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争议?争议点在哪?

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争议?争议点在哪?

一个王朝的衰落总是伴随着起义与反抗,自古以来农民军就是起义的主要力量,来自清末的太平天国运动也是一支由农民军组成的队伍。最终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结束。

太平天国运动不仅是一场农民运动,还带有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虽然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了,但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未停止。

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争议?争议点在哪?

太平天国运动中,令人怀念的,不是洪、杨,而是石达开。历代农民起义,不乏洪、杨一类人物,作为最高领袖,他们有的是权谋和帝王思想,能忽悠和驾驭民众,使民众甘愿为他们献身。他们的身影,覆盖了整个运动;他们的话语,决定了运动的方向。但他们却不是运动的灵魂。

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争议?争议点在哪?

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争议?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史学界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认为是一场旧式农民革命。如刘大年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说:

“太平天国期间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突出的是农民和地主的矛盾”,而“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群众是旧式农民战争中的群众。”因此,“太平天国是旧式农民革命的顶峰。”

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争议?争议点在哪?

第二种,认为带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如郭毅生在《略论太平天国革命的性质》一文中提出:太平天国革命无可非议的是农民战争,以农民作为革命的主力,但它爆发于中国开始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之后,崛起于经济较为发达、中西交通频繁的两广,“此时社会各阶级已发生了新的变化,农民已不是中世纪的封建农民,他们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特点,农民以外还有新兴的市民等级,这一社会力量投入革命斗争中,成为其核心和骨干。”如“杨秀清、萧朝贵、秦日昌等人便是无产阶级分子杰出代表”(此等人作者认为属于市民等级,编者注)。“因此,就不能不使得太平天国革命具有了迥异于以往单纯农民战争的许多特点,其中如政治纲领中提出的平等观念,否定专制神权和专制政权的思想,便带有较为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

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争议?争议点在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