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時代的終結,2017年爲什麼農民工少了那麼多?

圖/來自網絡

曾幾何時,中國是一個無可爭議的農民工大國,早在很多年前,瀚哥還在學生時代的時候,就在一直研究著農民工的問題,作為中國身份地位最為特殊的一群人,農民工代表著中國一個時代的輝煌。早在改革開放之初,剛剛開啟國門的中國可謂是一窮二白,要資本沒資本,要技術沒技術,那中國有什麼?中國擁有的獨一無二的資源就是人口,作為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國,中國的天量資本就是人力資本。因此,在改革開放之初中國招商引資的優勢基本上就是兩個,第一個是巨大的尚未開發的市場,可能存在的巨大的消費潛能;第二個就是具有著龐大廉價勞動力的人口潛能。很多外資企業就看準了中國人口的優勢,開始將大量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中國來,東部沿海地區憑藉地利優勢,成為了最先富起來的地區。

農民工時代的終結,2017年為什麼農民工少了那麼多?

截至2016年,國家統計局統計的數據顯示,中國農民工總量為2.77億人,比上年增長352萬人,同比增長1.3%,已經連續五年持續回落。而在新春伊始的2017年,幾場各地的招聘會都顯示,今年的用工難可能會比往年更甚,在數據統計中青壯年農民工的比例開始大幅下降,農民工的平均年齡已經到了38.6歲,意味著大量的農民工年齡都在35歲以上,屬於中年甚至中老年農民工。

當中年人的面孔逐漸變多的時候,很多媒體都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農民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一、農民工鑄就的中國奇蹟

在前言,瀚哥就說過,因為中國人口眾多,並且大多數人口都生活在農村地區,因此,這些農村人口就成為了中國發展的第一發動機,即人口紅利。低廉的勞動力價格,讓全世界大量的企業趨之若鶩,中國土地便宜,勞動力價格低,簡直是發展勞動密集製造業的樂土,所以無論是近的港澳臺,日本,韓國,還是遠的美國,歐洲,大量的工業不顧一切的向中國遷移。而中國人吃苦耐勞的個性,也讓大量的國際企業感到驚訝,因為僱傭一箇中國工人可以完全不用顧忌工會的感受,這樣的好事在全世界都是少之又少。

農民工時代的終結,2017年為什麼農民工少了那麼多?

所以,三十多年的時間裡,中國以源源不斷的勞動力供給成為了世界的工廠,“made in China”作為一個詞彙已經成為世界製造業的代名詞,記得曾經英美人士做過一個實驗,如果一年不買中國製造的東西,那一年意味著生活品質的極度下降,生活成本的瘋狂上升,最終讓人痛苦萬分,所以得出結論沒有中國製造根本不行。這既是中國人的驕傲,同樣背後又有著多少中國人的辛酸,因為為了這個世界工廠的美名,中國人特別是中國農民工們付出了太多的代價,用自己的血汗鑄就了中國經濟的輝煌。

英國《金融時報》的數據顯示,在過去的30多年間,由於農民工從農村向城市的移動與務工,農民工創造出了250座超過200萬人口的特大城市,這在世界經濟的發展史上都可謂是一個奇蹟。然而,農民工的過度使用也導致了中國經濟的問題,這就是經濟結構的低端化,熟悉經濟學的人都知道,在經濟學上勞動和技術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既然勞動力成本這麼低,那麼企業為什麼還要費盡心思去研發高端科技,只要多僱傭一點人不就好了。然而這種思維,最終導致了中國的企業都是處於微笑曲線的底端,一個產業真正賺錢的設計、研發、銷售都不在中國,僅僅是最為低收入的組裝、生產在中國,中國的企業只能賺辛苦錢而已。

農民工時代的終結,2017年為什麼農民工少了那麼多?

舉例來說,富士康生產一部iPhone手機,裡面的大部分元器件都來自於國外,只有組裝放在中國,而售價高達數千元的蘋果手機,真正由中國人賺到的錢不過是十幾美元而已。正所謂成也農民工,敗也農民工。

二、農民工代際發展所導致的終結

既然中國的產業附加值這麼低,技術含量更是低的嚇人,那企業早就盯著勞動力更便宜的地方了,不僅中國的曹德旺跑到了國外,日資企業瘋狂撤離,連一直由中國代工的阿迪、耐克也都開始由東南亞生產了,很多人說這是一個時代的終結,那我們從勞動力的角度來看看,為什麼勞動力變貴了。瀚哥很多年前就在我的論文裡面寫過,中國的農民工有著三代顯著的階段性劃分。

農民工時代的終結,2017年為什麼農民工少了那麼多?

