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不疼,哥哥不爱——宋徽宗时代的康王赵构

赵光义到了风烛残年的时候,弟弟赵光美,侄子赵德昭,赵德芳早就撒手人寰,他也再也不用去遵守所谓“金匮之盟”。公元997年,宋太宗赵光义驾崩,皇太子赵恒登基为帝,赵恒就是宋真宗。

从宋太宗开始,北宋所有皇帝都是太宗一系,但是这个家族似乎血缘天生不够坚挺,中间有几次出现无子的情况,比如宋太宗的孙子宋仁宗,无子,只能选择仁宗的堂侄——宋英宗赵曙即位;宋英宗的孙子,宋哲宗,又是无子,只能选择自己的弟弟宋徽宗赵佶即位。最严重的情况发生在靖康之变之后,宋徽宗几乎所有的子孙,全部被俘虏到北国,只有康王赵构侥幸逃脱。

赵构,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九个儿子。在宋徽宗当时健在的二十多个儿子里面,赵构不是最年长的,也不是最优秀的,而且不是嫡出的。但在当时的宋徽宗眼里,赵构至少是个脑子够用的人,而且身体也足够健康,所以,赵构承担了很多其他儿子们不愿意做的工作。比如,去敌国做人质,或者去敌国做外交使节等。

在李纲,种师道领导的第一次东京保卫战期间(见第二章第二节),赵构和著名的“主和派”大臣张邦昌(北宋灭亡后的伪楚皇帝),就曾经作为大宋的使者,被当作人质扣押在金军大帐里面。然而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即便是有弟弟作为人质关押在金军大营,依然挡不住宋钦宗派宋军在夜里对女真人实施偷营劫寨。宋钦宗派了他自认为得力的大将姚平仲偷袭金军,但神奇的是,不宣而战的姚平仲居然还偷袭失败了。这样的笨贼作案,就等于是把金营做人质的弟弟赵构和张邦昌逼上了一条死路。


爸爸不疼,哥哥不爱——宋徽宗时代的康王赵构


不过事出意外。

当时女真人的东路军统帅完颜宗望,面对宋军夜里的偷营已经完全懵圈了。懵圈的原因,不是因为被被宋军展示的强硬感到害怕或者恼火,而是他完全看不透宋钦宗的套路和逻辑,随即就起了疑心。完颜宗望判断,手上的这个康王赵构和张邦昌是两个冒牌货,或者至少是在大宋中央政府中的分量不够。否则,宋钦宗为啥会置自己的亲弟弟的安危所不顾,半夜来偷袭呢?来自遥远北方的,刚刚由渔猎部落进入到文明社会的女真人完颜宗望,越想越是这么个理,最后自己就把自己说服了。如此一来,赵构两个人反而因祸得福。在女真人的压力之下,宋钦宗最后用肃王赵枢(宋徽宗的第五子)换回了康王赵构和张邦昌。

然而,说到底赵构还是个奶奶不疼,姥姥不爱的主。宋钦宗眼中的赵构,可有可无。每次看到这个貌似低调的弟弟,都嫌他死的不够快。第一次东京保卫战结束后不久,第二次东京保卫战还没有开打,金朝就要求大宋再派亲王去议和。出使金国去议和的,又是上次刚刚遭遇金人退货的——倒霉的康王赵构。

-----------------

备注:本文是一本书的其中一个小节,整本书的名字叫做《魔方中国史》。欲知上下文,请关注“唐岛渔夫”头条号。更多最新内容,请关注天涯煮酒论史版块的原帖——“打乱顺序重读中国历史”,原贴已更新三十五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