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正氣|區紀委通報6個教育系統清風正氣典型事例,看看都有哪些?

清风正气|区纪委通报6个教育系统清风正气典型事例,看看都有哪些?

近日,區紀委通報6個教育系統清風正氣典型事例。

清風正氣典型事例

01

福建省特級教師賴春榮弘揚黃牛精神,紮根一線潛心治學。

日前,福建省新一批特級教師名單出爐,全省共196名,永定二中歷史教師賴春榮榜上有名。賴春榮從教28年,始終紮根在教學一線,甘之若飴,無怨無悔。在教學教研中,賴春榮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形成了自己的獨有的教學風格,講解風趣幽默,引導學生生活中“以史為鑑”,以生動歷史塑造學生人格素養。2003-2017年,賴春榮積極參與省市區多個課題研究,她勤於治學的態度獲得課題專家組的高度評價。作為福建省中學歷史學科教學帶頭人、龍巖市第一批“千名名師”、龍巖市初中歷史賴春榮名師工作室領銜人,賴春榮用心指導培養青年教師,她藉助組織送教下鄉、送教送培等活動和QQ、微信等網絡平臺開展系列活動,成員們都成長為學校和縣市的名師和教學骨幹,多人次發表了CN級論文。賴春榮以黃牛精神,在教育事業上耕耘出了一片沃野良田。

02

實驗小學校長鄭壽林不徇私利,對請託說情敢於說“不”。

鄭壽林膚色黝黑,在鄉鎮學校任教多年,是不少人眼中的“鐵面”校長。在任仙師中心小學校長期間,學校食堂每天中午約500人就餐,大量物資供應需求讓一些親戚朋友覺得商機難得,鄭壽林沒有因為抹不開“面子”就徇私利,做“順水人情”,他耐心、熱情地和對方“拉起家常”,藉機會說明利害關係,堅持公正辦事,最終通過招投標選定食堂物資供應商。對待上門的“土特產”,鄭壽林有一套方法,對普通禮品,就用等價物品回送,既留了情面,又表明態度;對貴重禮品,或是當場拒絕,或是第二天託人如數送回。一來二去,親友們都知道他的性格,只得打消“走後門“念頭。在任實驗小學校長時,招生期間一些親友通過“情感”書信、攀親戚、送禮品、託人傳話等形式“打招呼”、“走後門”,都被他一概拒絕,“陽光”應對,他還特意邀請親友代表現場觀摩“陽光招生”報名、招錄、分班全過程,引導請託人到符合條件的學校報名。“多一點規矩,少一點私情,才能真正做到教育公平。”鄭壽林說。

03

古竹中學校長廖文海以校為家,紮根山區築金校。

2018年中考,古竹中學37位學生達到永定一中錄取分數線,中考平均分在全區中學名列前茅。曾經的“黃泥中學”變成了“黃金中學”,當地學生家長紛紛點贊。2002年,廖文海調任古竹中學歷任副校長、校長,16年來,廖文海紮根古竹山區,常年住校,以校為家,為便於工作,他將兒子從實驗小學轉入古竹小學就讀。廖文海認為,優良的教學氛圍和美麗的校園環境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曾經的古竹中學晴天塵土,雨天泥巴,被師生們戲稱為“黃泥中學”。為了給學生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廖文海四處奔走,聯絡鄉賢,在當地黨委政府支持下,爭取社會捐贈資金1100萬元用於學校校舍改擴建和塑膠運動場建設……校園面貌煥然一新,老師們也安居樂教。廖文海悉心打造三支過硬教學團隊,實行循環教學,教學質量穩步提升,不少流向外地就讀的生源返回古竹。2016年該校被評為“龍巖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2018年,有22年黨齡的廖文海再挑重擔,兼任古竹中心小學校長,創永定區中學、小學校長“一肩挑”先河,為嘗試中小學教學銜接,他還主動擔任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如今的他,更加忙碌在古竹的校園。

