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作战中,指挥官使用诱敌深入的战术,需要几个小兵故意送死,这时候如何跟小兵沟通呢?

邵兴旺


战事频发的古代,因战况需要,指挥官常常需要派一小部分人马到前方佯攻,假装战败后撤退,诱敌深入,然后埋伏好的大部队将敌军一举歼灭。

而被派去诱敌的人战死的可能性很大,这时候指挥官如何跟这些被派去诱敌的小兵沟通呢?

1、军事宣传只报喜,基层官兵争先冲锋立功

在战争中,己方宣传多是公布自己胜利的消息,经常报喜不报忧。

对于基层官兵而言,他们听到的都是自己部队取得胜利,形势一片大好。

包括国民党撤到台湾,直到现在,他们中许多人仍信奉“歼敌一亿,转进台北”,觉得他们没有败的很惨。

严格管理的军队,指挥官不需要跟派往前线诱敌的官兵沟通,只需下达命令。

小兵基本是不可能知道自己是去送死的,更多会认为自己要立功、升官,从而争先冲锋陷阵、奋勇前冲。

2、军令如山倒, 逃兵必死迫使官兵不敢后退

在军队里,服从是天职,命令层层传达下来,只需执行,没有商量的余地。

咸丰时一次进攻战役中,僧格林沁发现对李开芳强攻难以取胜,就决定派兵诱敌。

于是部署军队兵分三路,一路人马埋伏,另一路人马抄后路,第三路人马去诱敌。

第三路人马强攻,然后被反击,伤亡惨重后兵败,达到了诱敌的效果。

僧格林沁取得最终胜利。

这其中的第三路诱敌的官兵在接到命令后,只能是无条件服从,并全力以赴去完成任务。

军事著作《纪效新书》中讲军法的精神在于“集体负责”,即连坐,一对和一哨的官兵要互相保证在作战中勇往直前。

一人退却一人斩首,全队退却队长斩首,队长殉职全队退却全队斩首。古代纪律严明的军队中明确规定:“不死于阵前,必死于军法”。

每支军队后面都有处决队跟在后面,后退者死。

这种形势下,官兵们向前冲杀尚有一线生机,就是送死起码能给家里换点钱,但是后退被处决掉啥也捞不着。

所以,军令下达,誓死执行,毫无商量的余地,也就谈不上需要跟基层官兵沟通的问题了。

3、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古代战争中,不论哪个朝代,首冲者都会有非常丰厚的赏赐。

虽说再多的钱也不能换回来命,但如果家中有病人正在躺在床上等钱救命,那么这笔钱换他的命,他绝对是愿意的。

因此,很多士兵冲锋陷阵就是为了得到高额的封赏,给予家人。

还有一些士兵服从命令冲在前面,是为了建功立业,证明自己,如果成功,不仅封官领赏,还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对于这些求赏心切的官兵而言,指挥官下达命令后,他们生怕别人争了头功,早如离弦之箭奔向前方,根本也是不需要沟通的。

古代战场上,指挥官下令,不论基层官兵是自愿还是被迫,除了服从并且拼尽全力执行命令外,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成千上万官兵的生命才能成就一名在战场上运筹帷幄的将领。小兵在战争中是没有话语权的。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不用说古代史,就说现代史,《集结号》大家都看到了,连长谷子地就被团长骗了,他不是诱敌深入而是打阻击,出于战略考虑,上级很少将真实意图告诉下属,军事行动中别提什么知情权,被剥夺了,只要照上级安排忠实执行就行,所谓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又称慈不带兵。

抗日战争中,蒋介石为了缓解正面战场的压力,电令八路军诱敌深入,彭德怀发动了百团大战,极大的减轻了正面战场,迫使日军将打击重心放在华北,蒋介石没有告诉八路军其真实的战略意图,但不能怪老蒋不厚道,一切都是为了抗日,后来八路军打的很艰苦,一个连只有十几支步枪,一支枪配三发子弹,没有枪的只有用棍子和日本兵拼命,如此艰难,八路军还把日本兵打投降了,是二战中的奇迹。


