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樓市「崩盤」真相調查

現在,全中國的人都在看廈門的笑話。前天,和一個業內的朋友在廈門環島東路上散步,他無奈的搖著頭,說了這句話。

廈門樓市“崩盤”真相調查

廈門房價真的跌了。

一年前,在廈門房價的最高點,我和十一俠在廈門考察8天,望著廈門“8-5-3”的房價格局,蜷縮在蓮花南路的和頤酒店裡,寫了一篇“廈門可能小幅回調”的稿子,在後臺被罵成“空頭走狗”。

一年後,頂著全國人民嘲笑廈門的輿論風口,我又一次來到了廈門,詳細調研了30多家二手房,20多個一手房項目。

把兩次的價格放在一起對比,就得出了 “擊碎一切謠言”的房價變動地圖。

廈門樓市“崩盤”真相調查

事實異常清晰明瞭,廈門整體房價下跌了10-15%,但遠未達到暴跌的程度。

廈門樓市“崩盤”真相調查

一年前,我站在廈門第一豪宅“恆禾七尚”的26樓,遠眺這個城市,無可奈何的說了一句話:

廈門可能回調,但不可能暴跌。

因為這個城市真的沒地了。

廈門島內已經連續4年,土地0供應。在島內7萬起的均價上,所有的城改拆遷成本已經達到了難以想象的高度,政府無力改造,開發商不敢冒險。

一個9萬/㎡的海景豪宅的背面,就是大片大片的城中村,這些村落,傳言拆遷已經5年之久,但毫無動靜。

4年0供應的土地市場,為島內的“7萬的房價”提供了堅挺的基礎背書。

有了這個背書,開發商在島外第一線的所有新區裡,大膽開疆拓土。

過去兩年,是廈門房價漲幅最高的兩年,也是廈門地王出現最多的兩年,一共湧現20多塊地王。

這20多宗地王,均勻的分佈在馬鑾灣、杏林灣、環東海域、翔安南部新城等這些熱門區域裡。

廈門兩年土拍,毫無漏洞的、沒有死角的把廈門房價推進了上漲通道里。

廈門部分高價土地分佈▼

廈門樓市“崩盤”真相調查

2016年4月,島外同安土拍,樓面價2.58萬/㎡。島外10盤,連夜調價,少則5000,多則10000,島外房價徹底夯實3萬的基礎。

2016年8月,又是8塊地王,樓面價突破3.5萬/㎡,島外房價開始逼近4萬。

當時的海滄區馬鑾灣板塊。海投以3萬7的樓面價搶下土地,隔壁泰禾院子的房價才賣到3萬8,成群的人奔著島外5萬+的目標,湧入泰禾的售樓部裡搶房。

當時的集美區杏林灣板塊。前一天,建發以3萬的樓面價拿地。第二天,杏林灣萬科金域華府的二手房門店裡就擠滿了人,房東待價而沽,房價最高漲到3萬8。

2017年上半年,又是連續多宗高價土地摘牌,廈門島外土地市場全面進入3萬+時代。

跟著島外地價和房價的屢次刷新,島內的房價也從3萬漲到5萬,5萬漲到7萬,最高峰甚至逼近9萬。

這兩年的廈門奇蹟,我看到了這樣一條邏輯:

島內無地,推動島外地價上漲;島外地價上漲,推動島外房價上漲;島外房價上漲,推動島內房價上漲。

土地,是廈門這個海島型城市的房價死結。

這個死結,倒逼著廈門以自我刷新的方式,不斷創造奇蹟。

廈門樓市“崩盤”真相調查

今年,這個死結解開了。

上半年,廈門土拍,10宗商住用地,都是0溢價或者低溢價成交。

10宗土地依然均勻的馬鑾灣、杏林灣、環東海域和南部新城這些熱門板塊中。只是,樓面價從當初的3.5萬/㎡,下調到了2.5萬/㎡左右,島外地價下調1萬元/㎡。

在廈門一家房企裡做投研的朋友跟我說:

