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及失却的尊重和初衷

挪威的森林简介:

主人公渡边的第一个恋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学木月的女友,但后来木月自杀了,直子独自生活着。一年后,渡边和直子在巧遇后开始了交往,此时的直子已变得娴静腼腆,眼睛里也充满了对生活的阴霾。直子20岁生日的晚上两人发生了性关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几个月后直子来信说她住进一家远在深山里的精神疗养院。渡边前去探望时发现直子开始带有成熟女性的丰腴与娇美,还认识了和直子同一宿舍的玲子,在离开前渡边表示永远等待直子。

在一家小餐馆渡边结识了绿子,因为绿子问他借了《戏剧史II》的课堂笔记,以后就渐渐熟络。当绿子的父亲去世后,渡边开始与低年级的绿子交往。绿子同内向的直子截然相反,显得十分清纯活泼。

这期间,渡边内心十分苦闷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缠绵的病情与柔情,一方面又难以抗拒绿子大胆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不久传来直子自杀的噩耗,渡边失魂落魄地四处徒步旅行。最后,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励下,开始摸索此后的人生。

故事背景:20世纪60年代,日本已经进入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危机也与日俱增。物质生活的丰富与人的欲求膨胀,造成了精神世界的严重失衡。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减少,心理距离拉大。生活在都市的人们像无根的浮萍,孤独、虚无、失落,却又无力面对强大的社会压力。都市的繁华,掩饰不了人们内心的焦虑。

《挪威的森林》及失却的尊重和初衷

《挪威的森林》及失却的尊重和初衷

挪威的森林语句:

  • 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

  • 如果你掉进了黑暗里,你能做的,不过是静心等待,直到你的双眼适应黑暗。

  •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永存。

  • 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当。

  •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 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 少年时我们追求激情,成熟后却迷恋平庸,在我们寻找,伤害,背离之后,还能一如既往的相信爱情,这是一种勇气。


  • 我们的正常之处,就在于自己懂得自己的不正常。

  • 不会忘记的永远不会忘记,会忘记的留着也没有用!

  • 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总会一次次不知觉望向远方,对远方的道路充满憧憬,尽管忽隐忽现,充满迷茫。有时候身边就像被浓雾紧紧包围,那种迷茫和无助只有自己能懂。尽管有点孤独,尽管带着迷茫和无奈,但我依然勇敢地面对,因为这就是我的青春,不是别人的,只属于我的。

  • 我想起自己在过去的人生旅途中失却的许多东西——蹉跎的岁月,死去或离去的人们,无可追回的懊悔。

  • 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

  • 我渐渐能意会到,深刻并不等于接近事实。

失却的尊重和初衷

是什么让人们失去了对生命的尊重?目前自杀是中国第五大死因,中国平均自杀率为23/10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近35万人。这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国家四分之一人口数。除了自杀成功者,每年还有约250万的自杀未遂者。有研究者据此分析,实际自杀数往往比公布的自杀数高3~5倍,由此推算,中国自杀人数可能达每年60万人以上。国际平均自杀率仅为10万分之10,中国自杀率是国际平均数的2.3倍。每天约有685名中国人自杀。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自杀人数占世界自杀人数的1/4。平均每两分钟就有1人死于自杀,并有8人自杀未遂。自杀者平均年龄32岁。自杀是中国十五至三十四岁人群中位居第一位的重要死亡原因。15~24岁占自杀总人数的26.7%;5~14岁的少年儿童自杀占自杀总人数的1.05% 。而且这个年龄段自杀人数还呈现上升趋势。如果以60万人为基数,5~24岁的自杀人数每年竟高达15万人以上。同时,中国每年大约有十三点五万未成年的孩子经历母亲或父亲死于自杀的伤痛。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对生命的尊重。

是什么让人们忘却了自我的初衷?记得有段时间我母亲生病住院,在哪段时间中除了要面对关于伤病和死亡的思考,还要面对每天从全国各地赶来医院探亲访友的人们。在聊天中说起他们在外以万元起的月薪,以十万起的小车和以百万起的住房,让我这个月薪几千骑着小电驴的人一次次的、深深的感觉无地自容。就在大约十年前,当我想到和聊起对未来的憧憬时,我只是想着全家有吃、有穿、有住还有点积蓄,生活能自在随心些就很好,这些不就是我现在过的生活吗?我不是一个面对工作会有多上进、努力的人,当然生命需要上进、努力,可是生命可以去上进、努力的事物应该是有很多才对,不是吗?只是十年的时间,是什么让在我面对这世界的繁华,自我虚荣到开始轻贱自己的生活甚至生命,是什么让我们忘却了曾经的初衷。

迄今为止,是什么导致众多的人们抑郁自杀的诱因并不清楚。于我而言,思考应有的和更多的对生活和生命的尊重。尊重父母与自己的养育之恩、尊重天地与自己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日的恩惠、尊重当下与自己的一切、以及与自己生命的尊重。这是我所能及的。于我而言,铭记内心的初衷。铭记那些得到的、铭记那些得不到的、铭记那些失去的、铭记那些失而复得的——铭记这一切中自己的初衷。这是我所能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