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你以爲你是誰?

(原創)你以為你是誰?

最近一段時間特別忙,文章也好久不更新了,看著不斷上漲的粉絲量,心生愧疚。也罷,寫則短篇,減輕自我壓力,也疏解自我愧疚之心。

我的朋友告訴我,退休前,她是一位忙碌的體制內高層,本以為退休之後,可以好好休息。豈料,退休之後,人卻像斷了箍的桶整個散了架。心境日漸惡劣,見誰煩誰,茶不思,飯不想,睡不安,血壓高了,心律快了,幾個月的中西醫專家診治,五臟六腑折騰個遍,錢花了,罪受了,最後被建議看心理醫生。

(原創)你以為你是誰?

心理醫生建議她:生活,就是對注意力的研究,你的注意力走向哪裡,你的心就走向哪裡。通俗地說,你以為你是什麼人,你的行為,思想,情感就會慢慢地成為那樣的人。人對自我的認定有很大的擴展性,好的自我暗示,會讓身心協調,精力充沛,不好的暗示,可能會損耗自己。

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卓越,以此作為自己存在感的認同和自我肯定。有本書提到人在生活的七個層面中獲得成功,會得到極大滿足感和幸福感。指:商務與職業,家庭與個人生活,金錢與投資,健康與體質,個人成長和發展,社會與社區活動,精神完善與內心安寧。

(原創)你以為你是誰?

這七個層面的成功,可能分散在或是重疊在某些時間序列裡,有的相伴終生,有些可能在某個生命階段很重要。朋友,退休前,有很強的自我認同感,退休之後,生活一下子失去了重心,也失去了自信,慢慢變得羞怯與沮喪,陷入精神抑鬱。心理醫生的建議,是讓她認識到真正的卓越,就是對自我有效的管理,無論是商務職業,金錢投資,還是家庭生活,健康體魄和精神安寧,只要認真去做,就可以擁有自己的卓越。

(原創)你以為你是誰?

心理學上有一種“皮格馬利翁效應”,來源於希臘神話故事:塞浦路斯國王皮格馬利翁,深愛上一個石雕美女,他整天和她在一起,訴說思念讚美之詞,慢慢的,石像和他血脈相通,石女變成了活生生的美人。

這則故事,實質上就是說:你以為你是誰,並堅信自己是誰,用成功的思維,行為方式管理自己,就會慢慢成為那樣的人。

(原創)你以為你是誰?

追求精神的完善與心境的安寧,這是一種最高境界。它會改善你的生活,並讓你充滿喜悅和滿足。但精神的完善,也取決於生活的完滿,美好的精神,只會棲身在美好健康的身軀裡。

願君身心健康,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