大清完颜丹


前苏联元帅巴格拉米扬在其回忆录里说,甚辅战役中,西南方面军司令部突围时,司令员命令他带部分部队开辟突破口。当他打开缺口后,才发现司令部主力向另一个方向开走了。他突围了,司令部被消灭了。后来他才知道,自己本来是诱饵。但诱饵突围了,司令部却没有突围。 这就是战争中的不可控的情况。


乘风


《史记》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春秋战国有个叫公仪休的人,在鲁国当宰相,当大官后回家,看菜地里种着菜,就把菜拔掉了,看老婆织布,就把织机毁了。为什么?他的道理是,我当了官,政府给我俸禄,就不应做这些事。种菜织布拿到市场上卖,我的东西卖出去了,可能别的老百姓就卖不出去。这就是与民争利。在一个社会组织里,各安其位,各司其职,组织运行才能有条不紊。所以,当将军的要有将军样儿,当兵的就得有兵样儿。

(公孙休:拔葵去织)

当将军首要的能力是“通天文,识地理,知奇门,晓阴阳,看阵图,明兵势”,带领全军取得战争胜利。所谓一将无能,累及三军。中国历史上不止一次出现过这样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战例。

对于将军排兵布阵,领兵作战,《孙子兵法》中也有记载。原文如下:

孙子兵法曰: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将军治军,要使士兵“无知,无识,不得虑”。为什么呢?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如果士兵都开始思考作战大计了,在军营每天都在讨论战争该怎么打,必然会动摇军心。军队是人类社会中最讲究秩序的组织,要求的是绝对服从。军营里可能是最没有民主的地方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历来军法无情。

军营里的军规之严厉,会让触犯军规的人死法很难看。如连坐法,一人逃跑,全队皆斩;队长殉职,全队皆斩。杀的多了,威就立起来了。所以,古语说慈不掌兵。将领治军时,杀一成士兵,部队可以进行攻战。杀五成士兵,部队可以横行天下。在这样的铁腕下,士兵们焉敢不用命相搏?如果死在了阵前,还有抚恤金;如果是抗命不遵,直接枭首,啥都没有,还可能会连累家人。

(戚继光杀倭寇厉害,杀自己人也很凶)

有过必罚,有功必赏,这是军营的铁律。执行危险任务而未死的,往往都会叙大功,所谓的富贵险中求。戚继光治军非常严厉,动辄杀人。然而一场仗打下来,他是非常郑重地为每一位立功的将士奏报军功。立功的有赏,战死的有抚恤。所以,戚继光的士兵们纪律性强,敢战不畏死,因为他们知道戚大帅帮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将军们恩威并重,封官许诺,最后还要设置督战队。到了关键时刻,人性都是不可靠的,有死无生,让阵前的士兵彻底断了求生的念想,才能保证小兵能顺利执行必死任务。

所以,汉景帝看到了周亚夫治军,就觉得打仗有了几分胆气。曹操看到了于禁的令行禁止,就赞叹于禁是他的周亚夫。

将军们的军令一般也都很简单,如击鼓进军,鸣金收兵;进者生,退者死等。秦代之后,当兵的大多都是大字不识的农民,所谓驱农为战,他们只能听得懂这些军令。所以将领不需要跟这些士兵沟通具体的作战任务,只需要下达命令即可。

(周亚夫治军有古名将之风)

由于小兵们不可能了解战争全局,所以也不会清楚他们所领受的任务其实就是赴死之战,全无生还可能。为了哄骗这些士兵,将军有时也不得不多使一些计策,此时就显示出将军之智了。比如高仙芝带兵攻打连云堡,要翻过一座悬崖。士兵们看到峭壁深不见底,都不敢行军。高仙芝就派人假装汇报军情,说是从山那边过来斥候。士兵们一看,斥候来去自如,说明山路可以走的通,因此大军得以顺利开拔。

