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如果不进口,能够自给自足吗?为什么?

淡静37542


单算口粮,我国的粮食目前可以说完全能自产自足,但如果看去年粮食进口数额又往往心惊肉跳。数据对比发现,去年我国进口了约相当于国内粮食总量五分之一的国外粮。 

看下列一组数据:

——2017年国内粮食总产量为61791万吨。

——2017年我国粮食累计进口13062万吨,较2016年增加13.9%。其中,大豆进口9553万吨,稻米进口403万吨,小麦进口442万吨,玉米进口283万吨。

数据分析来看,我国进口的粮食73%以上是大豆。事实上,不仅是大豆进口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目前食糖、棉花等农产品,中国也是全球最大买家。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

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局面,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分析。

一是“口粮”与“饲料用粮”“工业用粮”

在我国,“三大主粮”特指稻谷、小麦、玉米,这三种粮食我国的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其中主要用作口粮的“南稻北麦”自给率为98%以上,可以说基本能自给自足。但如果把进口的大豆、大麦、高粱等列入主粮来测算,我国粮食自给率一下子就跌到粮食安全警戒线90%以下了。

二是“结构性过剩”与“供给侧不足”

随着粮食连续多年丰产,粮食生产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结构性矛盾”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大豆。相对三大主粮库存高企,国内大豆1.1亿吨的年消费量需求约90%需要依赖进口来实现。

大豆需求激增,与我国肉类、蛋类等消费量近些年大增息息相关。我国进口大豆主要用于制作大豆油或豆粕饲,大豆油消费在全部食用油消费的50%以上,饲料工业产量超过2亿吨,甚至可以说咱们的油瓶子和肉篮子是受到外国把控的,这是很尴尬的。

而大量进口与水土禀赋国情有关。如不进口大豆,保持目前大豆供给量在国内种植需要约7亿亩土地,对于耕地资源不足的现实国情,只能在主粮和大豆之间作出取舍。

三是“以我为主”和“适度进口”

国人的饭碗事关国计民生。当前我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明确指出:“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强调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其中,“坚持以我为主”,农业“十三五规划”对粮食供给保障方面提出两个约束性指标,一个是粮食(特别标注是谷物,即小麦、稻谷、玉米、杂粮四类)综合生产能力,2020年达到5.5亿吨;一个是小麦、稻谷自给率,2020年保持在100%。

“适度进口”,表明了我们利用国际粮食市场的边界底线。就是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特别是大豆、食糖、棉花等经济作物,现阶段必然依赖进口补充,以缓解国内农业资源环境压力,保障国内供应和市场平稳运行。但进口必然把握个度,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避免出现进口过度依赖、受制于人。

像大豆以及高粱、大麦等进口价格低,又没有关税配额限制,大量进口蜂拥而至挤压了国内生产种植。以往巴西、美国、阿根廷等这些大豆出口国豆农,很多仰仗中国的大豆贸易来致富增收,而我国国内大豆却卖不上价,造成大量国内豆农转种其他作物,国产大豆生产被逼萎缩。大豆之痛,万万不可在口粮作物上重演。


农通社


必须的先指出:现在人吃米饭或馒头少;吃肉多,菜里油水足,扛饿!不能单纯讨论谷物的粮食是否能自给,必须考虑饲料和油料作物的种植!谷物粮食够了,没肉吃的情况下,谷物类粮食消耗自然大大增加!菜里油水少,光吃米饭和馒头不扛饿!

我国的谷物类粮食,小麦和水稻,从数据看可以做到不需要进口。2017年,小麦有400多万吨净进口(进口减出口),占全部消费量约15%;大米净进口量约为280万吨,占比更小。

饲料是提供猪肉和鸡肉以及鸡蛋等的关键!先看大豆,大豆榨油后产生的豆粕是基本不可替代的蛋白饲料。大豆近些年基本完全依赖进口,国内只有少量大豆基本作为食物用(国产大豆出油率也低)。2017年进口了9000多万吨大豆,国内产量约1000多万吨。玉米是重要的能量饲料,基本可以自己,2017净进口占比约11%。

我国的三大食用油:棕榈油、豆油、菜籽油。其中,棕榈油80%以上为进口;而大豆油原料大豆基本完全依赖进口,上述也已经提到。菜籽油相对自给比例大,但是超市卖的菜籽油基本进口为主,长江流域自种的油菜籽基本进入小油坊后自家食用。

综合上述,可以得出结论,我国粮食不进口无法自给自足!因为单就大豆而言,以东北大豆亩产400斤算,需要4.5亿亩地才能种出9000万吨大豆,而我国耕地保有量为18亿亩!你必须考虑到吃肉和吃油,不吃则会需要多吃米饭馒头!



