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建筑一座城之秦皇岛原来真是一个岛

虽然,我在秦皇岛已经呆了二十多年,就我这种路痴来说~呆多长时间都是一个样。

今儿,我看到了一篇报道,说实话,真的惊掉下巴了~

原来秦皇岛以前还真是一个岛。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秦皇岛原来真是一个岛

图片来源 | 河北新闻网

“秦皇岛涵盖的一些县区,像山海关、卢龙古城,都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也曾经一度是城市的中心。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秦皇岛的中心主城区逐渐转移至海港区。而海港区的历史,却是与清末以后建港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直至19世纪末,随着港口的建设,‘秦皇岛’这座岛屿才终于与陆地相连,成为大陆的一部分,并由此成为一个近现代城市的起点。”秦皇岛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是这样说的。

“秦皇岛”最早可追溯至1535年

有关“秦皇岛”这个地名最早的记述,见于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版的《山海关志》:“秦皇岛,城(按:指山海关)西南二十五里,海水环之,世传秦始皇求仙驻跸于此。”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当地文史工作者的多次呼吁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考古队在北戴河金山嘴北面横山上进行发掘,露出了面积9000多平方米的土层,这是大规模的夯土筑造房屋的遗址,经研究认为,这就是秦始皇东巡时的行宫遗址。此后两年间,在秦皇岛海域又不断发现一些碎石残片,经考证均为秦汉时期的古物。

那么,千百年前的秦皇岛,是什么样的?

1915年前的大小码头鸟瞰图|河北新闻网图

今日港城新貌| 郭昭摄

据《临榆县志》记载,秦皇岛在清同治以前,“只有帆船停泊,栈房三两,代卸粮盐而已,并无住户。”

“秦皇岛”陆续被人发现的经过

“1897年7月,传来英传教士甘林在联峰山购地建房的消息。洋人随后纷纷来此购地,欲攫取秦皇岛港湾之权益。9月,开平矿务局督办张翼奉清政府之令,派贺壁理、德璀琳来秦勘视,假借铁路公司名义,秘密派人抢先将北戴河至秦皇岛沿海一带地亩圈占购买。”

中国著名实业家周学熙等人主张建在秦皇岛东南山西南岬角处,并陈述理由:北戴河一地暗礁较多,不易停船靠泊。

周学熙的选址意见,最终获得外籍工程人员的支持,后经讨论,他们决定港口建在秦皇岛,北戴河赤土山以西则开辟为避暑地。

清政府的这一批示,意味着中国第一批自开口岸、第一个旅游区均在秦皇岛成立了。

秦皇岛的第一条马路

1905年,秦皇岛有了自己的第一条水泥马路——由港区内的南山边上一直修至三角花园,被称为“开平昌道”。它还有另一个名字——“通港路”,因为这条马路直通港口。

“道南道北”的形成

1919年,一座老天桥又横空出世,勾勒出了当时整个城市的格局。

老天桥与铁路息息相关。1919年,京奉铁路秦皇岛绕线工程竣工,新增设南大寺站和秦皇岛站,让新兴的秦皇岛成为京奉沿线上最重要站点之一。同时,也让市内铁路增长了1.25公里。

这增长的1.25公里路线,形成了一条分界线。

从此开始,秦皇岛有了‘道南’‘道北’之称。这里的‘道’不是马路,是铁路。

当时,道南多为商铺,有高低错落的洋房,鲜花锦簇、松柏成林的开滦广场,三角花园,还有南山一号楼高级别墅。

而道北则是平民区,低低矮矮的平房。老天桥穿起的两个世界,构成了秦皇岛最初的城市格局。”

“秦皇岛市”最终形成

1948年,秦皇岛解放后成立秦榆市,辖秦皇岛、山海关、北戴河,市政府设在海阳镇,这是秦皇岛历史上第一次脱离临榆县,正式建市。1949年山海关划归辽西省后,秦榆市改称秦皇岛市,“河北省秦皇岛市”的称谓第一次正式出现。此后,秦皇岛一度由省辖改属唐山专区,至1983年,唐山地区撤销,又恢复了“秦皇岛市”的名称。

后来,你们都知道了,秦皇岛变成了这样。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秦皇岛原来真是一个岛

长城路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秦皇岛原来真是一个岛

海浪花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秦皇岛原来真是一个岛

海浪花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秦皇岛原来真是一个岛

遇井街小学胡同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秦皇岛原来真是一个岛

老天桥

一座建筑一座城之秦皇岛原来真是一个岛

风帆广场

从“岛”,到“港”,一字之差,勾勒出一个现代城市因港而生的百年史,也记录着这个面朝大海的新兴都市一个多世纪的变迁、记忆和成长。

有人说:雪梅露、长城汽水、冰袋、溜溜球、跳皮筋是秦皇岛人一代童年的记忆~~

没想到,若百年之前的秦皇岛是一座荒凉的岛,那么现在的秦皇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突然有点儿小感慨啊。不知道,百年之后的秦皇岛,又会变成什么样?

注:文字信息与图片来源于河北新闻网,网络、感谢各位同仁的努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