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口之战:杨行密力保淮南

由于赵宋得自后周,后周得自后汉,后汉又被认为是接续了后晋,后晋取代的是后唐,后唐灭了后梁,梁唐晋汉周宋这么一个权力交接序列,所以为了自身的合法性,宋就一定要把前面五个政权认作是正统,“五代”史也就算是正史,这五个政权合法化了。

这样的一种历史“构建”作为赵家人来说当然有他的合理性,但是时间一长,就给后来读史者一种感觉,好像历史就是以这五个政权为主,而其它十几个政权都是无足轻重的伪政权,完全成了那五家的附庸陪衬,这就大错特错了。

作为整体的中国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不断由北向南开发的历史,其中有几个关节时段特别重要,比如东汉以后的六朝,再就是五代时期的南方诸国,而其中杨行密开创的吴政权以及取而代之的南唐,都在经济、文化的南向转移中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对当时整个社会的转型有着重大意义,十国的历史可不是仅仅留下个李后主大小周后或者花蕊夫人那么香艳、脂粉。

清口之战:杨行密力保淮南

庐州人(今安徽合肥)杨行密,又一位成功崛起于草根阶层的晚唐豪杰。年轻时杨行密除了“长大有力,能手举百斤”还能“日行三百里”一副运动员的身体条件以外,实在没有其它资本。

杨行密出身贫苦,自小孤儿,乱世中还糊里糊涂参加过造反队伍被抓捕归案,好在个头高,在一群战俘中很显眼,当时的庐州刺史郑棨(qǐ)“奇其状貌,释缚纵之”,这么好的身板杀了太可惜,还是加入到官军来吧,从此杨行密又光荣入伍。

但是光有好身板没用,杨行密为人老实没有家庭背景,在部队中总是被一些势利之徒任意欺凌。按规矩杨行密一度随部队戍边朔方(今宁夏灵武),在那里表现出色勤勤恳恳,升为队长。

戍边期满回到庐州,按理说下一批戍边人员再怎么轮也轮不到杨行密了,但显然顶头上司做了手脚,名单一出杨行密又列其中。本来就满肚子委屈,在路过上司办公室门口时,上司还侮辱性地取笑杨行密,“问行密行何所欲”,小杨你这次出发还缺点什么啊?

莫欺少年穷,谁都有尊严谁都有脾气,老实人发起火来后果很严重,“惟少公头尔!”缺你妈个大头鬼,杨行密“斩其首,携之而出,因起兵为乱”。就和武昌首义时候湖广总督瑞徵一听说军营出事脚底抹油一样,这个时候的庐州刺史郎幼复也选择了迅速溜之大吉。老实人杨行密就这样被群众推举为新的庐州刺史。当然那个时候他还叫杨行愍,当了刺史以后,更高的上司淮南节度使高骈给他改成了杨行密这么个今用名。

前面我们讲了,光启三年(887年)扬州大乱,高骈被部下秦彦、毕师铎先囚禁后杀害。在扬州内乱时期,高骈去信要求杨行密从庐州来救他。

杨行密如期而至,但到了扬州城下高骈已经被杀害,扬州落入乱军之手,杨行密再围城数月,终于把秦彦、毕师铎赶出了扬州城。哪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杨行密自己差点没活着走出扬州城。

原来中原混乱,秦宗权大战朱温,而秦宗权也看中了淮南这块富庶宝地,派弟弟秦宗衡率大军准备从高骈手里抢过淮南。可惜后来秦宗权自己被朱温打得落花流水,他的蔡州老巢都快守不住了,赶紧通知秦宗衡回师,淮南的事暂时先放下。

秦宗衡当然是要回师去救他哥的,但秦宗衡的副将孙儒却是个有头脑独立思考之人,老秦已经山穷水尽了,灭亡是迟早的事,回去也是去给他陪葬毫无意义,而如今高骈一死,无论秦彦还是杨行密又没有足够实力,这个权力真空时期,正是占据淮南的大好时机。想通了这一点,孙儒毫不犹豫杀了秦宗衡,带着他余下的蔡州兵,开始争雄于淮南。

清口之战:杨行密力保淮南

秦彦仓皇逃出扬州,杨行密入城安抚被围困已久的扬州百姓,结果没几日孙儒带着他的大将张佶、刘建锋、马殷等人杀到,“据行密故寨,行密辎重之未入城者,为蔡人所得”,城外军营里还没来得及运入扬州城的军粮都落入了孙儒之手,这下子杨行密就很被动了,瞬间从围城者转变成被围者,形势相当危急。

文德元年(888年)孙儒克扬州,杨行密出走,本来打算逃去海陵(今江苏泰州),谋士袁袭说海陵还是太靠近扬州,也不是我们的根据地,无法长期坚守,目前只能退出战场,不要再打扬州的主意了,回我们庐州老家韬光养晦“再为进取之计”吧,杨行密从之。

然而,杨行密好像不是很满足于老老实实坐守庐州,一心想在外面发展再开辟一处新的地盘,既然扬州不行杨行密又看中了洪州(今江西南昌),袁袭力劝不可,说是洪州过远实力不弱很难攻克。

最后折中了一下,大家一齐渡江攻克了宣州(今安徽宣城),总算是有了一处落脚点,很快朝廷的批复到来,杨行密当上了宣歙观察使。此后数年,杨行密就以这一带为中心,和孙儒蔡州兵大战,互有胜负,今天你占了庐州明天我占了常州,其间东南新崛起的钱镠还时不时加入战局。

