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985、211,你在财富上就是一无所有

图/来自网络

前几天,笔者在网上看到了一篇笔者校友的文章,题目是《一名非典型985毕业生的大学简史》,紧接着又看到了上海一所高校的另一个朋友的文章《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从而在各个媒体平台上掀起了一轮讨论985、211大学的热潮,看到这个热潮笔者也忍不住想谈谈我的观点,无论你是多么优秀的学子,考上985,你在财富上就是一无所有。为什么这么说呢?就让我们一点点的分析起来吧。

考上985、211,你在财富上就是一无所有


财富与学校的脱离

一直以来,在中国的家长心目中都有一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这是受到中国一千多年科举影响的结果,学而优则仕可谓是那个时代的传统。这是因为在士农工商的传统社会中,成为了第一层:士的成员,不仅仅意味着社会地位的提高,更意味着对于生产资料掌握程度的提高,考上了进士可以做官,也就自然而然的名利、财富也就随之而来,这是封建社会一种独特的体系所决定的特殊情况。即使如此,看过曾国藩传记的人相信也都看到过,就像曾国藩这样的历史上被称为半个圣人,甚至做到同光中兴的名臣,在其刚刚中进士做京官的时候,依然是过的穷困潦倒,不仅不可能给家中以补贴,甚至连自己的日子都过不下去。

随着近代之后,教育的变迁,教育与财富早就失去了太多的关系,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培养人才的方式,而不是一种决定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大学早就不是那种学而优则仕的大学了,也许某些高校曾经有部分校友在事业上取得过辉煌,但是这份辉煌与大学有关,却与新入学的每个学生无关,因为现代社会靠的是实力说话,财富的多少取决于实力的多寡,与你是哪个大学的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即使是贵为状元的各地天之骄子们,你们进入一个大学之后无论自己以前是多么辉煌依然都要认清一个现实,辉煌终究是历史,而在大学里面你们与任何同学都是一样的,因为在大学里你们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你们要与全社会你的所有同龄人竞争,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事实。

这也是我们今天全文的一个大的基础与前提。

考上985、211,你在财富上就是一无所有


名牌学府可能有的错误观念

笔者曾经有幸进入自己的母校深造,母校也可谓是国内知名的学府,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让笔者有机会发现了一些所谓名牌学府学子与其生长环境中所存在着的错误观念。

一是考上某某大学就等于进了保险箱。相信任何一个985、211学校的人都听过类似的话,考上某某名校就等于进了保险箱,某某名校是干部的摇篮,某某名校是科学家的黄埔军校,这些观念在我们的生活氛围中长期存在。的确,名校是出过很多的知名校友,这些校友的成绩为名校争光了,也给名校带来了好的声誉。这份光环可能在找工作的门槛上对于名校学生有着些许帮助,但是进入职场之后就会发现,其实这些光环基本无用,职场很现实按照能力说话,按照资本说话,所以进入保险箱的观念仅仅影响的是学子的周边人群问题不大,最坏的就是影响学子本人,过高的职业期望给这些毕业生带来的是巨大的心理落差。

考上985、211,你在财富上就是一无所有

二是名校都是优秀人才。这句话的杀伤力比上句话还恐怖,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学子,名校的学子可能的确在平均水平上是高于一般高校的,毕竟分数不一样,但是大家不要忘了,马云仅是杭州师范毕业,马化腾也不过是深圳大学,名校也有考试挂科的学生,一般高校也有名列前茅的学子,一个努力了四年的普通高校学子其能力不一定比一个打了四年游戏的名校学生差。同样,这个观念也直接会影响着学生本人对自己未来求职的心理预期,从而名校学子在碰到心理落差往往比一般高校的学子更大。

考上985、211,你在财富上就是一无所有

三是进了名校就该一个劲的学习。如果说前面两点比较常见的话,第三点则有点小众了,这是因为大多数进入名校的学子都是以前高中里的精英,进入名校之后这种学习习惯也带进入了学校,但是有个问题,大学虽然学习很重要,但是培养能力更重要,因为除了少数的学者之外,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要就业工作的,你就需要培养各方面的能力,而且一个能力培养好了一样是可以成功的,如果说一个人就要学习,没问题你可以坚持努力的学下去,最后成为一个学者教授;如果说你喜欢社交,那么你去学生会可能很合适,职场一样需要社交能力很强的人;如果你说你要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也没关系,你说不定收获了爱情。但是,不要忘了,大学的关键在于培养能力,而不是只是学习。


考上985,为什么在财富上就是一无所有?

这就要回归一个话题了,笔者刚刚说了能力,那我们要回归来说,什么能力才是创造财富的能力?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是有一些能力是大家公认的能力,比如说对于人脉的掌握能力,对于资本机会的敏锐判断力,对于社会需求的深刻洞察力,对于未来热点的高超预测力。但是,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四个能力都与大学所学无关,那么我们要回到的是大学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能力?

一是对于世界的认识力。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小学、中学学到的东西都是在一个一成不变的框架下的固定范式,所以这个时候大家都没有足够对于世界的认识能力,而大学的意义就在于和而不同,给你不同的思想给你不同的视角,让你有认识事物多面性,从而更好的了解我们这个世界。

考上985、211,你在财富上就是一无所有

二是对于逻辑的判断力。大学最关键的一点是将学生的高中所学的数理逻辑,文字逻辑演变成为一种逻辑思维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大学生能够判断出一件事符不符合我们日常生活的逻辑,如果不符合该如何判断,这一点也是大学的重要作用。

三是对于新事物的创造力。如果说中小学学到的东西都是课本上已有的东西的话,大学学到的东西早就演变成了课本上也没有答案的东西,课本上的答案不一定是正确的答案,甚至你创新的答案比课本更有用,这是一个从已知到未知的判断过程,从而锻炼的是判断力。

但是,我想问这三种能力能致富吗?可能不能,但是他们是致富的基础,考上了985在物质财富上的确大多数人还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状态(国民老公除外),但是这三种能力有机会进化成为上面的四种财富创造能力,这个能力是需要通过大学的教育,需要通过职场的积累,最终引发的改变,所以指望大学生一毕业就是财富富翁,基本上是不现实的。

考上985、211,你在财富上就是一无所有

非常令人惋惜的是,在财富与教育脱离的大前提下,错误的观念、大学培养的能力、财富创造的能力的不匹配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学生与他周围生活的环境的心理预期落差极大,985、211等名校的学子更为明显,再加上不是所有学生都是学金融的,所以大部分学生的财商培养落后于他们的智商培养,心理落差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自嘲、自卑乃至抑郁。

无论你是985、211的名校毕业生,还是普通学校甚至是社会大学的学生大家其实都一样,财富之神的青睐来自于个人能力的进化,而不是那一本薄薄的学历证书而已。请你告诉自己,考上985你在财富上就是一无所有,所以你只能努力,进化能力。

作者:经济观察员,从事互联网金融与产业经济研究多年,兼任《理财》杂志、《金融界》、《LinkedIn》专栏作家,简书签约作者,中信、华章等出版集团特约书评专家,中国经营报、每日经济新闻等十余家财经媒体特约评论员与撰稿人。

作者微信公众号:江瀚视野观察(jianghanview)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