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干货!中美贸易、东北亚、台海热点问题与对策


国家安全的核心是外患与内忧,下面我从一个军事学者视角对当前中美贸易战、东北亚形势、台海形势、民生问题及几点感触五个方面谈些思考和看法。

一、中美贸易战现状与前景

中美贸易战始于今年3月22日,特朗普签署了对华贸易备忘录。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对中国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技术、机械等产品加收25%关税;4月16日宣布对中兴集团制裁。特朗普7月6日称对从中国进口的价值340亿美元商品征收25%关税;8月25日特朗普责成政府放缓与朝鲜的无核化谈判,重点解决中国问题,宣布今后不与中国有政府和共产党背景的企业交往;9月初又宣布将对20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对美出口总额40%)的商品征收25%关税。针对美国立场,中国政府8月3日宣布将对美国5207个税目、600亿美元贸易额产品加征5%--25%关税;近还将出台新的应对举措。虽然两国进行过多次谈判,但均因美方没有诚意而导致无果。

原因分析。美国悍然与中国发动贸易战,有五个基本原因:一是政治因素,中美两国政治、社会制度不同,核心利益和战略追求不同,与中国进行贸易对抗,本质上反映出深层次的国情差别;二是经济因素,美国感到了中国对其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和“美国优先、美国第一”目标的威胁,还有来自各种人为舆论的刺激;三是军事因素,认为中国的“南海”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及对非洲诸国的合作等都威胁了美国的安全利益;四是特朗普性格因素,他独特的商人思维定式,导使其必然从本国经济利益及商人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五是转移国内矛盾焦点因素,特朗普目前在国内各界遭到质疑、甚至要求对其进行弹劾的呼声日渐高涨,发起贸易战也有力图转移国内矛盾焦点和视线的考量。

前景预测。中美贸易战必然将对现行世界贸易体制构成巨大冲击,对中美两国关系造成两败俱伤,这种斗争必将是长期的、复杂的和难以调和的。但我们也应清醒看到自己拥有的四个优势:一是有1.2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金融主动权。二是美国在华有着巨大市场份额,重点是飞机、汽车、手机、电子产品及农产品等,对华有很大的经济依赖性。三是我们有着广阔的其他国家市场,如果运用得当,我们可以把贸易战变成国家发展的新契机和新机遇。四是我国有不断扩大的国际朋友圈。这将使我们的贸易范围不断拓展,可大幅降低对美国的贸易依赖。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中美斗争的综合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但目前的斗争范围还不至引发军事冲突。

二、东北亚形势现状与前景

东北亚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范围涉及中国、俄罗斯、蒙古的部分地区和朝鲜、韩国及日本共六个国家及地区。

特朗普和金正恩6月12日在新加坡进行了会晤,这之前,朝鲜炸毁了丰溪里核试验场、拆除了平安北道导弹试验设施,朝美关系有了一定改善。但接下来两国纠纷不断,美国并没有对朝做出安全承诺和放弃制裁,而是一再督促朝鲜明确弃核时间表,他们针对朝鲜的军事演习仍在继续,特朗普还责成政府推迟了对朝鲜的预定访问。近日文在寅第三次访问了朝鲜,签署了《9月平壤共同宣言》,声称要共同神吧去哪2032年夏季奥运会,金正恩称将与韩方努力共建“无核半岛”,将在不久的将来访问首尔。我们对此都给予了积极评价。

前景判断:美国不会放弃以朝鲜问题遏制中国的战略,更不会放弃“重返亚太”战略(核心:主导亚太事务、遏制中国发展、加强与其盟国关系)不会改变,他们并不乐意看到朝韩关系变暖和半岛真正实现“无核化”,因为这将使他们失去在半岛不断增强军力的理由。韩国引进的“萨德”系统仍处于高戒备状态,对中国的安全威胁没有消除。日本的安倍晋三近再次当选自民党总裁,意味着将连任日本首相,他所积极推进的“修宪”也有了实现的更大可能性;日本目前正在从美国引进海基“宙斯盾”--标准3导弹拦截系统,这将对中国安全带来新的军事威胁。朝鲜形势关键还要看美国的立场,特别对朝韩关系发展做出什么反应?是否会放弃对朝鲜的制裁?针对朝鲜的军演是否会停止?朝鲜核弹头数量虽然不多,但不会轻易彻底销毁,目前销毁的是一些试验设施而不是核材料。东北亚各方的斗争仍将长期存在,军事形势前景不容乐观。

