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城樓第一幅畫像是他畫的?

創新是藝術的靈魂,基於是成功的拐點。迎來盛世後,周令釗抓住基於,不斷攀登藝術設計的高峰,被譽為“國家名片形象設計大師”。

整理丨小七 原文丨凌輝

本文約2260字,預計閱讀七分鐘

開國大典時天安門樓上第一幅毛主席畫像為何要由他來畫?國徽、人民幣、郵票等國家名片怎麼由他設計?

天安門城樓第一幅畫像是他畫的?

天安門城樓上第一幅毛澤東畫

01

1949年1月14日,當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拒絕投降後,人民解放軍對天津發起總攻,15日全殲國民黨守軍13萬餘人,活擒陳長捷,解放華北第二大城市天津。

隨後孤守北平的傅作義部25萬人完全陷入絕境。為了保護這座馳名世界的文化古城免遭戰爭破壞,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力爭以和平方式解放北平。

經過解放軍和中共北平地下黨組織的耐心工作以及北平開明人士的督促,傅作義終於接受解放軍提出的解放軍提出的和平條件。

有一部社會反響強烈的黨史專著《苦難輝煌》,在最後一章《狂飆歌》中寫到:“20世紀在世界東方,最激動人心的話題莫過於救國與革命。這個世紀狂飆突進。沒有哪個世紀像這個世紀戰爭與革命風起雲湧,金石摻瓦礫大浪淘沙。沒有哪個世紀像這個世紀以如此多的精神財富砥柱於奔騰不息的歷史長河中流。”

02

1949年10月1日,天安門煥然一新,盛況空前。這天下午,北京30萬軍民在天門廣場隆重地舉行開國大典。

天安門城樓第一幅畫像是他畫的?

開國大典

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地宣告:“同志們,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於本日成立了。”他按動電鈕,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人民解放軍儀仗隊邁著威武雄壯的步伐通過天安門前。

群眾遊行隊伍高舉紅旗,凝望著毛澤東主席和懸掛在天安門城樓正中的毛澤東主席的巨幅畫像,縱情地歡慶人民當家做主的共和國的誕生。

走在群眾遊行隊伍裡頭,青年畫家周令釗和新婚不久的妻子陳若菊更是異常激動。他倆為自己能親自見證新中國誕生這個有史以來最莊嚴偉大的時刻而熱血沸騰,激動不已。

03

為開國典禮繪製天安門城樓上懸掛的第一幅毛澤東畫像,這是多麼神聖而光榮的重任啊!為何會選擇周令釗這麼一位北平藝專的一名講師呢?當時年僅30歲的周令釗從事的是實用美術教學,在當時的中國畫壇並沒有多的名氣。

面對群眾和記者的提問,周令釗坦然地回答道:“其實,我也沒有什麼過人之處,是機緣吧!”

機緣?僅僅是機緣這麼簡單嗎?俗話說:“機遇只垂青那些有準備的頭腦。”除了機緣,更主要的還是因為他的長期準備、實力和經驗,他那顆經受過大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洗禮而溶鑄出的對共產黨和新中國無比嚮往和熱愛的赤子之心。

04

周令釗是一位德才兼備的人才,早在1939年,他就參加了南路前線工作隊,他還繪製過孫中山先生的畫像。

1948年北平解放前夕,他積極地創作歡迎解放軍的宣傳木刻畫,熱情洋溢、不知疲倦地帶領學生們上街畫宣傳畫、寫標語,這些行為早被北平藝專地下黨組織的負責人看在眼裡。

另外,院長徐悲鴻平日就很賞識周令釗的才幹和人品,當從田漢口中得知周令釗早就是三廳和演劇隊的舞美高手時,更是高看他一眼,什麼事都交給他辦才放心。

北平剛解放時,許多國家級重要會議都在 北平藝專禮堂舉行,藝專黨組織和院長徐悲鴻總是將佈置會場的任務交給周令釗,一些重要的宣傳活動,也點名讓周令釗承辦。

1949年4月13日,國共代表在北平六國飯店舉行正式談判。事前,北平美專接到了佈置會場的任務,藝專領導自然又將這個任務交給了周令釗。

天安門城樓第一幅畫像是他畫的?

國共代表談判時照片

他用主辦方提供的一張毛澤東主席在延安時期的照片為藍本,創作了第二幅毛主席畫像。

會談結束後,主辦者高興地告訴周令釗:“中央領導說會場佈置得好,尤其是毛主席像畫得好,都很滿意。”有記者稱:“也許正是因為有了這次的上佳表現,為天安門城樓畫毛主席像的光榮任務便非他莫屬了。”

05

1949年9月中旬的一個清晨,周令釗和妻子陳若菊正準備去給師專實用美術系的學生講課,這時學校的黨委書記江豐來了,他對周令釗說:“開國大典籌備處的領導點名要你為天安門城樓畫一幅毛主席畫像,這時一項非常重要而且光榮的緊急任務,校黨委相信你會出色的完成。”

沒有推辭,沒有激動,周令釗愉快地接受了黨組織交給的任務,他隨即十分謹慎、細緻地投入構思和繪製當中。

那時候物質匱乏,畫家也沒有什麼特殊待遇。為了搶時間,他們隨身帶著幾個饅頭、一壺水,渴了,就喝口水,餓了,就吃個饅頭。

9月30日,畫像終於要完成了。這天,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時任北平市市長兼開國大典籌委會副主席聶榮臻登上天安門城樓來看畫像。

天安門城樓第一幅畫像是他畫的?

聶榮臻

隔著老遠,聶帥就發出了讚歎:“蠻像的,可以!”走到近處,聶帥發覺主席畫像的衣領是開著的。這位一向以嚴謹的軍容風紀著稱的無產階級軍事家、政治家認為開國大典是個莊重的日子,當即叮囑周令釗要把主席的風紀扣扣好。

周令釗立即攀上腳手架,進行修改。又一次仔細檢查後,他長長的舒了一口氣,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回到家裡,倒頭便睡。然而,就在他睡得正酣時,突然響起了啪啪啪的敲門聲。

原來9月30日夜晚,畫像被提前掛在城樓正中央。這天晚上週恩來總理來到天安門審查,一眼就發現了問題:畫下有一行毛澤東主席的手寫體字:“為人民服務。”周恩來總理著了急,這行毛主席的手寫體置在畫像上不合適啊!當即吩咐說:“主席畫像上不要寫字。”

天安門城樓第一幅畫像是他畫的?

周恩來

在場的領導聽後,馬上叫人喊來周令釗和陳若菊。但現場腳手架早已拆掉,又沒有升降機,門洞有五六米高,一個梯子夠不著,只好把兩個梯子接起來,周令釗爬上去,梯子發軟,不停地晃動著。

周令釗硬挺著,非常吃力地與妻子陳若菊一道揮動刷子,一上一下,一左一右,抹掉白邊黑字,塗成中山裝的顏色,又加上了一顆釦子,終於看上去天衣無縫了。

等到忙完,天已經發亮了,一輪火紅的太陽冉冉從東方升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