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皆下品,唯有改善高


万般皆下品,唯有改善高


一.我们可以输给对手,可绝不能输给这个时代。

在这个一日千里,瞬息万变的智能化时代里。个人和企业都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市场,客户,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模式的新思维的考验和洗礼。在这些应接不暇地场景与挑战中,是迎接全新的自己,还是逃之夭夭。科达正在庆幸发明数码相机时,被洛基亚的数码手机干掉了。当洛基亚正在沾沾自喜时,又被苹果的智能手机干掉了。当苹果正在好大喜功时,突然发现华为的AI手机正气势汹汹地杀了过来。

这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千万别战胜了所有的对手却输给了这个年代。正如丰田思想的核心所言,唯有“以人为本,诸行无常,共存共荣,现场现物。”扎实深根精益的文化,行动,育人落地上。那么一年一度的精益改善大赛来为企业选拔,培养精益改善人才。唯有永无止境地改善和培育精益人才。我们才能在现场改善这条路上走的更远走的更稳,才能打造也一套柔性精益系统来因应变化多样的个性化客户需求,以一颗不变的精益改善心应对诸行无常市场变化。一起共同建设我们的中国质造,中国益造,中国智造。完成中国制造大国向中国制造强国的转变。

二.改变企业现状除了从教育上着手另无它法。

回顾我的精益改善归依之心路历程,亦是感慨万千。一个从业20多年的老制造业品保一直都忧心重重,因为我们的企业品质不稳定,人员的品质意识差。总是爆出突发状况,其品质管控能力一直让人提心吊胆。从而大大地影响了交付能力,市场竞争力以及客户的信任度。这些都是对企业致命伤,也严重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及走出去。所以一直在探索一条能够帮助企业把品质做好的路径和模式。可是我发现我错了,关键不是方法和模式,而是要有正确的改善观。一个企业的老板和高层如果只是坐在办公室里看报告,从不去现场观察。也不知道什么叫预防及改善;一个企业的中层如果只会一味把责任推给基层,不讲理念不懂技术和方法,只会一唯地凭经验做事;一个企业的基层如果没有任何照流程标准作业的理念,没有任何品质意识,全凭自由发挥。那么在这个企业里精益求精的精神已死,品质,成本,交期的持续改善更无从谈起。

所以经历了诸多的心灰意冷和不断失败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真正去改变一个企业,唯有从管理层的观念也就是心抓起,从教育上着手。通过不断地现场道场,共同现身说法,结合实际的问题来引导管理者们理解认同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提前预防及标准化的重要性。同时在标准化的基础上来不断地持续改善,而且要深入一线与群众们一起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再支持与激励大家一起共同来改善。让全体员工明白,大家在一条船上。唯有一起改善不断挑战突破,我们才能共同成长与实现自我。否则,公司的品质不好,成本过高,交期不达成。所有的福利及成果则荡然无存了。

因此,我在与一位企业家谈到对管理层改善的现场培训迫切性时。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呼声,“我们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啊!”


万般皆下品,唯有改善高



三.改变是自我的觉醒,更是自我的需求。

可是现在企业对中基层关于现场改善及现场管理无论是心,技,体类这种实战类的培训都是少之又少。一次对某民营企业的班组长义务上《现场精益班组长育成》实战课程时,随机调查几乎平时企业没有任何关于现场和改善类的培训。所以基层一线干部无论是观念还是技能都非常的匮乏,基本上是一种赤膊上阵的状态。在现今信息化年代,大家都在拼班长的战争,讲究让一线呼唤炮火。以现场团队为中心,全力支持的倒三角组织模式现代化企业快速响应。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客户的主流精益管理模式下。再一成不变,使用陈旧的管理模式和理念,我们凭什么来与武装到牙齿的外企和名企去竞争啦?

所以到了我们要坐下来好好向外企和名企学习的时候了,以前说不转型会等死,转型会找死。这是指我们在没有做好准备,不够疼,不够伤。没有面对危机而破釜沉舟,一个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自我蜕变的企业和个人是没有前途的企业和个人。前提是你要真正从思想上有强烈的渴望改变,有巨大的危机感失去自己改变。

四.怎么改变?这是个问题?

我们举两个从思想上改变的例子吧,人想通了再去做就不难了。

1.观念的改变:精益改善人应有的基本态度(心法)

1)以人为本,尊重激励(文化)

2)现场现物,实情实态(行动)

3)让一线呼唤炮火,一切为了前线(组织)

4)造物这前先造人(育人)

在改变前管理层无论是高层,中层,基层统一思想,共识认同这些理念自然会目标一致,上下同心了。改善何愁不成,精益何愁不成,企业何愁不兴啦。


万般皆下品,唯有改善高



2.思路上的改变:主动预防式新产品导入

Proaction NPl(主动预防式新产品导入)

早介入,早了解。(早期介入)

早识别,早定义。(识别风险)

早定义,早分析。(分析风险)

早分析,早预防。(管理风险)

早预防,早确认。(效果确认)

早确认,早标准。(标准化)

早标准,早改善。(持续改善)

从救火向防火转变,是我们建立精益改善管理的第一步。简单讲,我们要提早介入,并且由解决问题型转向风险预防的模式。不能再瞎忙下去了,再瞎忙下去,企业真的就完啦。

我们一定要改变企业传统的重技轻道,只追求技术领先,不关注管理的跛脚现象。从管理上入手,从人性上思想上入手。向中国革命三大法宝学习:统一战线(深入群众,全员改善),武装斗争(现场实战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党的建设(统一思想,狠抓教育)。

为了实现中国企业的崛起与强大,让我们一起来努力奋斗从精益改善做起,只有真正从教育人开始,让大家都明白“万般皆下品,唯有改善高。”我们的改善及精益事业才会后续有人,我们的企业才能建立自己核心竞争力来保证基业常青,可持续发展。

唯改善可让精益流行起来,唯精益可以救企业。精益强则企业强,企业强则中国制造强,中国制造强,则中国强。只有企业的全体员工,尤其是管理层明白了这个道理。企业和个人才有可能靠自身的觉醒来改变成长,在变化无常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