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北上廣」又要再來一次了嗎?

8月下旬,北京房租大漲,新聞評論席捲而來,紛紛好奇房租暴漲背後原因,進一步想想,上漲的趨勢將延續多久?如果你認為監管約談介入了,房租上漲趨勢會放緩,那你就認真了。

1

房租上漲大勢所趨,但暴漲來勢太猛

原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炮轟”長租公寓等房屋中介依靠強大資本“跑馬圈地”哄搶房源炒房租,於是房租問題進入大眾視野,更多人吐槽租金高、租金漲的快,卻少有人以歷史的視角客觀看待房租上漲的趨勢。

其實,從長期走勢看,我國所有城市房租都是上漲的,以首都北京和西部重慶兩個城市為例(如下圖),過去10年兩個城市房租均穩健上行,北京房租累計漲幅偏高主要體現在2016年和2018年。

“逃離北上廣”又要再來一次了嗎?

其實房租上漲並不新鮮,新鮮的是,資本哄搶房源為房租上漲塑造了一個加速器。

2

未來租金持續上漲是大概率事件

與其聚焦當下,不如關注未來,即使沒有長租公寓哄搶房源炒房租的因素,背後其他推升房租的因素依舊很強大。

房租與房價都立足“房”,房子具有很強的地域稀缺性,全國房子總量過剩、結構性緊缺,一線城市、省會城市(以下通稱為“核心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呈現強者恆強的趨勢,擁有強大的“虹吸效應”,當全國農村人口、二三線城市人口蜂擁到核心城市尋求更大發展空間、更高收入時,核心城市的房子就是“沙漠裡的一瓶水”,價格更多是需求緊缺的體現,如今北京部分房源的租金已達到140元/月/㎡的水平。

“逃離北上廣”又要再來一次了嗎?

經過N輪房地產調控,限購、限貸、限售、限商、限價後,房價被強行釘在高位,一系列限制措施和高位運行的房價將很大一部分準備買房的群體趕向了租房市場,房子原本緊缺的壓力進一步聚焦房租,租金自然上漲。

先來看一組2017年的數據,中國大陸一線城市,出租房源佔總房屋比例遠小於租賃人口占總人口比例,“人多房少”的情況十分突出。

“逃離北上廣”又要再來一次了嗎?

住戶對房屋品質要求越來越高。

租房群體按照年齡來分包括70、80和90後,他們或買房,或回老家,其餘的都在過著租房生活。當前80後、90後是租房主力軍,他們從小過著相對優越的生活,他們對住房有著較高的品質要求,離單位近、裝修新、家電全成為租房首選,熟知高品質意味著高房租。

城市更新、拆遷棚改一定程度減少低租金房屋數量。

危房舊房拆遷是為安全著想,城市更新改造也是為市容市貌和科學的規劃佈局考慮,但是拆遷改造除了推漲房價外,也減少了一定數量的低檔房源。此外,為迎合租戶更高需求,聰明的房屋中介們正在將低檔房源通過二次裝修改為中高端房源,推動整個市場租金上行。

保障性租賃住房遠遠不夠。雖然每個城市相繼推出保障性租賃住房,但是不少網友詬病此類房屋或遠離城市中心,或公開搖號中籤率極低,有隱形門檻。舉個栗子,北京市要求連續繳納社保滿60個月才能申請公租房,這反倒讓不少真正急需租房的年輕人申請不到保障性住房。

3

當租房變成剛需,資本和房東坐地起價

對於買不起房的年輕人,租房具有極強的剛需屬性,即使租金上漲也只能選擇接受。當前在核心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大多為月光族,每個月花費收入的40%支付房租,剩餘收入的大半用來吃喝穿。2018年以來實體經濟呈下行趨勢,人民幣兌美元累計貶值近10%,對外購買力下降,對內通貨膨脹正無形吞噬你的財富,面對高房價和高房租的雙重“枷鎖”,奮鬥的青年、受傷的心靈如何得以治癒?

奮鬥的路上沒有捷徑,北上廣的打拼夢想需要一個歸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