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为什么降清?专家:人之常情

洪承畴为什么降清?专家:人之常情

南京监牢中关押着一个叫沈百五的老人,洪承畴上任伊始,到牢房中探访沈百五。几十年前,沈百五曾接济过贫困的洪承畴。沈百五却认为他日后会成为明朝的栋梁之材,不但供给洪承畴衣食,还邀请洪承畴到家里做客。洪承畴感恩戴德,尊称沈百五为伯父。如今见沈百五做了阶下囚,洪承畴赶紧相救。牢房中,沈百五身形憔悴、双目失明,洪承畴上前就抱住沈百五哭泣。沈百五装作不认识的说:“我眼睛瞎了,你是谁?”洪承畴回答:“小侄是洪承畴?”不想,沈百五破口大骂:“洪公受朝廷厚恩,早已殉国了!你是什么奸人?”洪承畴见沈百五无心归顺,只好默默走开了。沈百五随即被杀。

洪承畴为什么降清?专家:人之常情

这只是洪承畴在南京遭遇尴尬的开始。洪承畴的学生金正希跑到南京来看望老师,说写了篇文章请老师指点指点。于是,金正希当众展开书卷,高声朗诵起了上吊殉国的崇祯,为洪承畴写的悼词《悼洪经略文》。顿时,大堂之上,听着掷地有声的文字,洪承畴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前半生——1639年,锦州就成了明清双方必争之地,从而导致松锦大战的爆发。松锦之战是明清,继萨尔浒之战后的第二个重要战役,也是洪承畴在蓟辽总督任上指挥的一个大战役。整个战争可分为三个阶段:

洪承畴为什么降清?专家:人之常情

1、围困阶段,皇太极驻扎屯田,围困锦州,,一方面不断派人破坏明军的耕地;另一方面派多尔衮驰援。2、决战阶段。此时,洪承畴力不支,粮已竭,想分兵两路西逃宁远,可是这个逃跑计划,动摇了军心。而皇太极己料到明军可能突围西逃,已作了周密布署。当夜,洪承畴潜遁,遭到清军截杀,带领一万残兵败将,退入松山。而吴三桂等部众,在遭遇清兵两次伏击后,成功遁走,此战历时十天,清军斩杀明军六万余人。3、松锦失陷阶段。这时松锦被困的明军十分艰难,洪承铸曾几次组织突围,皆告失败,洪承畴本人则在被俘后,投降清朝而成为一名“贰臣”。

洪承畴为什么降清?专家:人之常情

著名历史学家阎 崇 年表示:“评价历史人物应从多民族的角度出发,把清代看成是历史上的重要王朝,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择主而事出乎于人的一种意愿,属人之常情。洪承畴弃明投清,是明智之举,对旧王朝起到了瓦解作用。崇祯生性多疑好猜,错杀忠臣良将,如果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崇祯的人生悲剧就源于其性格悲剧。清朝是历史的光明面,而不是黑暗面,洪承畴当然也属于光明面的历史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