如果士兵们明知道是蹈死地,一般的小兵,哪儿会有这么高的觉悟?士兵当兵打仗,原也是一份工作,挣钱养家糊口。军功爵制度下,士兵们在沙场立功,是可以分到土地、财富的,谁也不想稀里糊涂就死了,人性如此。

可是,兵凶战危,打仗是要死人的。尽管将军们一再哄骗,真到了绝境时,士兵们再傻也知道了自身的处境。这个时候,士气蹉跎的部队很容易一哄而散,士气旺盛的部队反而能够置之死地而后生。项羽的破釜沉舟,韩信的背水一战,都是典型代表。所以一个优秀的将军对战局的影响是很大的,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韩信背水一战)

所以,指挥官使用诱敌深入的战术时,需要几个小兵故意送死,最有效的做法是不让士兵们知道他们在赴死,他们只是在完成一项常规的军事任务,正常出队,正常收队。

如果小兵们自己一合计,发现这是一个有去无回的任务,那不妨直言相告,“我平日待你不薄吧?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之类,然后威胁他们如果抗命不遵,会被立刻处死。

最后,告诉他们,事成之后,他们如果侥幸活着回来,就能官升三级。要是死了,抚恤金直接给到家人,并送忠烈之后的牌匾。

如果将领平时治军严厉,端庄威重,令行禁止,哪儿还需要什么沟通呢?战争打的就是气势之战,万夫用命,渴饮匈奴血,饥餐胡虏肉,豪气干云,才是快意人生。小兵们既然已在死生之地,再讨价还价,就殊为不智了。


而知而行


大部分回答都是想当然,忽视古代的实际情况。

古代士兵,很少有职业军人、大多数都是不识字、也基本没啥见识的农民或者无产者,普通士兵也基本没有享受战争红利的机会。除了个别少数,大多数都是混口饭吃而已。从内心来说,除了特殊时期,既没有荣誉感也没有责任感。所以军队管理方法基本是高压和愚弄,这也是真正战争来临的时候,容易发生营啸的原因,也是战争时期统帅经常放手士兵劫掠、屠杀的重要原因。威武文明之师,古代基本不存在的,才显得岳家军非常难得。

所以,没有必要解释、只有命令,否则就是执法队督战。


ashley


同志们,现在是党考验我们的时候了。



洪荣顺


这是个军事宣传、军事调度的问题。

先谈军事宣传

在战争中,己方基本公布是自己胜利的消息。

对于基层官兵而言,他们听到的都是胜利,形势一片大好,克期剿灭。

所以你看黄仁宇的书《黄河青山》发现,国军明明每次失败,他们怎么会觉得自己胜利。

(仔细看看很有趣)

“歼敌一亿,转进台北”就是这个意思。到今天为止,那边许多人都觉得他们失败没那么惨。可想而知严格管控的军队了。

从这一点看,小兵基本不可能知道自己送死,更多会认为自己要立功、升官。

再谈谈军事服从、调度问题

在军队里,“服从是天职”。在很多情况下,命令层层传达下来,执行就行。

咸丰说要前线有一次进攻战役;

僧格林沁发现难以对李开芳强攻,所以决定派兵诱敌出来歼灭。所以部署提督甲埋伏,提督乙负责抄后路,副总兵丁去诱敌。

(北伐)

为了保证效果,僧格林沁让他强攻,然后被反击。

然后这个副将就兵败了。也达到了诱敌成功。僧格林沁取得大胜。

欺骗敌人、欺骗自己人都是胜利的必要条件。

总结:

