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鏡黎燕玲:固態釀酒怎樣配比底糟、面糟?

固態釀酒配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藝,配糟有何作用?底糟、面糟添加如何用量?接下來我便跟各位來分享這方面的知識。

一、固態釀酒生產工藝中,發酵時加底糟和麵糟有何作用?底、面糟的添加量如何確定?發酵桶中加底糟和麵糟有下列作用:其一,保證正常的糖化和發酵作用。發酵桶的底部接近地面,散熱快;桶面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大,散熱也較快,使接近底面的發酵糟的溫度容易下降,影響正常的糖化發酵;

其二,防止酒精成分損失。在發酵過程中,由CO2 帶出和由於溫度高而自然揮發跑出的酒精,可被面糟吸收,從而減少酒精損失;

唐三鏡黎燕玲:固態釀酒怎樣配比底糟、面糟?


其三,減少澱粉損失,使殘留在配糟中的澱粉繼續被利用,提高出酒率。在正常情況下,底面糟的使用量,約等於新投料經發酵蒸餾後糟子的重量,即相當於每日的丟糟量。這種可使發酵桶的總用料數經常保持不變。根據總的用量,隨季節和氣溫的變化,確定底面糟用量,一般底糟約佔總量的2/3,面糟佔1/3。底面糟的溫度,冬高夏低,與混合糟保持一致。

二、固態釀酒所使用的配糟有什麼質量要求?

釀製高粱酒時配糟使用量大,而且配糟的酸度、水分、疏鬆情況可以影響混合糟酸度、發酵升溫和發酵的快慢以及酒精的濃度,澱粉含量對於出酒好壞也有影響,要生產正常,配糟質量應力求穩定。因此操作時不能單純考慮當排發酵要求,還要著重考慮對下排配糟質量的影響。正常的配糟質量一般是酸度1.10-1.18g/L,水分70%左右,稻殼含量12%,澱粉含量5%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