04

實驗小學副校長兼數學教師曾秀珍默默奉獻,攻於學術。

曾秀珍20年來在摯愛的教育崗位上默默奉獻,潛心育人。2003年5月,曾秀珍婆婆患腎衰竭,丈夫是獨子在鄉鎮上班,她一人挑起照顧家庭重擔,每天5點多起床,忙碌在學校和醫院之間,在婆婆住院的一年多里,沒有落下一節課。2016年,曾秀珍因長期患有甲亢合併患甲狀腺結節,需要立即手術,可心懷學生的她直到寒假前兩週才辦理住院手續。手術前,白天她仍然堅持到校教學,晚上則在病房備課,手術前一天仍堅守崗位。10歲的兒子常常抱怨:我的媽媽天天在學校。曾秀珍樂於施教,她耐心幫助問題學生戒除網癮,對困難學生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二十年來,曾秀珍攻於學術,所帶班級數學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她多次在省、市、區優質課評選活動和專業技能競賽中獲得榮譽,2017年執教的微課獲全國三等獎、2018年執教的課獲全省一等獎,12篇論文在CN級刊物上發表。學生們在作文中寫到:“聽曾老師的數學課是一種享受!”

05

永定一中高三教師林慶增“三尺講臺”勇挑重擔。

在永定一中2018屆高三(1)班,同學們稱呼班主任林慶增老師為“小增增”,親切的稱呼讓緊張的高考季有了一絲輕鬆的氛圍。高三(1)班是文科實驗班,班主任教學任務重、壓力大,擔子很重。這時,有著 15年黨齡的高三年段長林慶增老師,在已承擔2個班的語文教學任務情況下,主動挑起了高三年段長的重擔。“班上55個學生,那可是55個家庭的希望呀!”身兼多職的林老師暗暗下定決心,他給自己定下規矩:55個學生,兩個月內找每個學生談話一次,家訪20個學生,儘快掌握學生情況。從此,每天總能看到他與學生促膝談心、巡查年級的背影。最早到學校的是他,離開最晚的也是他,“遲”和“早”就是他在學校的剪影。憑著責任和擔當,加上一顆愛生如子的心,許多學生與他打成一片,主動找他傾訴,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在學生心中,林老師既是誨人不倦的恩師,更是親密無間的兄長,“小增增”也就成了學生延續學長們對他的傳統“尊稱”。在林慶增的用心付出下,高三(1)班高考成績令人矚目:文科600分以上10人,本科上線率100%,本一上線率61.5%,還誕生龍巖市文科第一名。

06

虎崗中學教師賴建輝二十餘載擔當教學重任,不慕名利默默耕耘。

賴建輝在虎崗中學身兼多職,他是生活組組長、班主任、英語科任老師和總務處主任。從1996年畢業至今22個年頭,他當了21年班主任,始終兼任兩個班的英語教學,有時還是三個班,從未間斷。2013年,賴建輝接任總務處主任後,更是忙上加忙。面對繁重的教學任務和紛雜的學校事務,賴建輝沒有抱怨,反而更加用心對待每一個學生、細心辦理每一項後勤事務,經常是剛走下講臺,又投入食堂管理、後勤事務,學生們常看到賴老師親自更換電燈、維修課桌椅,班上低保戶學生家庭困難,他墊付了4000餘元的生活費用,學生生病就在醫院親自守護.......在賴建輝看來,學生的事無小事,對個人榮譽卻並不在意,曾經三次在校行政會議上主動把評先評優機會讓出來,他的心全部傾注在了教學工作上。

通報強調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教育不僅關乎個體發展,家庭幸福,更關乎國家強盛,民族復興。

一個個優秀典型事例是一大批優秀群體的縮影,從通報的教育系統清風正氣典型事例來看,全區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堅守師德操守,勇挑教學重擔,敢於擔當付出,在教育事業中弘揚清風正氣。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清正廉明、樂於奉獻是教師育人的品德基礎,教育系統各級黨組織要落細落實市委2號文件精神,持續抓好思想教育和師德師風建設,努力打造適應教育發展的清風正氣。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要嚴守師德“底線”和紀律“紅線”,在工作、生活中做到為人師表,廉潔從教,爭做“四有教師”,自覺抵制不良習氣侵蝕,成為淨化社會風氣的帶頭人,真正成為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積極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努力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讓廣大教師享有應有的社會聲望,繼續在教書育人崗位上作出更大的貢獻。

清风正气|区纪委通报6个教育系统清风正气典型事例,看看都有哪些?

編輯:賴福香 主編:沈盛斌 監製:盧海強

清风正气|区纪委通报6个教育系统清风正气典型事例,看看都有哪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