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以南,島嶼與人文的妙不可言|西沙羣島

南海以南,島嶼與人文的妙不可言|西沙群島

這是愛旅行的灰鯨的第6篇推文

當三沙一號補給船像往常一樣從海南省文昌市清瀾港出發,10個小時候後,同所有以前的日子一樣,永興島全島會放假兩天來迎接它到來。

越遠離陸地,海水的顏色就越加深藍。當深藍褪去,海水再次變回淺色的時候,永興島便到了。

這裡是中國最年輕的地級市——三沙市駐地所在,三沙市政府就設在這座島上。2012年成立的三沙市管轄著包括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200多萬平方公里範圍內的島礁及海域。

中國的整個南海海域就這樣出現在了我們面前。


海南之南,比天涯更遙遠的地方

南海以南,島嶼與人文的妙不可言|西沙群島

西沙群島全景圖

北起北礁,南至先驅灘。西起中建島,東止西渡灘的西沙群島佔著整個三沙市四分之一的面積,西沙群島由宣德群島和永樂群島構成,而其中面積最大的永興島便在東北方的宣德群島中。

宣德群島

這裡不但是中國最年輕的地級市,同時也是中國最南方的城市。由於遠離內陸,幾乎這裡的所有生活用品,大到修建房子的水泥石灰,小到居民家裡的大米、青菜、甚至淡水等一些常見的生活用品都需要大陸靠運輸船來往補給。

南海以南,島嶼與人文的妙不可言|西沙群島

永興島群島俯視圖

南海以南,島嶼與人文的妙不可言|西沙群島

三沙一號運往永興島的補給

永興島像許多內陸城市一樣,有銀行、醫院、超市、等基本的生活服務設施,也有接待外來遊客的賓館。

北京路是永興島為數不多的幾條主幹道,長度僅有300米,在道路的一頭就可以看到另一頭,道路兩邊有一些簡單的商店和飲品店。

南海以南,島嶼與人文的妙不可言|西沙群島

北京路 | 三沙市永興島

南海以南,島嶼與人文的妙不可言|西沙群島

北京路 | 三沙市永興島

南海以南,島嶼與人文的妙不可言|西沙群島

三沙市人民政府 | 永興島

西部的將軍林、日本侵略者留下的舊炮樓、中華民國政府設立的“收復西沙群島紀念碑”(1946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設立的“南海諸島紀念碑”(1974年)是島上僅有的幾處人文景觀。

歷史的痕跡在這裡被清晰的留存的下來。

南海以南,島嶼與人文的妙不可言|西沙群島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領導人以及100多位將軍先後栽種,每一棵上刻著栽種者的名字。

南海以南,島嶼與人文的妙不可言|西沙群島

收復紀念碑 | 永興島

南海以南,島嶼與人文的妙不可言|西沙群島

日本炮樓 | 永興島

永興村是島上唯一的居民村莊,村民大都是海南島過來的漁民。大約有100多人,他們都是從海南文昌,萬寧和瓊海市潭門鎮來到島上。

這些漁民每天早上六點便出海捕魚,下午的兩三點回到島上。

南海以南,島嶼與人文的妙不可言|西沙群島

南海以南,島嶼與人文的妙不可言|西沙群島

三沙市永興島永興村

村子裡的漁民大都是父子、兄弟一大家人,或者是同村的親戚朋友,可以彼此之間協同照應。

永興島的東部連接著一座西沙群島海拔最高的地方小島,這就是石島,同樣這裡是永興島周邊觀海景最佳位置。石島海拔13.8米,一條長長的海堤公路使它與永興島連在一起。

南海以南,島嶼與人文的妙不可言|西沙群島

西沙石島主權碑 | 三沙市石島

南海以南,島嶼與人文的妙不可言|西沙群島

石島日落 | 三沙市石島

整個石島都是珊瑚石構成,常年累月的海浪拍打早已使石島底層的珊瑚石變得層層疊疊、形態各異。

石島的面積很小,只有0.067平方公里,它是和永興島共居在同一個大的珊瑚礁盤之上。

南海以南,島嶼與人文的妙不可言|西沙群島

石島 | 三沙市

在永興島北面,一個巨型礁盤託著七座小島,它們被稱作為七連嶼。

這是它們共同的基座,西沙群島的島嶼大部分都是有珊瑚蟲的遺骸堆積而成,在新城代謝中,珊瑚蟲會分泌石灰質變為自己生存的外殼,他們聚集在一起一代代生長繁衍,石灰質不斷粘合壓實,就成為如今我們看到的珊瑚礁。

