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用日本充電樁技術?據說電動車充電只要 10 分鐘

充電太慢,過於浪費時間是制約電動車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能在 10 分鐘之內就完成充電那就太完美了,這樣電動車的充電時間就和普通燃油車的加油時間相差無幾。

中國要用日本充電樁技術?據說電動車充電只要 10 分鐘

近日,中國和日本方面就下一代標準化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系統的方案達成合作,雙方將共同研發一款充電樁,可在不到 10 分鐘的時間為車輛完成充電,這個項目將在 2020 年前完成。

據悉,中國和日本此番合作的目標是將 500kW 以上的快速充電系統實現商業化,新快速充電系統可將充電時間減少至不到 10 分鐘。

中國要用日本充電樁技術?據說電動車充電只要 10 分鐘

中日在這方面能夠達成合作並非心血來潮,而是雙方彼此需要的結果。目前,日本的快速充電樁額定功率為 150kW,而中國的國標快充樁額定功率約為 50kW。日本的快速充電技術水準遠超過中國,但問題是日本本土的快速充電樁普及率不夠,數量不到中國零頭。此前中國、日本和歐洲一直就電動車快充標準的全球統一化打嘴仗,誰都想讓自己的快充標準成為全球統一標準。在這場嘴仗中,產生了一個共識,那就是作為未來全球統一化的快充標準,第一要看技術的先進程度,第二要看全球的硬件普及程度。

中國要用日本充電樁技術?據說電動車充電只要 10 分鐘

就今年而言,全球安裝了 220000 個快速充電樁,其中使用日本 CHAdeMo 標準安裝的充電樁為 18000 個,而使用歐洲 Combo 標準的充電樁為 7000 個,其餘近 20 萬個充電樁都是採用中國的 GB/T 標準。由此可見,中國在快速充電領域的市場佔有率非常高。

歐洲的技術水準比中國高,未來荷蘭皇家殼牌還要與 IONITY 聯手,準備在歐洲多條高速公路上興建 350kW 的快速充電樁,讓歐洲標準的快充技術搶佔技術制高點,然後再在基建數量上壓倒日本(這個很容易實現),如此一來,得到奔馳、大眾、寶馬等諸多車企以及歐盟多個國家支持得歐洲標準,極有可能成為全球化規範標準。中國呢?短板是快充技術太落後,縱然在全國建設了 20 萬個 GB/T 標準快充樁,但要想扳倒歐洲標準,基本沒有可能。

中國要用日本充電樁技術?據說電動車充電只要 10 分鐘

日本則是勢單力微。儘管很早就開發出了兼容性極強的 500kW 直流快充技術,但在 150kW 充電樁成為日本主流的情況下,似乎再無出頭之日。而 150kW 快充技術對於未來歐洲的 350kW 快充技術毫無優勢可言,可以說,在這場 " 三國演義 " 中,日本是未來危機隱患最嚴重的那一個。

不過,中日兩國在快充標準全球化爭奪上的尷尬,將會隨著中日通力合作發生改變——既然你歐洲可以多國合作,那中日兩國合作也順理成章。

中日合作開始後,日本將向中國提供有關快速充電和安全管理方面的技術專業知識,而中國將向日本提供充電零部件和其他資源。通過攜手合作,中國和日本不僅將重新佔據全球快充技術的制高點,硬件的普及速度和數量也是歐洲不敢想的。據悉,美國目前使用的系統與歐洲系統類似,不過一旦中國和日本合作的系統成功成為全球規範,美國可能也會採用該新系統。到那個時候,中日共推的充電樁將會正式衝出亞洲,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標準。

中國要用日本充電樁技術?據說電動車充電只要 10 分鐘

那麼,中國會不會被日本利用,幫日本奪下全球快充標準之後,被日本擺一道?答案是不會,因為兩國合作之後,根據協議,日本標準將不會對中國設置門檻,新標準帶來的 " 福利 " 將成為兩國共享?

啥時候國足也能和日本合作一下,一塊兒衝出亞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