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地鐵迎來第2000輛列車,3年內新車「漢產」比例已過半

武汉地铁迎来第2000辆列车,3年内新车“汉产”比例已过半

武漢地鐵迎來第2000輛列車 記者李永剛 攝

長江日報融媒體9月19日訊 19日上午,隨著武漢地鐵2號線南延線工程第26列新車抵漢,武漢地鐵迎來了第2000輛列車。武漢地鐵集團有關負責人說,從2003年第一輛地鐵列車抵達武漢再到列車數量增加到1000輛,前後共花去了13年時間,而隨著武漢地鐵近年來的大發展,武漢地鐵再新增1000輛列車僅花去了2年時間。

新車座椅包角特殊處理防乘客受傷

武汉地铁迎来第2000辆列车,3年内新车“汉产”比例已过半

武漢地鐵迎來第2000輛列車 記者李永剛 攝

19日一早,長江日報記者來到武漢地鐵佛祖嶺停車場,親眼見證第2000輛車交付。上午9時45分許,一輛車身懸掛著“熱烈慶祝武漢軌道交通第2000輛車順利交付”橫幅的“梅花紅”新車被吊車徐徐吊起,兩分鐘後,列車被穩穩放在了軌道上。

武漢地鐵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這輛車由中車長客武漢黃陂基地製造,是名副其實的“漢產”車,預計一週後就能正式上線。

2號線南延線沿用了2號線一期的B型車,和市民常見的6、8號線等線路上的A型車相比,“塊頭”相對小一點。A型車滿載時,載客量為2592人,B型車為2030人。武漢地鐵目前已開通運營的線路中,1、2、3、4號線和機場線使用的是B型車,剩餘線路均使用A型車。

武漢地鐵集團建設事業總部車輛部主任工程師晏飛表示,相較於2號線一期使用的列車,此次交付的2號線南延線車在車輛上做了顯著優化,“動態記錄屏採用的是高清屏,屏幕更亮更清晰。在內部裝修上,我們也下了很大功夫。尤其在細緻化這一塊兒,縫隙可以控制在1.5到2毫米之間。在座椅包角的地方,生產時也做了人性化處理,最大程度防止乘客磕傷碰傷”。

678輛地鐵列車從武漢本地駛出

武汉地铁迎来第2000辆列车,3年内新车“汉产”比例已过半

武漢地鐵迎來第2000輛列車 記者李永剛 攝

近三年來武漢地鐵共有217列共計1208輛投入線網運營,其中“漢產”118列共計678輛,比例達56%,它們主要來自中車長客武漢黃陂基地和中車株機武漢江夏基地。

“中車在武漢建立兩個基地以前,武漢地鐵主要在株洲和長春進行新車採購。車輛從外地走鐵路運輸到武漢,再通過汽車運輸到車輛段,時間不可控,遇到特殊情況會拖延項目進度。現在車輛在武漢生產,計劃什麼時候交付一般不會延遲,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成本和運輸費用。”晏飛說。

早在2016年9月,長江日報記者採訪武漢地鐵集團有關人士時,他曾樂觀預測,武漢地鐵第二個1000輛應該會在2018年完成交付。如今,兩年過去了,這一預測果真成為了現實。晏飛說,也正是因為兩個基地的存在,從客觀上保證了2年時間完成1000輛列車目標的實現。

武漢地鐵相關人士透露,中車長客武漢黃陂基地自2013年投產,中車株機武漢江夏基地自2015年投產,短短數年,武漢地鐵列車本地化生產不僅初具規模,還紮紮實實推進了“武漢製造”。

武漢地鐵運營里程即將達到288公里

武汉地铁迎来第2000辆列车,3年内新车“汉产”比例已过半

武漢地鐵迎來第2000輛列車 記者李永剛 攝

近年來,武漢地鐵實現了從每年開通一條線到開通兩條線的壯舉,2017年,武漢又一次性開通了8號線、陽邏線和1號線徑河延伸線等三條線路,運營里程達到了237公里,共有8條線路同步運營。

9月18日,武漢地鐵11號線東段(光谷火車站-左嶺)工程、7號線一期工程和武漢長江公鐵隧道工程順利通過試運營基本條件評審,這意味著上述兩條新線路及武漢長江公鐵隧道已具備近日開通條件,屆時我市地鐵通車裡程將達到288公里,共有10條線路和199座車站。

按照武漢市要求,武漢將要打造一個世界級地鐵城市。武漢地鐵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全市共有13條線路、310公里地鐵同步在建,伴隨著線路的延伸和加密,武漢地鐵第3000輛列車定將會在不遠的將來實現,市民將通過地鐵有更大獲得感。

鏈接:武漢地鐵列車四大特點

武漢地鐵集團有關人士介紹,武漢地鐵列車具備四大特點,明顯區別於外地地鐵。

車輛人性化設計充分。扶手可以滿足站立乘客的需求,殘疾人輪椅區設置安全帶,座椅採用經久耐用的不鏽鋼座椅。其中陽邏線、11號線東段客室照明還創新採用了“藍天白雲”設計。

對車輛各系統進行優化設計。3號線一期、8號線一期空調送風采用側出風的形式減少了冷風直接吹到乘客頭部的不適感。2號線一期工程車輛採用LCD顯示屏作為列車廣播系統的動態地圖為全國首創。

節能環保、方便後期維修。列車進行了輕量化設計,車體、內裝、轉向架、牽引系統、空調等各大系統在保證功能的前提下,進行減重設計,降低了列車的能耗。車輛採用標準化、模塊化設計理念,根據車輛各系統的功能和具體結構特徵,將車輛各系統的佈局和結構進行科學的規劃和設計,方便車輛的維護和修理。

列車人文氣息濃厚。如陽邏線車頭以可愛的江豚為造型設計,11號線車頭燈以黃鶴為造型設計,使車輛與城市融合在一起。(記者柏霜 張晟 通訊員常敏 袁永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