南海以南,島嶼與人文的妙不可言|西沙群島

南海以南,島嶼與人文的妙不可言|西沙群島

七連嶼 | 三沙市

七連嶼是潛水愛好者的聖地,這裡的海水晶瑩透明,沙灘雪白細接觸,是最佳的潛水地。海底下有大片的礁盤和礁石,珊瑚和海貝隨處可見,珊瑚叢中各種五光十色的小魚成群結隊。

南海以南,島嶼與人文的妙不可言|西沙群島

南海以南,島嶼與人文的妙不可言|西沙群島

永興島東面五十多海里的東島,這裡也被稱作鳥島。面積不到一平方千米的島上生活著鰹鳥、燕鷗、灰斑鳥、金鳥等約六萬只鳥類,優越的自然環境給這些鳥類提供了天然的棲息地。

清晨與傍晚是鳥兒最繁忙的時候,早晨外出捕食,傍晚成群結隊的回到海島,所有的樹枝上都停滿的海鳥。

南海以南,島嶼與人文的妙不可言|西沙群島

南海以南,島嶼與人文的妙不可言|西沙群島

東島 | 三沙市

鰹鳥是漁民最喜歡的海鳥,它會在大海上為漁船指引航向。白天漁民會根據鰹鳥飛去的方向去深海捕魚,傍晚漁船再跟著他們返回島上。漁民把他們親切的稱為“導航鳥”。

南海以南,島嶼與人文的妙不可言|西沙群島

西沙群島全景圖

永樂群島

離開東島,前往西南的永樂群島,這裡有已知世界上最深的海洋藍洞。位於三沙市西沙群島之永樂環礁的晉卿島—石嶼礁盤的中間,三沙永樂龍洞深達300多米,宛如是大海的瞳孔。

這是一種形成在億萬年前的自然奇觀,冰川融化,海水灌滿溶洞,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藍色深淵。要接近它可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藍洞四周島礁密佈,人們只有在潮水最高的時候,才能坐小船進入。

南海以南,島嶼與人文的妙不可言|西沙群島

南海以南,島嶼與人文的妙不可言|西沙群島

三沙永樂龍洞 | 三沙市永樂群島

藍洞上的海水與周圍的絕然不同,周圍的海水淺綠透亮,水下的礁石清晰可見。藍洞的海水卻藍的深邃,坐船停在上面像是下面有萬丈深淵,沒有人知道它下面究竟有什麼。

鴨公島、銀嶼島是永樂群島中有較多漁民居住的島嶼,漁民們在這裡建立了小型的漁村。距鴨公島三海里外的全富島海產豐富,是漁民的常到之處,不過這裡還是一座無人居住的小島

滿載遊客從三亞開往西沙群島的郵輪的目的地便是這三座小島。

南海以南,島嶼與人文的妙不可言|西沙群島

南海以南,島嶼與人文的妙不可言|西沙群島

這三座島嶼面積都很小,十幾分鍾便可以環繞小島一週。小島周圍分佈著大量珊瑚礁盤,快艇成了來往小島之間的主要交通工具。

南海以南,島嶼與人文的妙不可言|西沙群島

鴨公島 | 三沙市永樂群島

鴨公島是這三個小島中有海水淡化能力的小島,來自瓊海潭門鎮100多名漁民常年在這裡捕魚。漁民們在島上用木材修建起了低矮的房子,為防止颱風,他們搭建的小屋彼此相連,屋頂上還壓著大塊的珊瑚和十幾斤重的貝殼。

南海以南,島嶼與人文的妙不可言|西沙群島

南海以南,島嶼與人文的妙不可言|西沙群島

銀嶼島 | 三沙市永樂群島

200多萬平方公里的南海海域,造就了像這樣無數的小島。美麗深邃而富饒的大海吸引著來自海南的漁民和全國各地的遊客,當輪船慢慢駛遠,我們更能聽到大海平緩的呼吸。

寫在最後

95版的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這樣描寫著西沙群島。

“海底的岩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參到處都是,在海底懶洋洋地蠕動......”。

從過去到現在,這片海域總是充滿著它的魅力,深海下面的殘骸是它千百年來把文明帶向世界的見證。

遠離內陸,面向海洋,我們更能感受到每一寸土地的珍貴,更能明白我們守護著的20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域,是我們民族世代傳下來的寶藏。

南海以南,島嶼與人文的妙不可言|西沙群島

— END —

圖 | 源於網絡

愛旅行的灰鯨

A travel gray wha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