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公衆不再「談核色變」,福清核電廠是這樣「親民」的

◎作者 史凌霄

【在清潔能源需求日益增加的背景下,我們需要在強化核設施安全保障的前提下,通過多種方式讓公眾認識核電,信任核電。福建福清核電有限公司以“華龍一號”機組安裝為契機,積極開展主題講座、科普進校園等活動,讓公眾不再“談核色變”。】

讓公眾不再“談核色變”,福清核電廠是這樣“親民”的

市民參觀福清核電宣教展覽中心

福清核電有限公司(簡稱福清核電)運營的福清核電廠,位於福建省福清市三山鎮,該核電廠從2008年開工建設1號機組,至今1、2、3、4號機組已投入商業運營,5號6號機組從2015年開工建設,採用的是“華龍一號”新堆型,目前正在進行設備安裝及其配套建設。

隨著核電事業的發展,公眾支持度已成為推進核電建設的必要條件,這就要求核電公司把面向公眾的科普宣傳放在重要位置。福清核電在核電科普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它們通過邀請市民參觀、專家講課、科普進校園、新媒體互動等多種形式,向公眾科普核安全知識,讓人們不再“談核色變”,目前已取得了良好成效。

讓公眾瞭解“華龍一號”

“華龍一號是中國核電走出去的旗艦”、“華龍一號全球首堆壓力容器吊裝”⋯⋯關於福清核電和“華龍一號”的新聞近年頻繁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福清核電經過精心策劃,讓一個又一個重磅新聞登上央視等主流媒體。同時,還通過拍攝《解密中核》《長征文化之旅》《聚焦中國核電安全》《大國重器》和《創新中國》等紀錄片,在央視及各大主流媒體播出,讓更多公眾瞭解“華龍一號”的安全性、先進性以及對於國家發展的重要意義,為福清核電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為後續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大批中學生成為核電“粉絲”

“我國核安全法規體系的總方針是什麼?下面我數三二一大家開始搶答!”“請選手將你手上的神秘代碼用口頭表述的方式告訴隊友,讓他在大屏幕上尋找這組代碼”⋯⋯

這是今年3月舉行的第六屆“魅力之光”杯全國中學生核科普知識競賽暨福清賽區核科普知識搶答大賽現場,參賽的是來自福清市各個中學的學生,此次活動在網上參與人數高達3萬,最終有10支隊伍來到現場參加比賽。大賽人氣火爆,選手答題踴躍,這只是福清核電開展中學生核電科普系列活動中的一個場景。

中學生正是學習知識的黃金階段,但簡單的宣讀科普文章、大段的參數描述等傳統方式,已很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福清核電以“魅力之光”活動為載體,努力豐富活動內容,開展了核電科普講座、核電科普進校園、核電夏令營、核電主題參觀等多種活動,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讓中學生近距離接觸核電、瞭解核電,在潛移默化中變成核電事業的“忠實粉絲”。

讓公眾不再“談核色變”,福清核電廠是這樣“親民”的

第六屆“魅力之光”核電科普知識競賽福清賽場的參賽選手和評委

免費開放核電科普基地

“華龍一號採用全球最高安全標準——‘177堆芯’設計,設置了完善的嚴重事故預防和緩解措施⋯⋯”,福清核電宣教展覽中心講解員正在“華龍一號”模型前,給福建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老教師們,介紹“華龍一號”的原理。對於學習新的核電科普知識,這些畢生誨人不倦的老教師們仍有強烈的好奇心。

福清核電建設了2400平方米的宣教展覽中心,作為核電科普宣傳的窗口。該中心對外免費開放,展廳內容有大型實景投影沙盤、“華龍一號”模型、核安全體系、核能發電原理、核電廠漫遊等,通過聲、光、電等多種媒介向參觀者形象通俗地介紹核電知識。

目前福清核電宣教展覽中心已成為福清市工業旅遊的示範點和福州市科普教育基地,每年接待人數超萬人。福清核電努力搭建與社會公眾溝通交流的平臺,立足福清、深耕福建、輻射全國,讓更多公眾有機會走近核電,感受核電魅力,消除對核電的誤解甚至恐懼。

請網絡大V兼職科普講師

“為防止和減少放射性物質向環境釋放,壓水堆核電站設置了四道屏障,只要其中有一道屏障是完整的,就不會發生放射性物質外洩的事故⋯⋯”

這是一堂特殊的講課,因為在講臺下面坐著年齡不同、身份各異的“學生”,他們之中有知名學者、媒體記者,還有網絡大V。他們正在學習如何向自己的受眾傳播核電知識。這是福清核電兼職科普講師培訓的一幕。

福清核電和地方政府合作,邀請社會上有一定影響力和權威性的人士,如學校老師、知名學者、媒體記者、網絡大V等加入科普宣傳隊伍中來,對他們進行培訓並聘請他們作為兼職科普講師。通過他們以點帶面傳播科學知識,逐步感染周圍公眾。

福清核電近年來通過聘請專家進行指導培訓、編制專門的培訓教材和指導手冊等方式,培養了一支高素質的科普宣傳隊伍,通過內外共同“發聲”,增加了公眾對於核電的信任感與支持度。

核電科普也要靠新媒體平臺

現在,世界已進入移動閱讀時代,微信、微博、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平臺,成為公眾閱讀的主流渠道。福清核電與時俱進,在這些新媒體上以官方認證的企業身份,發佈權威核電科普知識,和讀者開展互動,普及核電知識。

福清核電官方微信號已通過圖片、文字、動畫、視頻等形式,發佈了包括工程進展、企業文化、科普知識等內容的微信500餘篇。福清核電在微信中開闢“印象華龍”“華龍工匠”“大修故事”等欄目,強化安全核電的理念,塑造核電人的正面形象,提升公眾影響力。同時他們還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與公眾進行互動,例如在舉行福清市核電科普知識競賽前,通過網絡發起了“給你心中最強戰隊”投票的活動,參與人數高達4萬。

讓公眾不再“談核色變”,福清核電廠是這樣“親民”的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的羅援少將在“福核講壇”上做報告

福清核電還舉辦了“福核講壇”,面向公司員工及家屬和當地公眾,定期邀請國內外名人、專家學者等,圍繞國學、時政熱點、人文歷史、核電科普等內容舉辦系列講座。有效提升了核電在福清當地的親和力和知曉度。

網編:吳燕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