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網絡低俗語言 倡導文明用語

抵制網絡低俗語言 倡導文明用語


2017年05月0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其中提到“發展壯大網上輿論陣地。遵循網絡傳播規律,強化互聯網思維,加快網絡媒體發展。加強重點新聞網站和政府網站建設。加強移動互聯網建設和生態治理。強化網站主體責任,健全網站分級分層管理體制。加強教育引導,進一步提升網民網絡文明素養。將新聞網站採編人員納入新聞記者證制度統一管理,納入新聞採編人員職業資格制度,健全職稱評價體系。統籌推進網絡輿論引導、網絡文化建設、網絡文明傳播、網絡公益活動,增亮網絡底色、激發網絡正氣。”

網絡低俗語言違反語言規範,汙染社會環境,損害公序良俗,誤導廣大受眾,遏制網絡低俗語言向社會蔓延的趨勢,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我們向新聞媒體和網站倡議:抵制網絡低俗語言,倡導文明用語,營造積極、健康的輿論環境和社會文化氛圍。

抵制網絡低俗語言 倡導文明用語


一、增強責任意識,

自覺使用規範文明用語

抵制網絡低俗語言 倡導文明用語

新聞媒體和網站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黨和國家大局服務,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傳遞社會正能量;始終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格調,報道和言論客觀、理性、文明、乾淨,做到有質量、有品位、有擔當;努力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倡導準確、鮮明、生動的文風,注意維護祖國語言的純潔性。

二、增強底線意識,

堅決抵制網絡低俗語言

抵制網絡低俗語言 倡導文明用語

✄新聞媒體和網站要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嚴守社會主義倫理道德底線,全面準確認識新聞價值,準確把握通俗與低俗的本質區別,堅決抵制粗鄙惡俗語言和格調低下詞彙,絕不為追求利潤喪失原則立場,絕不以低俗取悅受眾,絕不迎合獵奇和不健康心理,絕不用色情和粗俗語句報道新聞。

三、增強導向意識,

積極主動引領公眾輿論

抵制網絡低俗語言 倡導文明用語

新聞媒體和網站既要滿腔熱情為受眾服務,又要切實肩負起引領公眾輿論的主體責任。大力宣傳文明、規範用語的重要意義,深入分析網絡低俗語言氾濫的社會危害,積極推薦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主流價值、反映時代特徵、符合語言規範的網絡詞彙,引導公眾自覺維護良好的輿論氛圍,推動全社會共建、共享網絡文明。

四、增強陣地意識,

建設高素質的新聞隊伍

抵制網絡低俗語言 倡導文明用語

✄新聞媒體和網站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全面瞭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熟練掌握祖國語言文字,增強弘揚真善美、鞭撻假惡醜的能力和本領;明確主體責任,健全工作制度,加強新聞報道、評論審核把關,做好跟帖、論壇、貼吧、微博、微信等網上互動環節管理,不為格調低下、內容粗鄙的網絡低俗語言提供傳播渠道。

抵制網絡低俗語言 倡導文明用語

抵制網絡低俗語言 倡導文明用語

▽▽

新聞媒體和網站擔負著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輿論、弘揚正氣、凝聚人心的重要使命。讓我們同心協力,共同抵制網絡低俗語言,倡導規範文明用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


*內容源自中國文明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