在部队里由于宣传的问题,士兵是不知道自己会输;在战场上,诱敌的部队也不知道自己的诱敌的。如此才能保证战争胜利,“兵者、诡道也”。

当然也有识破的。比如郏县会战,殿后的陈永福就提前跑路了,导致孙传庭惨败。


一枚明粉


虽然说当兵打战是本分,但真要说:“这次任务需要死几个人,我看你们几个平时不怎么听话或者不怎么顺眼,就你们几个去吧,你们的老婆我来疼,孩子我来打!”即使不引起兵变,这次任务十之八九也不成,即使当兵打仗,死了是本分,不死是运气!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可谁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献出生命,这样的统帅或者是将领也带不好兵,兵熊熊一个,这将熊就得熊一窝,好的统帅自然也不会这么干,不管是“故意送死”还是“刻意送死”,既然是打仗,都有意外情况发生,即使是九死一生,不还是有生还的可能不是!

但是,仅仅靠“九死一生”生还率,让小兵们去碰运气,显然不具有说服力,问题的关键士兵的获得感,这种获得感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


比如说抗日战争时期国军的敢死队,那都是没人几十块大洋的发,这都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还有家里的养老问题,敢死队员那个死了,其实死亡率极高。

家中老母国家供养,虽然电视剧里演的经常是“口惠而实不至”,实际情况很可能是基本上还过得去,谁都不是傻子,“狼来了的故事”都懂,忽悠的次数对了,谁信你?

再一个就是精神层面的,这是比现实的金钱更关键的,不管钱多好,但终究买不来命,唯一可以让一个人心甘情愿把生命风险出去的就是――大义,尤其是民族大义。

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更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死国家的生死观念,因此,并不会说明知是死地有人就会逃避,只要思想动员做得好,愿意主动赴死的人,大有人在!


历史三日谈


这种高级的军事机密,小兵是接触不到的,既然说这是诱敌部队了,必然是要骗住敌人的,那你想骗住敌人,那当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要是小兵都知道你的想法了,那么很明确你的计划,基本是要失败的。

所以我们说“谋于密室”

你们看《集结号》就是这样的不能让你知道你要去干嘛。

如果说,要明确的告诉一个人他要去送死的话。

总结出来三个字吧。一蒙、二吓、三给钱。

其中典型的就是曹操的“汝之妻我自养之”

一蒙,前期不会告诉你会是什么结果

曹操跟袁术打仗,对峙了很久眼瞅着,部队里粮食不够吃了,当时的粮官王垕,就向曹操报告。说“老大没吃的啦”。曹操告诉他“老弟,没事儿,把粮食分成小份儿的发下去。”王垕觉得这欺骗人民群众不是很好,曹操却回答“老弟放心,没问题,大胆的去办,有事儿我抗!”

这就是蒙骗,王垕一听诶既然老板说了,没问题,那就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这就是被蒙了!

这二吓和三给钱往往是在一起的

王垕按曹操的意思做之后,果然,人民群众非常生气,游行示威,说丞相是孬种。这时候曹操就找过来王垕说,“借你头一用”。王垕觉得这很委屈,很憋屈啊,明明听丞相的话,却要我死。曹操接着就说了“汝之妻我自养之,汝无虑也”。这句话就是典型的威胁加好处。不听话,是吧,你老婆孩子住在哪儿,我可是清楚的。听话,你死了有大把的抚恤金。

我们通常说的恩威并施,就是这个意思。但是你能施恩的前提是什么,就是你有足够的能力去惩罚他,他才会觉得你给的是恩。就是打一巴掌,给个枣。

只有恩,就会变成大衣哥,你有那么多钱,节给我点咋啦,就是不还!

看辛德勒的名单,里面有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这样的,一个人最大的权力,就是给予赦免的权力,因为,我能惩罚你,而不惩罚!

如果作为将军,你掌握不了生杀大权,那么最好还是不要诱敌了!


目西


沟通?你以为军令如山说着玩呢?让你干啥你干啥,送死也得去,攻城先头部队有几个生存的,难道他们不知道必死无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