景福元年(892年),和孙儒鏖战了这么长时间,杨行密自己都开始失去耐心,“孙儒之众十倍于我,吾数战不利,欲退保铜官,何如”,实在不行我们就先撤退吧。但是部将李神福、戴元规等人却不这样认为,他们分析孙儒蔡州兵作为一支外来势力,在淮南没有深厚基础,追求速战速胜,我们这样和他们相持搞持久战,战略上肯定是有利于我们,苦撑待变一定可以等到胜利之时。

机会终于出现。三月杨行密屡败孙儒兵,“破其广德营,张训屯安吉,断其粮道”,蔡州兵粮食危机,又出现大疫,六月得到孙儒患疟疾的情报之后,杨行密大举反击,“儒军大败,安仁义破儒五十余寨,田頵(yūn)擒儒于陈,斩之,传首京师”。

清口之战:杨行密力保淮南

杨行密终于取得了和孙儒交战的最终胜利,除了刘建锋、马殷率部逃去洪州之外,蔡州兵全军覆没。杨行密再度进入扬州城,几年前还富庶甲天下的扬州,“及经秦、毕、孙、杨冰火之余,江、淮之间,东西千里扫地尽矣”。八月,朝廷重新任命杨行密为淮南节度使,一场新的重建工作才真正开始。

就在杨行密和孙儒分出最终胜负的同一时期,北面的朱温也即将和他的邻居们做最后的了断。河东之役刚开始不久,审时度势的朱温就脱身而去,继续经营他的中原,朱温的老对手还是那几个:徐州的感化军节度使时溥、郓州的天平军节度使朱瑄,还有朱瑄的堂弟泰宁军(兖州)节度使朱瑾。

景福二年(893年),也是由于长期打不下时溥,已经围城徐州五个月的朱温焦急万分,有人进言说是“进军时日非良”,日子选得不好才造成军事不利,朱温也有了退兵之意。幸好敬翔不信这套,劝朱温“徐人已困,旦夕且下,使将士闻此言,则懈于攻取矣”,但凡要成功都是要坚持最后五分钟,千万不可听信这些胡言乱语。朱温鼓足余威,亲自督战前线。四月,大将庞师古终于攻破徐州,时溥带着全家登上了城中名胜燕子楼,自焚而死。

拿下时溥,下一个目标就是朱瑄朱瑾兄弟,庞师古围兖州、朱温亲自出兵郓州,兄弟俩只好求救于河东李克用,但此时李克用也在忙自己的战役,只能派出精骑五百去远水解近渴。

不出意料的话,再取朱氏兄弟只是时间问题,朱温已经开始将目光又移向了杨行密的淮南。乾宁元年(894年)十一月,杨行密主动遣使者唐令回带着万余斤茶叶来到汴州,想和朱温建立贸易关系,之前在对抗孙儒时期曾经一度和杨行密结盟的朱温,这一次却突然翻脸,逮捕了唐令回没收了万余斤的茶叶,汴州决定和扬州翻脸。

过早断交,暴露了朱温的野心,也给了杨行密提早防备的机会。在朱温还忙于与朱瑄朱瑾战事之际,杨行密赶紧布置沿淮防御。由于朱温的手下临淮重镇泗州(今江苏盱眙)的刺史张谏投降杨行密,淮南就再占得地利优势。

清口之战:杨行密力保淮南

乾宁二年二月杨行密“浮淮至泗州”前往前线,再拔濠州(今安徽凤阳)、寿州(今安徽寿县)。在濠州杨行密还收养了一位八岁的孤儿,但是担心亲儿子杨渥不愿意接纳这个义弟,杨行密又把这个小孩送给了手下徐温,当然这个孤儿的故事还得等到以后才开始精彩。可以说,在清口大战之前,行事稳妥的杨行密已经在淮河一线布置完毕,于军事上占有先机。

乾宁四年(897年)正月,庞使古、葛从周攻克郓州,弃城而出的朱瑄全家被汴军俘虏。二月,葛从周再克兖州,获朱瑾家人,“朱瑾还,无所归”,无奈之下带领几名亲将以及河东李克用派来的大将渡淮、奔杨行密而去。

时溥、朱瑄和朱瑾三大节度使如今统统被朱温所灭。得意洋洋的朱温本打算将朱瑾老婆收纳为妾,但原配张夫人则很会处理这样的问题,对朱温说以前你们三朱结拜兄弟,后来闹矛盾打了起来,害得我这位妹妹落到这个下场,要是以后你打了败仗,我也是要和妹妹一样的境地的。朱温又一向是对夫人言听计从,看张夫人不接纳,只好把朱瑾老婆送去佛寺里当尼姑。

两强在解决了后方威胁之后,朱温和杨行密终于到了正面交锋之时。乾宁四年(897年)九月,朱温坐镇宿州,庞师古以徐、宿、宋、滑之兵七万驻清口(今江苏淮阴,旧泗水入淮处),直指扬州;葛从周以兖、郓、曹、濮之兵驻安丰,直指寿州,“淮南震恐”,气势一如赤壁战前的曹操。

清口之战:杨行密力保淮南

然而结局也一如赤壁战后的曹操。杨行密将三万迎于楚州(今江苏淮安),十一月,投奔而来的朱瑾先渡淮化妆为北军,从北面突袭庞师古军营,同时杨行密引大军济淮,南北夹击,“汴军大败,斩师古及将士首万余级,余众皆溃”。

西线葛从周也从寿州退濠州,闻庞师古败,再退至淠水,杨行密大军杀至,“从周半济,淮南兵击之,杀溺殆尽,从周走免”。汴州败军又遇大风雪,四日四夜没吃没喝,“缘道冻馁死,还者不满千人”。

在中原经营十余年大战无数的朱温,终于在淮河边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失败,“行密由是遂保江、淮之间,全忠不能与之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