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峽縣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工作網絡

“現在縣裡教育質量越來越好,孩子在家門口就能讀好學校。”9月1日,開學第一天,西峽縣雙龍二中的學生家長王女士滿臉喜悅地告訴記者。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西峽縣黨政重教、全民興教、社會助教、教師樂教,使城鄉孩子共同沐浴優質教育的陽光。

理念引領,“三大體系”頂層設計縣域教育。該縣把整個教育作為一個科學體系、人文體系、人才體系培育,5年來,相繼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推進教育發展的意見》等20多個配套文件。

教育至上,“三個優先”凝聚黨政重教合力。該縣把教育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年度經費預算時,教育優先;部署和督查工作時,教育優先;評先表彰時,教育和教師優先。近年來,全縣累計投入資金 8.23億元,大力實施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農村初中改造、數字校園建設等教育民生工程,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創新為要,“三疑三探”引發課堂教學革命。“三疑三探”從2004年探索實踐,至今已經14年,成為代表河南教改成果的名片。不論全市小學抽測還是初、高中質量評估,西峽都名列全市前茅。

人才強教,“三名工程”熔鑄高端教育團隊。該縣強力實施名校、名校長、名教師工程,堅持把師德建設放在隊伍建設的首位,通過思想引導、制度規範、事業感召等多種形式,激發和培養教師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使該縣摘取了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全省職業教育強縣、全省教育工作先進縣等多項榮譽。

全民重教,“代理媽媽”讓寒門學子溫馨圓夢。持續16年開展救助貧困學生“代理媽媽”活動,來自各行各業的“代理媽媽”們已經代理2570名孩子,273名學生考入高等院校,480人走上工作崗位。同時,著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工作網絡,入學率達 98%以上,形成全社會整體聯動的助學體系,為貧困學生撐起“愛的晴空”。(南陽日報記者 任華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