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换股权模式存风险,CRO企业维亚生物IPO披露发展规划

服务换股权模式存风险,CRO企业维亚生物IPO披露发展规划

《我不是药神》引热议,国内医药创新大潮掀起,CRO行业迎来快速发展。从挂牌上市到千亿市值,CRO巨头药明康德只用了半个月。CRO企业维亚生物,辉瑞、罗氏、诺华等赫赫有名的全球前20名制药公司都是他的“常客”。赴港IPO又会迎来怎样的局面?

撰文 | 丁锦

7月23日,药物发现外包服务公司维亚生物科技控股集团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知情人士表示,维亚生物计划通过IPO筹资约2亿美元。

资料显示,维亚生物是一家国内领先的药物发现外包服务公司,为生物制药客户提供基于结构的药物发现服务,主要内容包括标靶蛋白质的表达与结构研究、药物筛选、先导化合物优化直至确定临床候选化合物。

公司拥有基于结构的新药研发、基于片段的新药研发、亲和力质谱筛选和靶向膜蛋白新药研发四个方面的核心技术。截至2018年4月30日,维亚生物共有435名职员,其中374名位于上海,59名位于浙江嘉兴,2名位于海外。

截至2018年4月30日,维亚生物已为全球近300名生物科技及制药客户提供药物发现服务,涵盖超过1000个独立药物靶标,交付超过7000种独立的蛋白结构。

服务换股权模式存风险,CRO企业维亚生物IPO披露发展规划

营收方面,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别为7356万元、9649万元、1.4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42%。2018年前四月营收5062万元,同比下跌19.2%,主要由于2017年同期从一名大客户获得3030万元的收入确认。

维亚生物的收益主要来自美国,2017年来自美国的收入占比达86.6%

毛利率方面,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别为58%、56.1%、58.1%,2018年前四月为56.1%。相对稳定。

服务换股权模式存风险,CRO企业维亚生物IPO披露发展规划

招股书表示,募集的资金约30%用于扩大EFS(服务换股权)模式,将更多前景可观的中国及海外生物科技初创公司加入孵化投资组合中;30%用于建立商业及研究制作能力及生物CMO及化学CMO的能力;剩余部分用于购置实验室设备及物料、招聘专业研发人员、扩充CMO业务和补充公司营运资金。

火爆的CRO行业

CRO全称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中文简称合同研究组织,主要包括临床试验方案和病例报告表的设计和咨询、临床试验监查工作、数据管理、统计分析以及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等,是一种专业要求极高的外包服务。

全球CRO市场由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市场组成。维亚生物主要是临床前研究。

因整个药物发现过程需要大量投资,通常由大型制药公司在内部进行。在研发成本、失败率等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制药行业开始向专业的CRO外包研发活动。

降低研发成本、提升研发效率、缩短研发时间等优势,使CRO行业迅速发展起来。生物科技公司和虚拟制药公司的涌现也推进了研发外包服务的需求。

数据表明,药物发现外包市场在未来五年呈现上升趋势。进一步而言,药物发现外包市场规模将从2017年的102亿美元扩大至2022年的156亿美元。在中国,药物发现外包市场于2017年达137.3百万美元,预期到2022年将增至484.8百万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8.7%。

服务换股权模式存风险,CRO企业维亚生物IPO披露发展规划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表现优异,创新药产业链吸睛无数,电影《我不是药神》引起的热议,更是引发了大众对国内创新药的期待。而创新药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CRO行业的发展。

例如,A股上市的CRO巨头药明康德,仅用了14个交易日就突破了千亿市值。目前总市值810亿,行业排名第一。

据介绍,维亚生物的核心技术平台包括SBDD平台(基于结构的药物研发)、FBDD平台(基于片段的药物研发)、ASMS筛选平台及膜蛋白靶向药物研发平台。此外,还有体外药理学、药物化学研究、抗体生产及分子克隆平台。

服务涵盖客户对早期药物发现的全方位需求,包括靶标蛋白质的表达与结构研究、药物筛选、先导化合物优化直到确定临床候选化合物。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全球十大医药公司中的9家,以及8家在2015-2017入选FierceBiotech最具潜力排行榜的生物公司。

服务换股权模式存风险,CRO企业维亚生物IPO披露发展规划

外包与风投兼顾的CRO企业

据了解,业务模式的创新是维亚的生物的一大亮点。

维亚生物的业务模式除了传统的服务换现金(CFS)模式(向非投资对象的客户收取现金服务费),还有独有的服务换股权(EFS)模式。

EFS模式下,维亚生物向若干特选的客户及所投资的具备发展前景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供药物发现及╱或孵化服务以换取该等客户的股权或经济利益。透过持有该等特选客户或投资对象的股权╱经济利益,可在维持来自CFS客户的稳定现金流入的同时,有效促进该等具备发展前景的生物科技初创公司的发展,并获享其知识产权价值的上升潜力。此外,亦可能向认为日后有可能合作的生物科技初创公司作出战略投资。

CFS模式与EFS模式结合的好处是,CFS模式可保持稳定的现金流,维持公司的稳定发展,而EFS模式则通过换股权的方式赢得更大的投资回报

在这种业务模式下,主要采取三种收费方法,向客户提供发现服务以赚取收入:全职当量(或称FTE方法)、按次收费(或称FFS方法)、服务换股权(或称SFE方法)。

服务换股权模式存风险,CRO企业维亚生物IPO披露发展规划

招股书表示,CFS模式的收入占维亚生物收入的主要部分,2017年占总比为81.9%,2018年前四月占77.45%。但EFS模式亦增长迅速,从2015年的366万元增至2017年的2679万元,营收总占比从2015年的5%增至2017年的17.1%,2018年前四月占比为22.55%。

服务换股权模式存风险,CRO企业维亚生物IPO披露发展规划

根据招股书数据,维亚生物已经孵化21项早期研发项目,已有9家孵化投资企业已完成或正进行私募融资,已出售2家孵化投资企业的股权实现收益,回报率分别为494%和212%。2018年,维亚生物战略重心将从传统的CFS业务转向EFS业务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CRO行业向来是劳动密集型行业,2017年全球CRO服务供应商的平均每名僱员利润约为16349美元。相比之下,于2017年,维亚生物的每名职员利润为41041美元,较全球平均水平高151%。

但是,在招股书中维亚生物提到,公司孵化投资企业为初创公司,鉴于该等公司为尚处于发展阶段的成长型公司,失败率可能较高。2017年,维亚生物年度溢利和全面收入总额的约46.0%来自孵化投资企业的公平值收益。因此,面临与此类孵化投资企业的股权投资相关的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