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手機出貨直逼2億大關 即將超越蘋果成爲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

華為2018年智能型手機出貨於7月提前突破1億支大關,較2017年9月提前2個月達陣,主要成長動能包括來自於蘋果(Apple)iPhone用戶轉移數量增加,以及華為拓展海外市場版圖有成,全年手機銷售量將挑戰2億支大關。隨著華為智能型手機市場氣勢持續增強,包括大立光、玉晶光、臺積電等臺系供應鏈業者訂單跟著水漲船高,穩定下半年供應鏈軍心。

華為手機出貨直逼2億大關 即將超越蘋果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指出,2018年截至目前華為智能型手機全球出貨量已突破1億支大關,全年手機銷售量將挑戰2億支重要關卡。供應鏈業者預期,華為有機會躍居全球第二大智能型手機廠,在華為手機出貨奮起直追情況下,對於手機雙雄蘋果(Apple)、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的威脅大增。

供應鏈業者表示,由於中國手機市場開始出現成長趨緩跡象,大陸手機品牌領先群華為、小米、Vivo、Oppo等紛加速將觸角延伸至海外市場,以開拓新的成長沃土與成長動能,透過一波波猛烈的通路宣傳及規格戰,2018年華為、小米、Vivo、Oppo在海外手機市場大有斬獲。

供應鏈業者認為,手機品牌客戶通常會在每年第3季時,重新評估全年手機出貨目標,並調整供應商訂單,由於近期市場氛圍不錯,既有手機品牌客戶訂單量能多呈現穩定狀態,其中,非蘋手機陣營的指標業者華為更出現上修訂單規模的動作,使得相關供應鏈業者信心大增。

業界預期第3季產業傳統旺季效應可望發酵,尤其是華為、小米、Vivo、Oppo等大陸手機品牌領先群,憑藉在大陸市場主場優勢,加上擁有強大的採購經濟規模,可望在全球手機市場殺出一條血路。其中,華為雖在美國市場出師不利,然仍積極衝刺旗下手機銷售量,推出更多平價機種,併火力全開強攻印度等海外市場,對於二、三線手機業者造成排擠效應。

全球手機市場品牌強弱愈益分明,呈現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趨勢,全球手機市佔版圖逐漸集中於領先群,使得二、三線手機品牌業者愈來愈難翻身。從產品端來看,二、三線手機廠推出的新機,在硬件規格、創新度及成本等方面都難與領先群抗衡,不利於市場拓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