡状细胞的液体中含有盐分,因此吃起来本身就带有一些咸味。

冰菜富含氨基酸、抗酸化物质等机能性高的物质。冰菜中的酸味是天然的苹果的酸味,并且富含钠、钾、胡萝卜素等矿物质,凝聚了卷心菜、白菜、莴苣等的特性之一,是高营养价值的蔬菜。嚼在嘴里有很多水分,“冰珠子”内的液体比想象中要粘稠一些,软绵绵的,冰冰爽爽,口感非常独特,并且除了咸味之外,还有点生菜的味道。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非洲冰草(冰菜)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番杏,番杏科的科长,跟非洲冰草算是兄弟姐妹,长得比较类似,它的叶片下表面也有一些透明的颗粒状突起,不过没有冰叶日中花那么显著。番杏也可用来食用,商品名称叫“法国菠菜”。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国内超市在售的冰菜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冰菜的最经典吃法----凉拌

玛卡(植物伟哥)

口感上兼顾了甜与微苦

【十字花科】

玛卡(学名:Lepidium meyenii Walp.),(西班牙语:Maca)。是原产南美洲的一种十字花科植物。叶子椭圆,根茎形似小圆萝卜,可食用,是一种纯天然食品,营养成份丰富,有“南美人参”之誉。玛卡的下胚轴可能呈金色或者淡黄色、红色、紫色、蓝色、黑色或者绿色。淡黄色的根最常见,形状、味道也最好,颜色较深的玛咖根,如红色、紫色、黑色,含有较多的碘,黑色玛咖被认为是强壮与精力的代表,口感上兼顾了甜与微苦。红色玛咖比较受欢迎,临床证据上显示红色可以治疗老鼠的前列腺肥大。玛卡富含高单位营养素,对人体有滋补强身的功用。玛卡原产高海拔山区,适宜在高海拔、低纬度、高昼夜温差、微酸性砂壤、阳光充足的土地中生长;分布于南美安第斯山脉,人工种植于秘鲁中部和南部,中国的云南和新疆等地区,有较大面积的适种土地。

玛咖经阳光晒后可以食用,也可以制成凉拌菜,熟食更佳,早在哥伦布到达美洲前,秘鲁国宝已属备受人们青睐的蔬菜,它能提供大量热能,品尝过玛咖的人说,食用它有满足感,令人感到十分舒服,其味道甘美。玛咖的鲜根可以和肉或其他蔬菜一起炒熟食用,也可以晒乾后用水或牛奶煮熟食用,当地土著人常把鲜根加蜂蜜和水果榨汁作为一种饮料饮用。玛咖富含高单位营养素,对人体有滋补强身的功用,食用过的人会有体力充沛、精神旺盛不会疲劳的感觉。

实际上,“玛卡就是一种十字花科的植物,与萝卜同科。食用玛卡,对强肾保健、提高免疫力确实有益,但是否能提高性能力?目前没有确凿的研究。事实上,在最正宗的原产地秘鲁,玛卡也没被捧得那么神奇。当地人在熬汤时,会将玛卡作为食材原料放入汤中,就像国内加入人参、枸杞一样普遍。1999年,美国科学家发现了玛咖中含有两类新的植物活性成份,玛咖酰胺(macamides)和玛咖稀(macaenes),并确定这两种物质对平衡人体荷尔蒙分泌有显著作用,所以玛咖又被称为天然荷尔蒙发动机。然而也有论文称,双盲实验发现,玛卡在该方面功效与安慰剂并无区别。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新鲜玛卡,跟萝卜很像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黑色品种的玛卡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玛卡的经典食用方法

贡菜

清脆爽口,味若海蜇

【菊科】

清脆爽口,

介和蘑菇之间 【菊科】

贡菜,又名苔干、响菜、山蜇,其色泽鲜绿、质地爽口、味若海蜇,食用价值极高。栽培历史有两千二百多年,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高档脱水蔬菜。清朝康熙和乾隆年间均作为贡品纳入皇宫,帮又名为"贡菜";1958年周总理品尝此菜时,因清脆有声,被他命之为"响菜";83年首次出口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吃起来又有海蜇的响脆志,又以"山蜇菜"名扬海外。

苔干从1998起10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并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确定为绿色保健食品,人民大会堂指定绿色国宴佳肴。亳州义门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苔干之乡",苔干现种植面积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苔干生产、种植基地。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经国家副食品监测中心检验,苔干含有营养丰富的蛋白质、果胶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人体必须的钙、铁、锌、胡萝卜素、钾、钠、磷等多种微量元素及碳水化合物,特别是维生素E含量较高,故有"天然保健品,植物营养素"之美称, 乃当今美容抗癌之佳品。涡阳苔干虽系干品,但经清水泡发后,具有"色泽翠绿,响脆有声,味甘鲜美,爽口提神之特色,故以"清新素雅"著称于世,倍受海内外消费者青睐。

相传西元前218年,张良刺秦始皇未中,逃匿邳州于圮桥遇黄石公授"天书"时,太公真人见张良肌黄面瘦,让其生食苔干,张良食后容颜焕发,气色红润,成为一位白面书生。张良为西汉军师后,仍不忘苔干之美味,因此命地方官将邳州特产苔干进贡汉高祖刘邦品尝,刘邦食后甚是喜欢,赐名为"贡菜"。

在安徽涡阳一带,也流传有一段关于苔干的故事。根据记载,涡阳是老子的故里,两千多年前,那里发生过一次瘟疫,当时百姓为了避祸,四处逃亡,但是在老子居住的天静宫附近的百姓却在宫中发现长有一种草,吃了居然就人畜安康,老百姓因此称它为"神草",认为这是老子显灵用"神草"来护佑百姓。百姓称这"神草"为"苔干"。另一个传说是,在天静宫里,生长着一些当地人称作天静草的植物,据说有止血功能。传说中的老子,是从他母亲的腋下生出,而且一落地就须发皆白。他的母亲看到须发全白的老子因此受到重创,身体变得虚弱。老子就用天静草为她治病,收到奇效。而天静草就是今天的当地的特产苔干。另一说则是清乾隆年间苔菜被当贡品进了宫,因此被称为"贡菜"。 而且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时,都会要品尝用贡菜做的菜肴

此菜吃法多样,它既可单独成菜,又可以拼盘成菜,既可以凉拌,又可以热炒;既可以制作中餐,又可以调西餐。咸甜麻辣均可,晕素煎煮皆宜,是其它蔬菜所无法比拟的。苔干食用方便,可炒食、腌渍、糖醅,还是一种绝好的火锅调料,而且成为许多大中城市居民崇尚的菜肴。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晾晒贡菜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晒干保存的贡菜(贡菜同属的兄弟莴苣也经常采用此法保存,晒干后炒食比鲜食风味更佳)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安徽特产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凉拌贡菜(算是贡菜比较经典的吃法,有一家名为老聃的连锁餐馆就以风骨响菜作为自己的宣传亮点,顿时就显得高大上了)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精选上等猪肋排,猪排酱香不腻,苔干(响菜)响脆爽口,这道菜可是得过奖的。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干锅肥肠贡菜,真正的肥而不腻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贡菜手撕鸡

餐桌历险记丨植物与美食

贡菜炒牛肉(对于爆炒这种做法,贡菜完全可以称得上百搭了)

喜欢植物与美食的朋友请注意:在厦门,有一件有关自然与美食的大事正在发生,请愉快点击下方链接了解详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