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乡居」,土地里的浪漫理想

在腾冲新乐村,种地是不容置疑的,像许多村庄一样,祖祖辈辈把时间无怨无悔的放在土地上。大家都说:

不种地,做什么呢?

土地是好的。在地里种下水稻,就有米吃;种了菜,饭桌上四季都新鲜。种一点,就有一点的收获,就有一点的欢喜。田地里的颜色就这么在春耕夏长秋收冬藏里来回变换了600多年。

小镇「乡居」,土地里的浪漫理想

春天,绿的是小麦,黄灿灿的是油菜。夏天水稻急匆匆生长,是油画里的绿。秋天,遍地成熟,遍地金黄。冬天小麦嫩绿,油菜鲜嫩,本就不冷的腾冲冬季,春天已提前到场。

不仅仅是远离土地的人才会被田野里的大片色泽打动,欢呼着美丽,向往着归园田居。耕种的人,对土地里的事物,有更深沉的爱。

小镇「乡居」,土地里的浪漫理想

小镇「乡居」,土地里的浪漫理想

实际上,或许不同于都市人对于种地的浪漫想象——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任何在土地上劳作的人,都知劳作之辛。土地对他们来说,不是田园理想,是生存之道。几百年来,他们洞悉了土地的全部秘密,珍惜而敬畏。

小镇「乡居」,土地里的浪漫理想

这里是极边之城的小村,贫瘠曾烙下它的印记。土地是唯一的凭借。历史上距离我们最近的灾荒年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吃油菜杆做成的粑粑,吃发霉的碎饵丝,吃光了山上的野菜。那样的年岁,一顿大米饭就是幸福。土地所能给予的,在这代人的记忆里,尤其深刻——土地就是命。

土地是命根子。只要有地,就要种。哪怕只是一小块,也要认真对待。背脊在耕作中弯曲,汗水肥沃了泥土。我们理解这种珍惜。但乡村真正神奇的地方在于,每一个人都无师自通的掌握着耕作的秘密,他们有通向土地的凭证。

小镇「乡居」,土地里的浪漫理想

小镇「乡居」,土地里的浪漫理想

“立秋之后,菜地里就什么都能种了,青菜,大白菜都行。过年前的那两个月,地里熟的菜最多。春天也还可以。夏天就不大行了,雨水多,长不好,但也能长。清明、谷雨的时候,开始种水稻,水稻收了,种小麦或者油菜。一年最忙是中秋前后。”

到现在,在北海乡,还能见到墙上用粉笔写的“收粮告示”,每年收成后,把一部分谷子卖给粮站。像从父辈开始就把谷子卖给粮站一样,不管种菜还是种水稻,用的方法都和父辈一样。

完全由经验而来,由儿时双眼看到的记忆而来。

小镇「乡居」,土地里的浪漫理想

关于乡村的想象,可以在这里得到完全的证实:耕牛走,白鹭飞,大片田野,涓涓溪流,村庄隐约其中,炊烟袅袅。世外桃源般的画面,全是乡愁的韵味。

这样的田园风光与农耕传统,是我们在小镇的建设中,始终珍视的部分。不失去和土地的联系——是我们认知的乡村基础,也是乡村建设中的最大命题。

让田园理想成为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共同理想,寻回对土地的珍惜与敬畏,不辜负任何一寸土地,才是负责任的乡建。

小镇「乡居」,土地里的浪漫理想

玛御谷温泉小镇的建设中,用75%的土地保存原生态的自然风貌景观,用25%的土地建房子——这是对于「负责任的乡建」所做的尝试。山还是山,水就是水,田地便是田地,就连建的房子,也是对当地建筑文化的恢复和延伸。

但田园真正的美,不止双眼所见。对玛御谷温泉小镇来说,也许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让热爱乡村的人真正「融入」乡村,让本地居民仍旧以田园生活为乐。

小镇「乡居」,土地里的浪漫理想

梯田广场、亲子农场、柴米多市集、蓝莓庄园、悦椿稻田酒店。这是玛御谷给出的答案——想进入乡村,先要读懂乡村,对乡村生活熟稔于心。尽最大限度保存田地,保存田地上的劳作——延续600多年的农耕文化。本地居民给予乡村生活的范式,新居民观看,熟知,体验,最终融入。

小镇「乡居」,土地里的浪漫理想

小镇「乡居」,土地里的浪漫理想

和土地任何程度的联系,都在此建立。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也是玛御谷的理想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