第一代農民工,是離土不離鄉的農民工。他們就像是候鳥一樣,本質還是農民,從事著農業的生產,但是農業的生產具有著明顯的週期性特徵。農忙的時候異常辛苦,農閒的時候卻沒什麼事做,於是在農閒期間,農民就離開自己的故鄉進入城市,進入企業開始打工,這些人像大雁一樣四處遷徙,等到了農忙的時節又回到了農村,回到了土地上。

第二代農民工,是離鄉又離土的農民工,瀚哥把他們定義為老一代農民工,他們往往是在城市工作,但是妻子兒女都在農村,即使夫妻雙方都在打工,把子女帶在身邊,也都是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即賺錢是為了養家,所以他們很多人任勞任怨,省吃儉用,有點錢就往家裡面寄,為的目的往往就是讓家人吃的好一點,穿的暖一點,稍微有點積蓄蓋個小樓,已經成為他們最大的榮耀。

農民工時代的終結,2017年為什麼農民工少了那麼多?

第三代農民工,瀚哥稱之為新生代農民工。他們以90後,乃至現在可能存在的00後農民工為核心,他們可能從小就已經不在農村生活,早就接觸了互聯網,擁有著與父輩完全不相同的思維方式,打工對於他們而言是一種生活的方式,而不是一種養家餬口的責任,這也就導致了他們可能完全不像他們的祖輩一樣,什麼苦活累活都去做,而是有了自己的思想。

看完了這三代農民工之後,大家就會發現,第一代農民現在已經進入暮年,他們可能已經退休養老了,自然很難在市場上見到他們的身影。第二代農民工正是我們前面說的中年,甚至中老年人們,他們是現在農民工中的主力,而第三代農民工呢?他們很多人可能已經放棄了這種既不體面,又很辛苦的生活方式,去尋找新的生活了。

農民工時代的終結,2017年為什麼農民工少了那麼多?

農民工的斷代,以及勞動力數量的減少才是現在所謂農民工時代終結的根本原因。

三、農民工時代終結了,我們是不是再也買不到便宜東西了呢?

近一段時間來,我們看到了太多聳人聽聞的新聞,說大量的企業撤出了中國,還有著用工荒,是不是因此便宜的商品就會消失了呢?我們低成本生活的時代就此過去了?

瀚哥看來非也!的確,無論是統計數據還是新聞報道,未來農民工這一群體可能會減少,甚至一些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可能會搬出中國,這些都是一些在所難免的事情。但是,我們看到的是在勞動力成本上升的過程中,大量的企業也終於意識到了一味用低廉的成本僱傭工人,而不去提升技術水平已經難以為繼了,大量的企業加快了轉型的步伐,富士康等著名的農民工工廠都開始使用機器人去替代人力,而新生代農民工則代表的是更高的知識及文化水平,從而與這種企業的發展所相適應,所以農民工時代結束了,對中國經濟來說,可能是短時間裡的陣痛,長期卻有著好處。

農民工時代的終結,2017年為什麼農民工少了那麼多?

此外,中國人的需求也早就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變化,在改革開放之初,我們的生活水平是物質資料的極度匱乏,再加上貧窮,所以我們只願意去買低價的商品,但是現狀卻是很多領域我們是產能過剩,大而化之的批量製造的東西已經難以勾起我們購買的慾望,打擊需要的是更加特別,更加有個性的商品,所以消費的層次也在提升了。

兩個原因的雙重作用,意味著我們在忍受轉型陣痛的同時,卻有著希望,一個不斷升級的中國遠比一個永遠低水平的世界工廠更有生命力。

作者:今日頭條簽約作家,烽火臺資本特約經濟學家、金融研究員、經濟觀察員,從事互聯網金融與產業經濟研究多年,兼任《理財》雜誌、《中國經營報》、《金融界》、《和訊》、《LinkedIn》專欄作家,簡書籤約作者,十餘家財經媒體特約評論員與撰稿人。

作者微信公眾號:江瀚視野觀察(jianghanview)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