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以内,如何看我的宝宝“正常”吗?

今天是关于宝宝成长发育的专题系列,一共有四篇文章。大运动大家都非常熟悉,但如果你只知道大运动就真的out了,今天的第一篇会和大家分享评估一个孩子发育发展的五大纬度。之后的三篇分别是关于1岁内宝宝的认知发展、精细运动发展和语言发展每个阶段的特点。

一岁以内,如何看我的宝宝“正常”吗?

在美国,评估一个孩子的发育发展一般有五个纬度。下面就和大家说说每个纬度究竟是什么。

大运动 (gross motor)

大运动就是一般说的抬头独坐爬等。大运动是一切发育的基础,中国古话说“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其实是不正确的。大运动的发展对于精细运动是否好有密切关系,对于脑部认知发育也有密切关系。美国曾经跟踪过出生时有脑部损伤的宝宝,发现早期注重大运动训练对于脑部损伤是有修复作用的。所以大运动对于早期宝宝脑部发育是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大运动是其他四个指标的基础,大运动不好,就会拖累其他方面的发展。

一岁以内,如何看我的宝宝“正常”吗?

这里特别要说一下翻身和爬,因为很多宝宝会跳过这两个阶段,而这两个阶段是特别重要的。翻身的一大好处就是内庭的锻炼,宝宝通过翻滚锻炼自己的内庭。有些大人成年后容易晕车,这就是小时候内庭没有发育好。小D学会翻身比较晚,我们从一开始就会有意识抱着她跳舞,捧着她转圈,这些都是对内庭发育有帮助的,来弥补她不会翻身无法锻炼内庭。如何帮助宝宝翻身,点击->

一岁以内,如何看我的宝宝“正常”吗?

至于爬的好处那就更多了,

  • 锻炼核心肌肉,而核心肌肉是一切宝宝成长发育的基础 ;

  • 增强肩部的稳定性,这是今后写字的基础;

  • 学会如何控制大腿,稳定自己的盆骨,这是今后更好走路的基础;

  • 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开发左右大脑,对今后的学习能力、体育能力有帮助。

所以各位妈妈们,一定要多鼓励宝宝爬,不要急着训练走。因为宝宝一旦会站了,就不太愿意爬了。如果你家宝宝错过了爬行阶段,已经在走了。我们康复师会建议在学龄前要有意识让宝宝多进行垂直爬(climb)来弥补。点击-> 看如何训练宝宝爬行。

一岁以内,如何看我的宝宝“正常”吗?

精细运动 (fine motor)

精细运动指的是手的灵活程度,比如抓握,手眼协调。如果精细运动不好需要做康复,这边叫occupational therapy,顾名思义,这是影响以后生存质量的(吃饭、写字等),也是所谓“心灵手巧”,手和脚上的神经元是最多的,要多提供不同材质的物品让宝宝触摸,可以很好地提高手部敏感程度。

一岁以内,如何看我的宝宝“正常”吗?

我有一点点洁癖,见不得小D脏了。后来我们康复师一直强调弄脏(get mess)是好的,这是对于感官最好的刺激。最近纽约的春天到了,我总能看到好多孩子在玩泥巴,玩沙,光脚在草地上玩。感官刺激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多做按摩抚触,有些孩子上了幼儿园喜欢打人,我们大人想当然会觉得他们是调皮,其实这很可能是小时候没有进行抚触,缺少皮肤接触导致的。

我现在就是经常提醒自己用小D的视野看世界,喂她吃辅食她有时会用手抓辅食,我不会觉得她在捣乱,相反我会停下来告诉她,我们吃的是三文鱼泥,你摸摸它是有颗粒在里面的;我第一次穿皮草抱她,她对我外衣材质感兴趣,我就会鼓励她摸,然后说,很软对吗?小D的积木是硬的,这个很柔软。

对于精细运动具体如何训练,点击->

一岁以内,如何看我的宝宝“正常”吗?

