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喲乾貨|淘黑膠的正確姿勢指南!

玩黑膠的樂趣之一在於

淘!黑!膠

嘿喲乾貨|淘黑膠的正確姿勢指南!

為什麼大部分的二手黑膠,

價格差異大類型繁多,

有的價格甚至可以差上百倍或千倍??

因為影響黑膠價格的因素非常多,

通常二手黑膠唱片的價值,

由下面這些因素決定:

唱片狀況、唱片版位、稀有程度、錄音優劣

立體聲與否、唱片產地、立體聲與否、名氣大小

演出者、唱片產地、音樂類型、炒作與否

……

嘿喲乾貨|淘黑膠的正確姿勢指南!

別慌,

今天就來教你如何正確的淘黑膠

一、判斷唱片基本狀態

既然是二手唱片,必定經過了一些“風吹雨打”。

所以挑唱片時,首先要打開仔細檢查!

嘿喲乾貨|淘黑膠的正確姿勢指南!

因為黑膠受熱受冷會彎曲、拿取播放不當會造成刮傷、受到汙染會長黴,更糟的是,聽多了會受損。凡此種種會讓音樂播放的質量下降、影響聆聽經驗,甚至無法播放。

嘿喲乾貨|淘黑膠的正確姿勢指南!

因此,決定黑膠價格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質量。雖然影響黑膠價格的因素很多,但畢竟黑膠是拿來聽的,如果不能聽或聽不下去,那麼價值也就大減了。

二、檢查

包裝完整度

黑膠唱片除了作為音樂的載體,其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精緻美觀的封面,封套等。在選購二手黑膠唱片時,就要仔細看一下包裝是否完整?

嘿喲乾貨|淘黑膠的正確姿勢指南!

Beyond全新黑膠專輯《最佳現場》內含歌詞本

完整包裝包括最外層塑膠封套、指套、內部唱片塑膠套等,全新或保存狀況良好的唱片,行情會比有破損、潮溼、褪色的高一倍以上,是否有附原版完整歌詞,包裝越完整,收藏價值越高。

三、選擇音樂類型

在大多數黑膠店中,貨架上的黑膠唱片通常都會被貼上對應的標籤,對於剛入黑膠的愛好者來說,可以從自己最喜歡的音樂類型來入手,深入地瞭解和欣賞一些作品,同時還可以細細琢磨哪個藝人的作品更容易與你產生共鳴。

嘿喲乾貨|淘黑膠的正確姿勢指南!

除非你是超級發燒友,否則儘量避免購買一整套或一大盒完整的黑膠。相對而言,著力去尋找一些以某個著名女演唱家為主打的大熱專輯。

四、尋找特定廠牌

不同風格的音樂愛好者都有特別自己特別喜歡的廠牌,像爵士有Verve、ECM、CTI。古典也有DG、Decca、CBS,還有搖滾的 4AD 、XL 等等。

嘿喲乾貨|淘黑膠的正確姿勢指南!

當然上述幾個廠牌也只是僅供參考,大家大可不必侷限於此,更多更棒的廠牌是需要慢慢發掘的。

五、二手唱片簡縮寫

黑膠唱片本身有缺點,就算全新的碟亦有機會有缺撼。更何況有的二手碟都有幾十年的歷史,我們不可能每張唱片都聽,我們只能靠肉眼來決定。

嘿喲乾貨|淘黑膠的正確姿勢指南!

不過,唱片也都有清晰的日常描述:

【唱片品相說明】

SEALED(S)

全新未開。


NM

如新一樣,幾乎看不到刮痕。

NM-

會有輕微的表面輕刮痕,播唱時可能會有輕微或間揭的輕嗓音。


NM-EX

同上,但有一面略差


EX+

唱片上會有少許輕微擦痕。

EX同上,但可能有一兩處比較明顯
EX-VG同上,但有一面略差
Very Good(VG)唱片有較多明顯擦痕
Good(G)唱片有較多擦痕,但不影響正常播放

Fair(F)唱片有較嚴重的磨損,可能會影響播放

由於對黑膠狀況的判定非常主觀,因此這些評等有的時候有等於沒有,有時一個歐洲賣家的EX-,會等於美國賣家的NM,最好的方法還是問清楚。如果能親見試聽當然最好,但是這得出國或是在臺灣的店裡,受到的限制就多了。

六、首版唱片價值

聽唱片不難,要搞懂唱片的「門道」可就難了!首先光是黑膠「版位」,就能說上一本書。

嘿喲乾貨|淘黑膠的正確姿勢指南!

Tina Brooks 《True Blue》首版單聲道唱片

關於LP的刻片,首先要刻出母盤,再送上機器壓製,刻片至一定數量,母盤就會壞掉,往後要「再版」,自然要拿出原始母帶重刻。

幾經磁頭反覆讀取,原始母帶磨損難免,所以每多一「刻」,原始母帶質量就要下降一點,錄音工程師或許可以藉著EQ調整進行補償,但卻是額外加料,比不上「第一刻」那般原汁原味、新鮮可口。

七、懂版位更添黑膠樂趣

「首版」唱片昂貴可以接受,也願意付出高價,但誰能保證片商所言之「首版」真確無誤?

嘿喲乾貨|淘黑膠的正確姿勢指南!

同為《大衛奧伊斯特拉赫小提琴演奏布魯赫蘇格蘭幻想曲》,但左邊的比右邊貴20倍。左邊多出來的標籤設計稱為【Wide Brand】,也俗稱「大Decca」這張大decca目前市價為1000刀。

其實,相關的歷史資料,都被記載在每一張黑膠唱片標籤上面,而且幾乎無法造假。

嘿喲乾貨|淘黑膠的正確姿勢指南!

EMI「Concert Classics」系列的其中四種標籤

因為唱片壓制時,紙質標籤和LP的壓制是一氣呵成,壓片的熱度會讓紙質標籤緊緊地和黑膠貼合,難以分離。

此外,黑膠唱片的膠盤上也有刻字,日本的收藏家很喜歡研究這一圈得要靠著光線反射才看得到的刻字。總之,黑膠唱片的版位雖是人造,卻有許多蛛絲馬跡,等待有心人考究引據,懂得「版位」一事,也成為收藏黑膠的一大樂趣。

黑膠的世界,不簡單也不復雜。

想搞懂,最好的方法就是一直買下去,

先從便宜買起,慢慢認標籤、記標籤,

下次看到時就有印象,整理一些長期選購的心得。

嘿喲乾貨|淘黑膠的正確姿勢指南!

這好像媽媽在菜市場買菜,西瓜怎麼挑,蘋果怎麼選,賣水果的總會有些秘方,買久了自然有心得。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