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霄:上市公司掀起回购潮,助力A股市加速企稳

低迷的行情下,有一个重要的现象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那就是上市公司掀起的回购潮。

小贴士:

股份回购:是指公司在特定情形下,收购本公司已经发行在外的股份。上市公司进行股票回购的原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包括增强投资者信心、自由现金流管理、EPS(每股盈余)最大化、优化财务杠杆、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计划等。

上市公司股票回购数量大增

今年以来,A股市场有88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计划回购的公告,比去年增长了6.5倍,创造了历史新高。其中已有490家公司实施回购,合计回购资金达241亿元。历史上看,A股2015-2017年中间共计发生两波大规模回购,这三年的回购金额分别为50亿元、109亿元、92亿元,这也意味着今年不到9个月的回购规模几乎是前三年的总和。


李大霄:上市公司掀起回购潮,助力A股市加速企稳

和发行股票筹集资金不同,回购股票和分红一样,都是上市公司回馈投资者、向市场注入资金的重要方式。但是,与分红相比,上市公司通过回购股票来回报投资者的资金是极少的。

有统计显示,2014年至2017年,境内上市公司主动回购股份的总金额仅为同期现金红利金额的1.5%。同期,美国、英国上市公司回购总金额与其同期现金红利金额的比例分别为43.57%、49.50%。一定程度上讲,大规模的股票回购,是促成美股完成史上最长牛市的重要推手。

A股上市公司之所以长期以来并不热衷于股票回购,重要的原因是制度上的障碍,复杂的程序和较少的适用情形,使上市公司实行股票回购的热情降低。

制度改革将大幅提升上市公司回购积极性

但是,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正在逐渐到来。9月6日A股开盘前,证监会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称,证监会会同财政部、人民银行、国资委、银保监会等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修正案草案”),提出了修改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股份回购有关规定的建议。

此次修正案草案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亮点,让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实操性大大增加。

首先是增加了股份回购适用情形。按照修正案的规定,股份回购的适用情形可能从4个增加到7个,其中一种情形是上市公司为了维护股东权益和公司信用而进行股票回购。在这种情形下,上市公司就可以在公司股价大幅偏离应有价值时,通过股票回购提振股价,维护股东的合法权益。

其次是决策程序大为简化。现行制度规定是公司回购必须经过股东大会审议,但是修正案的建议是通过董事会就可以了。

再次是新设了三年的库存股制度。原来的上市股权激励计划,用一年的时间可能并不足够,有了三年的运作周期后,上市公司的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制度以及可转债的运作等,就可能得以顺利实施。

李大霄:上市公司掀起回购潮,助力A股市加速企稳

可以预期的是,随着回购新政的实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热情必然会大幅提高;而产业资本对股市的反哺,对于行情的稳定和交易的活跃,自然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实际上,在回购新规公布前,产业资本对股市的反哺行动早已展开。8月份,大股东增持加上市公司回购已经为市场带来了84亿的增量资金,打破了连续几个月产业资本净流出的局面。

作为最熟悉上市公司的投资者,产业资本的动向,一直被认为是行情的风向标。随着产业资本在二级市场由净流出变为净流入,A股市场企稳的机会自然也大大增加了。

助力市场企稳的积极因素越来越多

除了产业资本之外,9月份助力市场企稳的积极因素其实越来越多。

首先,我们看到,第一只养老目标基金已经公开发行并且提前完成募集,第二和第三支也在上周同时发行,首批共计14支养老目标基金将成为9月份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增量资金。

其次, MSCI纳入A股的权重在本月将会翻倍,估计将带来超过100亿美金的增量资金,富时罗素国际指数也可能在9月份就是否纳入A股进行探讨并得出一个结论。

很多人对外资大量涌入可能还没有充分重视,其实从年初到现在,已经有超过2200亿的外资进入A股市场,8月份更是创了今年的新高达到354亿,环比增加了24%。如果在下半年富时罗素纳入A股以及沪伦通能够最终成行,外资进场的速度无疑会进一步加快。

李大霄:上市公司掀起回购潮,助力A股市加速企稳

第三、险资开始对A股市场进行试探性建仓。目前险资进入A股的资金只占其投资资金的12%,基本上还是非常轻的仓位,未来在低位加仓的动力和空间还是比较足的。

第四、根据最新中报数据,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整体利润增长超过14%,这个增速水平对于上证50不到10倍的PE估值、上证指数11倍左右的PE估值,显然是有足够支撑力度的,对于行情的企稳也将提供基本面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