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上市要建立篩選機制

支持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上市要建立篩選機制

日前,針對全國政協《支持未盈利生物製藥企業在A股創業板上市融資的提案》,證監會在官網回函表示,將依法創造條件引導尚未盈利或未彌補虧損的生物醫藥等創新企業發行股權類融資工具並在境內上市。這或許意味著,未盈利的生物製藥企業在A股掛牌已經不遠了。

近幾年來,美國、我國香港市場以及A股市場,都在爭搶創新企業的資源,《關於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託憑證試點的若干意見》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出臺的。事實上,像工業富聯、藥明康德、寧德時代等創新企業能夠通過IPO綠色通道快速上會與上市,也足以見證監管部門對於創新企業的重視程度。

不過,在支持尚未盈利的生物醫藥企業上市問題上,A股與美股、香港市場顯然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至少在目前看來,A股並沒有一家未盈利或未彌補虧損的生物醫藥公司上市,而香港市場在今年4月份發佈IPO新規後,已經迎來了內地生物醫藥企業的上市潮。如繼歌禮生物首吃“螃蟹”後,華領醫藥、盟科醫藥、信達生物等眾多生物醫藥企業紛紛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這些企業中,除了歌禮和信達等企業有藥物完成臨床試驗提交了新藥申請外,大多企業仍處於虧損和臨床階段。此外,像百濟神州、萬春藥業等也早已在美國納斯達克市場掛牌。

我國是全球第一大製劑藥和第二大原料藥生產國,但是97%的產品卻是仿製藥,真正的創新藥只佔到3%,這一現實客觀上要求我們加大生物醫藥企業的投入,研發並推出更多的生物醫藥創新產品,而上市融資則是重要的一種支持方式。但是,由於生物醫藥公司往往存在產品研發週期較長、新藥獲批生產前幾乎沒有收入、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研發失敗概率高等風險,那麼,支持尚未盈利的生物醫藥企業上市,就不能“鬍子眉毛一把抓”,盲目地支持其上市,而是應該對相關企業進行仔細篩選,將資質較好的企業選擇出來。從這個意義上講,建立未盈利的生物醫藥公司上市的篩選機制就顯然非常有必要。

個人以為,支持未盈利的生物醫藥企業上市,必須把好幾個關口。首先是必須把好環保關。像化工、製藥類企業,由於行業本身的特殊性,往往是環保部門重點關照的對象。如果忽略生物醫藥企業的環保問題,造成重大環境汙染,或產生得不償失的後果。而且,環保不過關的企業,也可能出現涉及生態安全、生產安全和公眾健康安全等方面的問題,而根據《關於修改〈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的決定》,這樣的企業也屬於被掃地出門的對象。

其次,相關生物醫藥企業研發或推出的產品必須有良好的市場前景。未盈利的生物醫藥企業,如果在上市融資問題上資本市場給予了支持,那麼回報其投資者將是職責所在。創新藥研製出來了,是否有前景將決定企業是否能夠從中獲利。但如果創新藥研發失敗,最終損害的將是廣大投資者的利益。雖然這是投資生物醫藥企業的一種風險,但也有必要將這種風險降至最低。

其三,是否有持續的資金投入,某種意義上決定生物醫藥企業創新藥研發的成敗。未盈利的生物醫藥企業上市融資,除了首發IPO外,今後還可進行再融資,但畢竟是有次數的。此時,企業相關方的持續投入就顯得尤為重要。一旦資金鍊斷裂,那麼即使上市,也可能功虧一簣。因此,對於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的研發資金投入方面,也必須有一定的要求。

當然,支持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上市,其公司治理同樣不可被忽視。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即使產品沒有研發成功,即使還沒有實現營業收入,也不能放鬆公司治理方面的要求。而且,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是有利於創新藥的研發的。而如果其公司治理紊亂,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對創新產品的研發都將會產生負面影響。嚴重情形下,甚至有可能危及其上市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