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障礙的時候,要自我檢查,自我反省,找到問題的根源

淨界法師

你這兩個資糧有了,就有資格來看看往後怎麼走。

三、安心止觀,定愛慧策;四、次第遍破三惑;五、識次第,三觀為通,見思、塵沙、無明為塞,傳傳檢校,是塞令通;六、調適三十七道品,是菩薩寶炬陀羅尼,入三解脫門,證中無漏;七、用前藏通法門,助開實相;八、善知信、住、行、向、地、等、妙七位差別,終不謂我叨極上聖。

這個地方三到八,這是一個過程。

這過程第一個,安心止觀,定愛慧策。當我們有了正知見跟菩提心以後,當然第一個,菩薩道都是由內而外的,沒有人說你一開始就走出去想幹什麼,先調整自己的心態,當然你要先面對自己的顛倒妄想,就修止觀。修止觀一開始都先修止,先修定,在寂靜當中再去修觀慧。

但是修禪定的時候要注意“定愛慧策”,因為寂靜會有種快樂的感受。你一個人很躁動,你的內心會有很大的壓力跟負擔,因為你這個不隨順法性,那麼你心靜下來的時候會產生貪愛,這個時候你要用空性的智慧來調伏自己。這個禪定的寂靜也是虛妄,也是遍計執,躁動相是執著,寂靜相它也是執著。所以你看大乘佛法,“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它遠離兩邊。當然他也可以用菩提心來策發自己,用空性的智慧來策發自己。

總而言之,你在修禪定的時候不能產生貪愛。

四、次第遍破三惑,以空觀破見思,以假觀破塵沙,以中觀破無明。當然它前面的空觀破見思,它斷惑而不取證,這個我們前面說過了。

第五、你要知道修學次第。三觀是通達的,見思、塵沙、無明是閉塞的,你要“傳傳檢校,是塞令通”。什麼叫傳傳檢校呢?我們前面說過,你一開始走路就要有正見,有願力。如果你覺得你很長的時間都沒有辦法突破,這個時候你要靜下心來,先不要往前走了,到底你問題出在哪裡?為什麼這個障礙、這個妄想,我老是過不去,是哪裡出了問題?是我的禪定跟智慧的不均等,或者空觀跟假觀的不平衡,太空性、太沉悶了,或者太躁動了,太攀緣了?你一定要傳傳檢校。你在每一個階位有障礙的時候,都要自我檢查,自我反省,找到問題的根源,到底是什麼情況,讓你閉塞不通。

第六、調適三十七道品,是菩薩寶炬陀羅尼,入三解脫門,證得中道的無漏。我們前面說過,大乘菩薩修行在前半段的時候,是共聲聞學的,他還是要把聲聞法的三十七道品——聲聞的戒、定、慧拿來當作菩薩的一種光明,用以破除黑暗,使令成就三解脫門——空、無相、無願,對三界的果報不生愛著。前面的識次第,傳傳檢校是瞭解問題所在,這個地方的調適道品是實際地去解決問題,用三十七道品來解決你的前面的障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