语言表达(speech)

小D从矫正三个月开始就有一个语言康复师,我一开始很疑惑,这么小有什么语言可以康复。后来发现她是喂养和语言康复师。语言发展原来和喂养是密不可分的,喝奶时吮吸锻炼的肌肉吃辅食时咀嚼锻炼的肌肉都是帮助日后说话的。

我家由于早产一开始吮吸力很弱,吃得慢,而且密闭不好一侧总是漏奶,我妈妈那时就和我说用勺喂啊,国内好多吃不好奶的宝宝都这么喂大的。我们康复师这边就一直和我强调一定要坚持让她吸,不能为了省事,不然会影响以后的发音。

一岁以内,如何看我的宝宝“正常”吗?

另外促进语言发展的一个方法就是和宝宝多说话,唱歌读绘本我相信大家都在做。小的时候,我做什么都用描述性语言告诉她“妈妈在洗碗”“妈妈和小D去公园”“我们今天吃胡萝卜炖牛肉”。等她到七个月左右,我会用一些设问句,“小D的勺子呢?”然后等几秒看她眼睛是否会看向勺子,慢慢地她就开始明白一些基本日常用语。

关于语言启蒙怎么做,点击->

一岁以内,如何看我的宝宝“正常”吗?

认知能力 (cognitive)

一岁以内的宝宝培养认知能力就是玩,玩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学习。有两个经典的理论是可以从玩中发展。一个是“物体永久存在性”(object permenance) ,这就是经典的躲猫猫的理论依据。小月龄的宝宝一开始是不知道物体离开我的视线其实没有消失,玩具掉了他们不会寻着那个方向看。小D一开始玩具掉了,我马上就捡起来给她。后来我发现这样其实不好,她就觉得玩具一直在。后来我就延迟反应,她玩具掉了,我就会看着她说“阿欧,玩具在哪啊?”然后用眼神提示她那个方向,慢慢的她就明白了。

还有一个比较经典是因果关系(cause effect)。一些音乐玩具都是可以锻炼因果关系,一开始小D是无意识碰了一下,然后音乐就响了。这样反复几次后,她就明白了是她做了一个动作引发了另一个事物的发生。这些在我们大人眼里非常不起眼的事情,却恰恰是宝宝认知开发很重要的基础。关于认知能力如何开发,点击->

一岁以内,如何看我的宝宝“正常”吗?

交际能力(social)

宝宝从出生开始就会对大人的脸感兴趣,这其实就是他们最初的交际能力。所以父母从一开始就要给予正面反馈,多对她说话多笑。再大一点,他们会对自己的脸感兴趣,所以可以买一些镜子让她照镜子。

六个月以后,宝宝会开始有共同关注(joint attention), 就是她一个人在玩一个玩具,她会时不时抬头看看你,好像是在和你分享她的快乐。这个joint attention是区分自闭症儿童的一个很重要指标,作为父母一定要及时反馈不断强化。小D这方面特别强,今天带她去音乐课,她自己在敲鼓,总会时不时回头看看我,我就会对她说,嗯,妈妈看到了,小D在敲鼓,谢谢和我分享。相反,旁边有一个宝宝也会时不时看他爸爸,但那个爸爸却说,你不要看我啊,认真敲。这其实是大错特错。

一岁以内,如何看我的宝宝“正常”吗?

每个新手父母都或多或少会自己的孩子成长发育有过疑问,特别是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了以后。每个孩子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一段时期他们会专注于某个方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宝宝大运动提前但说话晚,有的宝宝很早开口了但大运动总是慢了一点。只要在合理范围内,都是正常的。但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是有意识帮助她全面发展以上5个纬度。

点击标题直接阅读




大J,坐标纽约,曾经知名外企经理,现全职妈妈,分享在美国学到的育儿知识,没有理论翻译,只有在儿医指导下的实践心得和运用企业带人智慧的聪明育儿方法。畅销书《跟美国儿科医生学育儿》、《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的作者,微信公众号:大J小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