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都怪你让我当皇帝,导致北宋灭亡

如果投胎可以选择,相信很多人会选择当皇上吧。

毕竟江山美人、为所欲为,令万人欣羡。

造化就是如此弄人。想做皇帝的人求不来,不想当的人硬被推了上去,好不凄凉。

赵佶是其中一个,他是宋神宗的第11个儿子,排位并不靠前,按说这皇位应该与他无缘。不过大宋的这场悲剧还是发生了,赵佶的哥哥宋哲宗英年早逝。

一代明主弃国而去,这对王朝的打击是巨大的,而徽宗登基则完成了对北宋的致命一击。

说哲宗是明君是有依据的。执掌政权之后,哲宗皇帝恢复推行王安石变法,国运昌隆。军事上连续击败西夏,不断收复失地。一边打着仗,一边还能发着财。国家经济实力日益增强,黎民富庶,国泰民安。

哲宗去世时,国力达到北宋的巅峰。照这么发展下去,扭转对辽国的颓势也只是时间问题。

历史没有给哲宗时间,1100年,哲宗病哲。

哲宗留下一个强大而富庶的帝国,却没有培养起同样神武的继承人。哲宗无子,于是新皇帝就要在哲宗的弟弟里面选。这时候赵佶仍然不是首选。因为父亲神宗有14个儿子,除了已经去世的,赵佶还有5个兄弟。

事情的决定权,在向太后身上。

向太后是神宗的皇后。此时神宗与哲宗已经不在,向太后执掌国家最高权力。向太后召集文武开会,讨论由谁当皇帝。

宰相章惇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他说应立简王赵似。向太后不同意,赵似第一轮就被淘汰出局。

章惇又说当立申王赵佖。向太后又说申王有病,意思还是不同意。

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因为向太后心里想的是端王赵佶。赵佶和向太后的关系一直很好,他对太后非常孝顺,但这也非决定因素。向太后真正思量的是:端王的母亲陈氏地位很低,最重要的是已经去世。这对向太后的威胁最小,合作的可能性也就最大。

所以向太后说:“先帝有言,端王有福寿,有仁孝。”这话是真是假,就只有向太后自己知道了。反正没有人敢向她要证据。

但章惇还是坚持了原则,他厉声反对:“端王轻挑,不可君临天下。”

后面的历史证明,章惇的话是正确的,只是此时反对无效。在向太后的支持下,赵佶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的当上了皇帝,是为宋徽宗。

他接管的大宋,是哥哥哲宗留下的国库充足、兵强马壮的强盛帝国。

靠这个家底,宋徽宗还是做出了一些功绩的。宋徽宗派遣将领王厚消灭了青唐羌政权,收复了自中唐就陷于吐蕃人之手的青唐地区,还派遣童贯远征青唐残部,一路远征至新疆且末县附近。

不过,当皇帝只是副业,宋徽宗的第一张名片是书画家。

宋徽宗:都怪你让我当皇帝,导致北宋灭亡

中国画家地位最高的时代,恐怕就是徽宗朝。当时成立了翰林书画院,即宫廷画院。而且在科举考试中也加入了绘画这种考试方式。

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这个时代的出产物。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的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献给了皇上。于是宋徽宗成了《清明上河图》的第一位收藏者,就连“清明上河图”这几个字,也是徽宗亲自提上去的。

宋徽宗还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瘦金体,挺拔秀丽、飘逸犀利,在中国的书法史和艺术上都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宋徽宗爱好广泛,诗、画、书法、足球(蹴鞠)、逛青楼都很擅长,就是不大会经营国家。一番操作,大奸臣蔡京、童贯、杨戬等权倾朝野,南方的方腊揭杆而起。

经过了歌舞声平的前半生,宋徽宗的好日子终于到了头。本来还不至于那么快,虽说老百姓受些苦,但是因为哥哥给留的家底太厚,皇家还是有吃有喝的,国内叛乱也成不了大气候,最牛的方腊很快也给撸了下去。