他們並非不看好廈門,不是不想拿地,真的是沒錢了。

意外的是,開發商的窮病,卻擊潰了廈門的市場信心。

馬鑾灣的金地,以2萬5的樓面價摘牌土地。

半個月後,海投推出了新組團,報價3.3萬精裝修。

一河之隔就是海投的在售老項目,均價3萬7毛坯,價格下調了4000元/㎡。

翔安南部新城,華潤、國貿和金地以1萬8的樓面價聯合拿地。

隨後,融創東南府加推了高層組團,報價3.7萬/㎡精裝修,遠遠低於當初精裝4萬+的預期。

當年融創這塊地,是以3萬8的綜合樓面價拿下的。如果加上疊墅組團,東南府的綜合售價也僅僅是緊貼成本而已。

融創在這個項目上,已經放棄了所有的贏利點。

每一次的土拍,都能讓市場的預期下降一分。

集美杏林灣的萬科金域華府,是距離廈門島內最近的大型成熟社區,配套完善,交通便利。去年初中介報價3萬8,不講價。今年,房東說3萬3,還能談。

島內思明區的嘉英大廈,島內絕版地塊,新加坡物業管理,幼小初三學區。去年初報價9萬2,不講價。今年,一口價8萬,有的談。

兩年前的廈門土拍,把房價送上了天;兩年後的廈門土拍,又把房價踩回了地面。

廈門樓市“崩盤”真相調查

那麼,問題的關鍵來了。

廈門的房價還會跌麼?能腰斬麼?

顯然不會。

現在的廈門,開發商和購房者已經心照不宣的達成了“三個共識”——

1、第一個共識,廈門島內與普通人無關。

廈門島內無地,新房和次新房均價在7萬以上;三房面積大都在120㎡以上,總價在850萬以上;廈門180㎡以上戶型,不限購。

單憑這三條,再加上五緣灣裡停著的遊艇,說明了一個問題:

廈門島內向全體閩南土豪敞開懷抱,卻對絕大多數普通人關上了大門。

所以,我們看到了島內的五緣灣板塊,是廈門房價最堅挺的區域。

每平6000的降幅和每平9萬的房價比起來,對於普通人來說,毫無意義。

島內漲也好,跌也罷,與你都沒有關係。這是廈門絕大多數普通人都無可奈何、但必須接受的第一個共識。

2、第二個共識,廈門島外的房價迴歸到2016年年中。

現在的廈門島外房價回調13%左右,回調到3.3-3.5萬/㎡,回落到2016年下旬的水平。

在這個房價區間裡的項目,售樓部裡的客戶比較多,銷售比較穩定,開發商願意賣,客戶願意買。

今年上半年的土拍,成交樓面價基本維持在2-2.5萬之間,回落到了2016年中旬的水平。

在這個樓面價區間裡,如果以3萬3的起價銷售,還算有的賺。開發商也能積極參與,願意報價,樂意拿地。

地價2萬2,房價3萬3,開發商有錢賺,客戶買得起,這是廈門絕大多數人都願意看到的第二個共識。

3、第三個共識,讓投機者自生自滅。

廈門奇蹟的戛然而止,真正涼透的是兩種人。

一種是在2017年,以3萬5以上的樓面價在島外搶地的開發商。現在的價格銷售,就是讓他們跌破底價,賠了老婆本一樣的割腕求生。

另一種是在2017年的行情末端,以3萬8以上的價格,衝著5萬+的炒房目標,在島外搶房的投機客。

讓投機者付出代價,這是廈門絕大多數人都願意看到的第三個共識。

在這三個共識中,我們終於能理性的去看待廈門的現在——

廈門理性版房價地圖▼

廈門樓市“崩盤”真相調查

請理解,並嘗試接受這三句話:

廈門島內,是閩南人的廈門;

廈門島外,才是廈門人的廈門!

廈門的房價不是8萬,而是3萬5!

廈門樓市“崩盤”真相調查

兩年,先後考察廈門兩次。

去年初,全國一片唱多,我們希望大家保持冷靜,切莫追漲,準備迎接廈門房價的休止;

今年中,全國一片唱空,我們希望大家保持理性,不要造謠,正確看待廈門房價的回調。

在我們的焦躁和嘲笑聲,廈門樓市,已經消無聲息的達成了共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