三、台海形势日趋严峻

蔡英文从2016年上台执政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在“台独”道路上越走越远。蔡英文利用过境美国的机会竭力为独立造势。提出将太平岛租给美海军陆战队使用,虽遭到国会否决,但却在本岛设立了一个小型地下军事指挥所,此动向直接挑战着大陆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底线。台湾当局最近还全面修改了教科书,加速了去中国化进程。

台海局势特点:一是台湾当局“以武拒统”立场日趋鲜明。今年以来,台湾当局推出了“防卫固守、重层吓阻”的新军事战略,投入了近万亿新台币引进或发展新型武器装备,连续组织了汉光、神鹰、雷霆、天马、联字号等不同规模、针对大陆的军事演习,以武拒统的姿态日趋鲜明。二是美国干预程度加剧。今年1月美国通过了《台湾旅游法》;4月美国共和党重量级参议员提议向台出售F35战机;美国与台湾当局确认进行高层互访;将邀请台湾参加美国海军在所罗门群岛组织的军事演习,从经济、外交和军事上提高了对台湾的支持力度,谴责萨尔瓦多与台断交,还撤回了驻萨大使。三是民进党台独纲领不会改变。那就是实现独立。对外竭力争取扩大生存空间,对内不顾百姓利益,打压和清剿国民党。四是国民党难以在两岸统一问题上有所作为。马英九提出的“不独、不统、不武”仍是国民党当前的两岸政策;目前国民党内斗不止,这种情况多次让台湾人民极度失望;现任党魁仍然没有以“九二共识”为基础提出两岸统一纲领。

战略对策。应把握好六个环节:一是运用好法律武器。充分利用相关国际法和国内法律,让我们筹化和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有理、有利、有节,努力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二是宣布武统时机和底线。一旦台组织独立公投、宣布独立、外军进驻、军事进犯、重启核武研发、岛内大规模动乱之时,明确宣布这就是我们实行武统之日。三是确定台岛治理方针。根据台湾实际,果断决策实行“一国一制”;制定台湾法律体系;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并增强民族认同感。四是缜密规划里应外合。整合岛内爱国力量;保护文化古迹和重要目标;悬赏缉拿重要罪犯、特别是主要台独分子。五是确定统一后的理政举措。尽早安排相关人事;确定精干高效的机构设置;维护社会治安;全力发展经济;抓好历史及文化传承。六是确定台岛驻军。确定驻军、军种、数量规模、部署地域及接管台军事宜的具体方案。

《反分裂国家法》第八条指出,“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变化,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将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必须务实推进祖国统一进程,仅在政治上做些表态式声明和在经济上对其优惠是远远不够的。

四、民生问题是国家稳定之本

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习近平主席提出“不忘初心”思想,我理解这是告诫全党不能忘记党和军队来自人民、服务于人民的初衷。随着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人民对于生活质量有了更高、更多的期待。

当前民生问题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特别在价值观导向、道德伦理、住房、医疗、教育、养老、贫富差别、交通治理等方面,亟需从政策、法律、法规和道德层面进行深化改革,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大力宣扬科技兴国、实干兴邦精神,完善政策法规,真正让百姓满意,使其切身体验到综合国力提升所带来的幸福感。

五、七点感触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有七点感触。

一是必须认清敌、我、友。毛泽东主席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在分析和决策国家安全上,我们一定要牢记领袖的教诲,决不能在这个首要问题上出错。

二是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习近平主席指出,“在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上我们不能受制于人”,美国发起贸易战,使我们更深刻的看到,只有发扬“两弹一星”的奋斗、创新精神,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必须牢记、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按照小平同志在苏联解体后提出的“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的战略思想决策重大问题,我们当前并不具备引领世界的实力和能力。

四是必须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和运行机制。根据国家发展需要,我们应努力强化法制。为什么贪官屡抓不止?为什么犯罪率居高不下?为什么在社会上屡次发生“霸座男、霸座女”现象?这些都充分说明我们对权利的制约机制还不够健全,犯罪、犯错的成本也还过低。

五是构建高素质、高水平的国家智库。围绕国家安全问题的任何决策,都应经过领域权威专家的缜密论证,而不应盲目决策。智库专家不能“跨界”,必须确是本领域经权威认证的顶尖专家,而不是“万金油”式、对任何事都可以信口雌黄的所谓“名人”。

六是必须搞好军民融合。2015年3月党中央正式把军民融合明确为国家战略后,虽然形势发展很快,但涉及军队核心作战能力上的融合还进展缓慢。亟需找出并解决好在理念、机制、法规、利益链、常态沟通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七是必须真正做好打仗准备。清醒认识国家安全形势,针对未来可能的作战对象从难、从严、从实际需要练兵,不走过场、不搞形式,少些一厢情愿,切实按照打仗要求组织训练及联合演习。

我们有理由对国家未来充满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