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本繪本你就知道,突破「自我設限」最需要的不是勇氣,而是

這兩年,突破“自我設限”,走出“舒適圈”,成為熱門話題,引得許多人心搖神蕩、躍躍欲試。但絕大多數人要麼三分鐘熱血,很快不了了之;要麼不得其法,又退回並不舒適的“舒適圈”。

這是因為什麼呢?這些人缺的是勇氣嗎?是不是想要突破“自我設限”,就要積聚超凡的勇氣?不是,有比勇氣更重要的東西。

英國繪本作家布里塔·特肯卓普創作了一本繪本——《紅牆外面有什麼?》,揭示了突破“自我設限”最需要的心理品質。

看了這本繪本你就知道,突破“自我設限”最需要的不是勇氣,而是

01 這本書講了什麼故事

小老鼠住的村子外面,有一片又高又大的紅色牆壁,一眼望不到盡頭。誰也不知道大紅牆從哪裡開始、到哪裡結束,因為,從來沒有人關心這些問題。

但小老鼠很好奇:“大紅牆外面到底有什麼東西呢?”他去問膽小的貓咪、衰老的大熊、笑眯眯的狐狸、憂愁的獅子,他們都不知道紅牆外面有什麼,也不關心紅牆外面有什麼。

有一天,一隻美麗的小鳥從大紅牆上飛下來,小老鼠請求它帶自己飛出紅牆看看外面的世界。小鳥同意了,於是,小老鼠坐在鳥背上看到了外面多姿多彩的世界。

小鳥告訴老鼠:“我們一生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高牆,有些是別人建立的,有些是自己築起來……但是隻要你敞開心胸,哪些高牆便會慢慢地消失,你就會看見許多做夢也想不到的美好事物。

看了這本繪本你就知道,突破“自我設限”最需要的不是勇氣,而是

“我要趕會去告訴我的朋友們。”小老鼠興奮地說。可是當小老鼠回到村子,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大紅牆竟然不見了。小老鼠似乎明白了什麼,它鼓勵朋友們也走出紅牆,大家猶猶豫豫地走出了紅牆,唯有憂愁的獅子還留在原地。

最後,獅子也來到了牆外。

02 讓我們來深入地討論這個故事

這是一個充滿隱喻的故事,再配上作者布里塔花心思設計的圖畫,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組成了這一本內涵豐富、寓意深刻,越讀越有趣的繪本。

先來說說封面設計。封套上畫的是一片高高的大紅牆,紅牆上坐著一隻目視前方的小老鼠,紅牆下有獅子、大熊、狐狸、貓咪4個動物仰著脖子看著小老鼠。

掀開封套,就像推開(打開)紅牆,我們看到一片五彩斑斕的世界。

看了這本繪本你就知道,突破“自我設限”最需要的不是勇氣,而是

接下來是環襯,環襯是藍色的,很奇怪,一般環襯顏色會與故事內容有關聯,這個藍色與什麼有關呢?別急,我們後面說。

看了這本繪本你就知道,突破“自我設限”最需要的不是勇氣,而是

第一頁圖畫,以灰色調為主,讓人感受到紅牆內十分單調、冷清又安靜。只有小老鼠站在地中央望著紅牆,其餘動物都畏首畏尾,看不見全貌。

看了這本繪本你就知道,突破“自我設限”最需要的不是勇氣,而是

接著小老鼠去問每一個朋友:“紅牆外有什麼?”大家都不知道,也不關心。此處是隱喻的重頭戲——每一種動物都代表著一種情緒,這些情緒阻礙人發展自己的好奇心。

貓咪代表膽小,當一個人害怕未知時,自然不會對未知流露出興趣;大熊代表淡漠,失去活力;狐狸代表

“知足常樂”,它懶得探索未知;獅子代表憂愁,這種蔓延性的情緒,壓得他放棄了好奇心。

有一天,機會來了!一隻藍色的小鳥從紅牆上飛下來。這種藍色與環襯上的藍色一樣,原來環襯上的藍色揭示出小鳥是整個故事中的重要角色。

看了這本繪本你就知道,突破“自我設限”最需要的不是勇氣,而是

小老鼠坐在鳥背上看到了不同於紅牆內灰突突的景色——紅的樹、黃的花、紫的蝴蝶,總之,是一個色彩鮮豔的世界。

這時藍鳥,像《小王子》裡的“狐狸導師”一樣,道出了一個真理:人一生中會遇到許多高牆,有些是別人建立的,有些是自己建立的……,但是,只要你敞開心胸,那些高牆便會慢慢消失。