熊匹特


我国目前大约30%粮食靠进口,那么可不可不进口而自给自足呢?我的答案是可以,而且完全可以。目前在农村年青人都外出打工,种田的都是妇女及老人,由于他们无力精耕细作,单产未来有提高30%的潜力,另外,由于种田是穷的代名词,农民不再把田地当作命根子,田地对农民己可有可无,大量的农田己实际的招到荒废,或转作它用,荒废的比例极有可能占到20%左右。在此种情况下,政府出台鼓励措施,比如目前我国粮食单产平均1500,若你通过精耕细作,将稻谷单产提高30%,达亩产2千斤,则每亩奖励1千元,我想这会极大提高农民种粮食的极枳性,荒废的农田又会从新种上粮食。这样我国的粮食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有20%的粮食用于出口,支持亚非拉国家穷人的饥饿问题。


老乡2439


农村人口简少就自然解决问题了。美国三亿人口,农民人口只有三百万。美国人一百个人中只有一人是种地行业的,而中国七亿农民人口,两个中国人就有一个是种地行业的。美国国土面积跟中国差不多,相比之下,中国人多地少能不缺粮吗?如果中国不简少农民人口,光靠粮食研究增产,可能会解决不缺粮食,但粮食的成本高问题还是解决不了的问题,农民就不可能达到富裕生活。光听说水稻增产,却没听说过成本问题,如果成本问题高,那么光靠增产就没有多大的意义。美国不讲究增产问题,但地多人少,就很容易就解决了粮食的问题。中国农民人口在未来,应该俭少到只有一亿农民就够用了。一亿农民,七个中国人就有一个是农民的,跟美国相比数量还是很大的。七人中有一个是种地行业的就足够用了。

一个是种地行业就足够用了。


忧游乐


中国是有很多进口粮,但不能说明中国无法自给自足,因为成本原因,进口粮比自产粮更加合算,节省下的土地生产经济作物,农民收入更高。这个道理是容易懂的。所以中国必须保持自给自足的能力,有能力和用不用能力完全不同。当中国保持了自给自足的能力,就可以买到便宜的粮食。美国难道造不了电视机和电冰箱吗?为什么美国不造,就是因为这个道理。美国是粮食出口大国,俄罗斯也是。但是美国和东南亚及印度不同。东南亚国家的产业分布就很依靠农业。美国的产业在高端,即使农业的收入为零,影响的人群也只有1%。东南亚国家就是超过五十以上的人群。农业占比越小,国家就越发达。


眾妙之門


口粮没问题,但是其他的作物就费劲了!


帝国历史观察者


改革开放前,大部分中国人一年吃不上一顿肉,那个时候是把五谷杂粮作为主要营养来源,也就是个温饱。现在人们的饮食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谷物占得份额越来越小。肉品、蛋奶占比越来越大,发达的饲养业成为必须,这就需要大量的豆粕、玉米提供饲料来源。显然中国的土地已经无法提供这么多的饲料需求了。换句话说:中国人靠自己的土地可以粗茶淡饭的养活中国人,但不可以小康的养活中国人!


晴朗的远空


目前来说,中国不进口是不够吃的,现在所有的粮食,蔬菜种子搞的都不能自己留种!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和战争!种子公司跑路,民众只有唉俄等死!现在农民很少有储存粮食的了!


石敢当兄弟


中国的粮食能不能不进口就能保障供给?肯定能!

现在的现实是,我国一边大量进口粮食保障供给,一边又有大量的土地荒芜,没有种粮!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价格问题。由于粮价太低打击了农民种粮的练极性,一斤粮还设有一瓶水值线,这叫农民情何以堪?

现在的年轻人绝大多教在外面打工,农民后继无人,将会严重地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这已是不争的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