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循环农业催生“绿色经济”

“这是我们公司生产的饲草料压块,可以根据饲养需要添加大豆、玉米等各种辅料,用水泡五六分钟就能喂给牛羊吃了……”近日,走进位于临泽县蓼泉镇新添村的张掖天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曹希银正为养殖户介绍饲草料压块产品。

今年29岁的曹希银2010年从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专业毕业后,签入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勘察设计院工作,年薪13万元。近几年了解到家乡大力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他毅然辞去国企工作,回乡创业,先后干过工程、经营过机械。今年2月,看准国家加强生态保护机遇,成立张掖天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00多万元,建设2000平方米生产厂房、1000平方米成品库,购进设备上马了生物制燃料和饲草压块、颗粒加工生产线各1条,利用秸秆、尾菜、废木料等加工生物制燃料和饲料。

“我们这边秸秆饲草资源丰富,发展养殖的农户多,但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以及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的开展,秸秆柴草堆放在房前屋后不仅影响环境、也不安全,加上全县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尾菜不能有效处理利用,也会危害环境。我们把秸秆、尾菜等加工成饲料,把废木料等加工成生物制燃料,不仅方便群众喂饲牛羊,还把这些‘废物’进行了有效利用,效益肯定差不了!”曹希银说。

走进加工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生产线上忙碌,只见一堆堆秸秆、饲料等经过粉碎、加工后,成功变身为一块块生物制燃料和饲料压块。

“虽然公司现在只是试运营,但已经接到了内蒙古1200吨饲草料颗粒订单和宁夏500吨生物制燃料订单,高台、民乐等地的散户订单也络绎不绝。随着公司正式运营生产,订单肯定会更多。”曹希银满怀信心地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临泽县加快实施田间尾菜处理利用项目,建成尾菜加工生产有机肥料企业1家,采取过腹还田、直接还田、尾菜堆沤肥、田间堆肥、高温发酵等方式,处理利用尾菜27.6万吨,尾菜处理率达48%。统筹实施农村环境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全县7个镇建立“十有标准”回收站14个,71个村全部建立废旧地膜回收网点,回收废旧地膜2095.27吨,回收利用率达83.2%,回收废旧滴灌带450吨。出台秸秆青储、氨化、打捆柔丝等补助政策,深入推进农村秸秆饲料、燃料、肥料、菌料“四化”转化,全县累计修建青贮窖419座、窖容126815立方米,青贮数量达53424(吨)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6%。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绿色统防统治,减少农药和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全县完成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应用面积42.1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9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