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鮮生的成功歸功於建立了新零售數位化體系

從高調進軍北京,到首店首店施工受阻被迫延期,盒馬鮮生一舉一動都頗受業界關注,盒馬儼然成為零售界的網紅。甚至因為盒馬鮮生的出現,西安市委書記更是發生邀請,希望盒馬鮮生能夠到西安落戶。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在調研的時候,被網紅“盒馬鮮生”所吸引後,表示要把它引到西安,調動西安的發展,促進就業。

盒馬鮮生公認的亮點,實現線上和線下的深度融合,無論是在實體店購買還是在APP下單,都能享受“方圓5公里30分鐘內送達”的服務。盒馬鮮生的實體店側重體驗消費,在銷售商品的同時,融入餐飲業態。消費者選購商品後,也可以讓餐廳進行現場加工。此外,店內還設立了自動傳送系統,從而提高線上訂單的配送效率。盒馬模式簡介概述:盒馬門店5公里以內消費者購物不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

“盒馬成功關鍵之一在於IT技術,將顧客、商品、營銷、交易、管理全部數字化!傳統零售企業數字化需要跨越三大關,同時確立以‘顧客管理’為核心的新零售數字化核心思想。”又一城董事長蔡錦發在受邀參加《2018思路零售數字化服務大會》時發表演講曾這樣評價過。

IT技術

盒馬的初心是什麼?2015年,逍遙子和侯毅打算開一個新零售店,他們明確了四個發展原則:

第一,線上收入大於線下收入;

第二,線上每天訂單大於5000單;

第三,3公里半徑內實現30分鐘送貨;

第四,線上線下一盤棋,滿足不同場景的消費者需求。

按照這四個原則做盒馬,實現新零售模式。如果把這四個原則定義為新零售的標準,這麼多的企業做新零售實踐,誰又達到了這四個標準?為什麼盒馬可以做到這四個標準?

盒馬鮮生的成功歸功於建立了新零售數字化體系

數字化城就盒馬

不可否認,是因為數字化成就了盒馬。一些與盒馬類似的業態,他們的線上訂單不超過10%,而盒馬大部分店鋪的線上訂單已經超過一半以上。盒馬成功的關鍵之一就是“數字化”,包括顧客的數字化、商品的數字化、營銷的數字化、交易的數字化、管理的數字化。

數字化的“三重山”

某種意義上來講,盒馬不是傳統的零售商,它的基因是按照新零售的標準來打造的。但大部分企業是傳統的零售企業,要實現新零售、實現數字化,就要邁過 “三重山”

盒馬鮮生的成功歸功於建立了新零售數字化體系

數字化的“三重山”

數字化的“三重山”,每一關都很難過,但是每一關必須過。條條大路通羅馬,可以借鑑別人的路,但是更重要的是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發展的道路。盒馬的案例只能給我們一點啟示:接下來的零售企業一定要實現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改造,智能化也要建立在數字化的基礎上。現在的零售企業當務之急要先做數字化改造,對於這一點,盒馬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示,那傳統零售企業要怎麼做數字化?

顧客數字化:顧客的數字化是整個零售數字化的前提,如果商家沒有把自己的顧客數字化,那顧客就會被別的商家數字化;也不可能實現顧客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與商家發生交易。顧客與商家的關係分為隨機關係、弱關係、強關係。新型的移動工具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方法:隨機關係可以通過小程序解決,弱關係通過微商城解決,強關係(超級會員)一定是通過APP解決,藉助移動工具把顧客全面數字化。所以,做新零售必須先解決顧客數字化,有多少顧客實現數字化就決定有多少顧客是超級會員關係,是和你建立強關係的。

轉移存量:把顧客數字化以後,一定要讓其養成在線上購物的習慣,怎樣做?我們把之前在線下買東西的顧客叫做消費存量,把線下消費的顧客,通過全方位的渠道迅速轉移到線上來,就是轉移存量。以前說“開門做生意,出門買東西”,現在不開門也要做生意,顧客不出門也要買東西,我們要在各個渠道滿足消費者,給消費者提供最大的便利。

轉化增量:把顧客數字化以後,培養他們養成在線上通過小程序、微商城或者APP下單的習慣,新零售就初具模型了。盒馬一開始就是在線上下單的,一開始線上訂單就超過線下訂單,盒馬一開始的存量就是在線上。現在傳統零售企業做完轉移存量的事情,就要想辦法轉化增量。可以通過社交和社群等新的營銷方式,通過分佈式和共享的供應鏈,實現顧客不僅僅是買這個店鋪裡的現貨,還可以做預售、定製等其他動作。

顧客管理

新零售核心思想是什麼?

盒馬鮮生的成功歸功於建立了新零售數字化體系

新零售核心思想

從系統的角度來講,傳統零售是以商品管理為核心的,維度就是進銷存。但是整個新零售系統,不僅僅是管商品,更是管顧客,以顧客管理為核心,以“人、貨、場”為維度,這是新零售的數字化。

從整個店鋪角度來講,商家需要一套以顧客為中心的新零售系統,以“人、貨、場”為維度,通過APP、微商城、小程序把顧客數字化,然後做社交營銷、社群營銷。實體店只有實現了社區營銷、社交營銷、社群營銷,這樣的店鋪就是新零售店鋪。

從整個企業角度來講,要構建前臺、中臺、後臺。新零售的前臺要承接非常多的複雜的零售產品,要有強大的前臺、中臺和後臺。

盒馬鮮生的成功是在業界內是值得學習的。我們作為消費者,更在乎的不是商品來自於哪裡,而是哪一家店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加優質的購物體驗,更好的產品。在新零售之爭愈演愈烈的今天,還在衍生更多其他形式的物種,但唯有抓住服務才能在市場佔據有利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