然而,宋徽宗不知道见好就收,他决定继续自讨苦吃。当然,他的这次自讨苦吃虽然不理智,但在其荒谬的一生中,却算得上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壮举,这件事就是——联金征辽。

北宋一直受辽人的欺负,就算澶渊之盟以后的和平,也是在每年付出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的代价之下的换来的暂时安宁。

居太平盛世,思国家忧患,这是值得赞颂的。成败是一回事,气节是另一回事。虽然行动可笑,结局可悲,但这位国君的志向可敬。

当时,宋在南,辽在北,金在更北。女真族建立大金国,先后攻占了辽的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上京临潢府,辽国势衰。正巧童贯出使辽国,带回来一个“人才”——马植。

“联金灭辽”就是马植献的妙计。

宋徽宗和大臣们经过一番辩论,还是决定从谏如流。马植也由此升官发财,改名赵良嗣,官拜秘书丞。徽宗则派出使者,经海路绕过辽国,联络金国,几番折腾,终于订立“海上之盟”,相约攻辽。

然而,结果却是,金国挥师南下,势如破竹;宋军横戈北上,稀里哗啦。

胜利不是只靠骨气就能取得的。在败光了最后的家底之后,宋被辽军打得溃不成军。要知道,此时的宋军,堪称北宋最强。在富庶国力支持下,军队得到了很好的装备和训练,并且在征青唐羌的战争中历经淬炼,可谓精锐之师。

之所以会失败,得益于君主和童贯的“英明指挥”。所谓将帅无能,累死千军。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战争,一位无名小卒渐露头角,这就是后来的南宋大英雄岳飞。

宋徽宗:都怪你让我当皇帝,导致北宋灭亡

宋军没能按计划收复失地,金国却三下五除二把辽给灭了。宋虽然向金支付了许多钱,但毕竟收回了一部分领土。全国对宋徽宗一片歌功颂德。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那这会是一次成功的远交近攻。但当年秦国用远交近攻计,是基于自己强大的实力,不会被反噬。宋就不一样了,宋的这一招,更应叫做引虎驱狼。辽灭亡,挡在宋前面的防火墙也就没了,更为彪悍的金国在宋人面前虎视眈眈。

金没有给宋留多少时间,准确的说是五年。在宋徽宗享受灭辽荣耀的第五年,他深刻的意识到:自己当上皇帝,绝对是因为投错了胎。

金兵大举南侵,徽宗做出少有的准确判断:自己的皇帝,当到头了。

宋徽宗和儿子赵桓,展开了一场激烈的逃避当皇帝命运的竞赛。两人用的方式,都是装病。徽宗在御前会议上直接昏了过去,还从床上摔了下去。御医一通忙乎,徽宗才苏醒过来,此时半边身子不听使唤,正式半身不遂。书法家赵佶用左手写下一行字,“我已无半边也,如何了得大事。”

于是招儿子来给自己探病,赵桓是不得不去。进屋就趴在徽宗的床前哭,徽宗也不理他。赵桓被太监强行披上龙袍,驾到福宁殿。

赵桓见势不好,及时的昏了过去,等太医把他弄醒过来,他就理所当然的装傻,谁也不认识了。

赵桓心里真苦啊,心说这老爹不厚道啊,年景好的时候不传位,金人打到了家门口,你让我抗雷,真是亲爹呀。

不过,主动权还是在老子手里的,虽然很叛逆、很抗拒,赵桓还是当上了宋钦宗。

赵桓的命运比徽宗差多了,徽宗毕竟享受了多年的太平盛世,钦宗只当了一年皇帝。就和徽宗一起被金国俘虏,开始了他们的囚徒生涯。

如果能自主择业,相信宋徽宗可以成为一位了不起的书法家,或者主管艺术的官员。只可惜身在皇家,身不由已,非要去他做一件自己不擅长的工作——皇帝——悲莫大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