故事看到這裡,你是否已經清楚:想要打破“自我設限”需要什麼?不是力量,誰都比小老鼠有力量;可能是勇氣,畢竟,坐上鳥背離開紅牆的確需要那麼點勇氣,但最重要的是好奇心!

03 為什麼保有好奇心最能突破“自我設限”?

好奇心是小老鼠能夠走出紅牆最重要的動力——是好奇心鼓舞著小老鼠一直探尋到真相。同時,很明顯,恐懼、憂愁、膽小、失去活力、甘願放棄、知足常樂這些情緒和特質都是阻礙人打破侷限,達到更高層次的“罪魁禍首”。

看了這本繪本你就知道,突破“自我設限”最需要的不是勇氣,而是

看到這裡你也許會問:“這是給孩子看的繪本,還是給大人看的繪本?”真不必糾結這個問題。繪本、童話、寓言,蘊含的人生哲理,我們不也是長大了才懂的嗎?

也許,童年時在繪本里得到的隱隱約約的激勵,模模糊糊的希望,才是長大後,能夠突破“自我設限”,不斷進取最重要的動力源泉。

小時候誰都有好奇心,長大了好奇心就少了。我們為什麼越長大越失去好奇心呢?答案可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更多地體會到恐懼、憂愁的情緒,形成了膽小、沒活力,還自詡為“知足常樂”的性格。

藍色小鳥也說了啊,只要你敞開心胸,那些高牆便會慢慢地消失。這個“敞開心胸”指的應該是放棄恐懼、拋開憂愁。

看了這本繪本你就知道,突破“自我設限”最需要的不是勇氣,而是

當小老鼠迫不及待地要同夥伴們分享紅牆外的世界時,他驚訝地發現,紅牆竟然根本不存在!小老鼠更明白了“紅牆”的象徵意義。

故事的結局是動物們一一走出了紅牆。這個走出去的過程被作者處理為:每個動物露在紅牆外的身體是彩色的,還留在紅牆內的身體依然是灰色的。

看了這本繪本你就知道,突破“自我設限”最需要的不是勇氣,而是

看到這裡,我的寶寶問我:“媽媽,為什麼獅子不出來呢?”我一下子答不出,為什麼憂愁的獅子不走出紅牆。但我想到,這就是他的好奇心啊,我得保護啊,於是,我問他:“你覺得獅子為什麼不出來?”他說:“獅子太難過了,想要自己呆一會。”

說得太好了!憂愁這個情緒,不是一時半會能夠消化的,獅子的確需要獨自呆一會兒。好在最後他勇敢地走出來了。

04 關於作者和譯者

作者布里塔·特肯卓普,至今已創作了80多本書,作品被譯成20多種不同的語言。其中有些書被英國政府選為必讀讀物,他還曾獲得過全球優秀插畫獎。

譯者方素珍,可能每個給孩子選過繪本、讀過繪本的媽媽,對這個名字都不會陌生。她是臺灣兒童文學作家,長期從事童詩、童話及繪本故事創作、翻譯工作。因為她多年來致力於兒童閱讀推廣工作,被讀者親切地稱為“花婆婆”——撒播閱讀種子的花婆婆。

看了這本繪本你就知道,突破“自我設限”最需要的不是勇氣,而是

最後,我們還是回到這個故事上來,用作者布里塔·特肯卓普的話做個結尾,這畢竟是他的心血之作,又如此優秀,所以他的深刻感悟十分值得我們看一看。

提起《紅牆外面有什麼?》,布里塔說:“當我們抱著好奇心而不是恐懼的心,去探索自己和世界的時候,探索將沒有侷限。”


梵高的二維星空:有書領讀達人,二級心理諮詢師,一直藉著育兒的幌子育己,願我們都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