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人那么守规矩?

魏思江


很多人一提到日本守规矩,彬彬有礼的形象,就认为是其国民素质使然。国民素质的形成,有国民性的因素,也有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教育发展的因素。但其实还有一个更加根本的因素,那就是法律。


在中国,许多插队,乱丢垃圾,随地吐痰,公共建筑上乱涂乱画等,常常被归纳为国民素质,公共道德,公共礼仪等,殊不知这在日本统统是犯罪。因为,日本有归纳这些行为的“轻犯罪法”。


日本的《轻犯罪法》于1958年5月1日制定,1983年10月1日进行了修改。《轻犯罪法》全文共4条,第2条规定了属于轻犯罪的类型。该法意在规范有关公共秩序与公共健康的行为秩序,明确地规定了犯罪行为的执法主体使得日本的城市管理有效而秩序井然。



笔者从中选取一些条款,大家一起来看看。


一 无正当理由潜入无人看管的住宅、建筑物或船舶者。

四 有工作能力但没有职业、亦无求职意愿、游手好闲者。

六 无正当理由关闭公共场所灯火者。(街道、礼堂等都归公共场所)。

十三 在公共场所言行粗野插队者。(汽车、动车、船舶、电影院、物资分配处、购票处等归公共场所)。

十四 制造噪音妨碍邻居休息且不接受公务员制止者。(人声、乐器、音响等归噪音类)。

二十 在公共场所造成他人不快,或露出臀腿或身体其他部位者。

二十六 在公共场所吐痰、大小便者,或让人吐痰、大小便者。(街道、公园等归公共场所)。

二十七 违反公共利益,随便丢弃垃圾、禽兽尸体,其他污物、废弃物者。

三十三 随便在他人住宅或物品上张贴东西,或随便移除、污损他人的标示物者。


看了这些具体而微的法律条文设定,你想想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是不是很想也在中国实施?


不得不说,轻犯罪法的实施,对日本国民公共行为的塑造起到了根本作用。法律是具有震慑性的,有了法,再辅之于道德教育,礼仪教育,美学教育,整个国民气质也会为之一新。


这才是日本人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根本。


当然了,任何一个国民性的发展都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日本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整体社会进步,人们对法律越来越敬畏,执行越来越有力度,才能达到现在的状况。


就算今天中国实施《轻犯罪法》,也不是10年内能够解决所有陋习。执法的力量可能还管不过轻犯罪的力量。这一点,或许我们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


但说是这样说,过程虽长,但也确是到了可以去采取法律措施,去约束人们一些陋习和影响他人行为的时候了。


因为确实已经与我们国家的形象,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要求,相差太远了。



北京不冷东京热


最近几年,我们经常在立体、平面媒体上看到各种介绍日本人守规矩的消息,比如像前几年报道的日本啦啦队在国际比赛中声援自己国家的足球队,比赛完后不仅集体规规矩矩退场,而且检走所有垃圾,连一片纸都不剩下......再比如在公共汽车站、地铁站等处,毫无拥挤有条不紊的默默排队的景象,还有严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汽车必须给行人让路等等,其中最感人的应属前几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电视里播映的景象了,即使是多少人妻离子散、多少人无家可归,可日本人还是有条不紊的默默的排队领取食品,等待救援而毫无乱象。记得当时的那些画面可以说是感动了世界,也由此,日本人对规矩的遵守也再一次达到了令世人折服的地步。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日本这个民族能做到这些呢?这还得从古代日本说起。我们知道,日本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自古以来就是火山爆发、地震不断,而且山多平原少,这一切都使得古代日本人早就养成了只有互助才能共生的群体意识,既然有了群体意识,那么,自然也就形成了一些需群体共遵的规矩。





就这样,古代日本人在“规矩”中受惠,从“从众”中得利,这让他们不仅更加乐意遵守自己定的规矩,同时也在不断完善规矩。到了江户时期,已经形成了一种严格的 “村八分”制度,所谓的“村八分”是指当时日本农村对严重违反村规、严重损害集体利益的村民所实施的进行绝交或孤立的一种惩罚方式。按照江户时期“御定书百条”之规定,在村落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或者互助被定为“十分”,也就是十个方面,包括:1.出生,2.成人,3.结婚,4.建房,5.火灾,6.水灾,7.生病,8.葬礼,9.出行,10.法事。而对某人实施“村八分”,也就意味着全体村民有“八分”(即在八个方面)与其断交,只留下“二分”(包括火灾和葬礼)的交往。而这“二分”的交往也是因为如果着了火而不去救助,火势蔓延则有可能延烧到整个村落;如果死了人不去帮忙,那么由于死尸腐烂会引起传染病而殃及四邻之故。而且,由于日本古代实行的是户籍固定制度,亦即某一地区之住民是不可以随便搬家移住的。并且,“村八分”还具有连带性,也就是一人违规,全家受牵连都要被“村八分”。甚至有的地方连神社也参与“村八分”,以神的名义制裁被“村八分”者,这就意味着,违规者将失去最后的精神寄托。想象一下,在古代日本的那样一个圈子文化中如果被“村八分”了,也就意味着要忍受所有村民的鄙视眼神歧视行为。陷于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人间炼狱之中。由此足见“村八分”制度的残酷性,也难怪古代日本人就那么守规矩了。




那么,这种“村八分”现象在日本现代社会还存在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这正如日本人自己在《作为潜在意识中的“村八分”》中所说的那样,“作为自江户时代以来300年中浸透日本人骨子里的‘村八分’的传统,虽然以人道的理由遭到了废止,但在潜意识的深处,它却是明确存在的”。




在当今的日本社会,日本人实际上仍然生活在一个个“圈子”里。这个“圈子”可能是村落,可能是职场,也可能是学校等等。而在日本人的心里,自己则是属于这一个个的“圈子”的,那么,就必须遵守“圈子”的游戏规则,否则,就极有可能被“村八分”掉。这样的例子可谓是不胜枚举,打个比方,比如说一位日本工薪阶层,如果经常不参加自己公司圈子里的诸如酒聚等活动,那么,久而久之,大家就都会认为他是一位不肯随众、不守世间规矩的人,从而遭受到大家的孤立,陷入天天被异样眼光看待的无人理的尴尬境地。同样是在日本公司,如果一个人不懂得低调、随众,而是好出风头,凡事特立独行,那么这人的下场就惨了,正如日本历史学家木村尚三郎说的那样:“日本人的眼睛既是视觉器官又是语言器官”,这人绝对会被周围那种不屑一顾当你是空气的眼睛这种“语言器官”杀死的。重者如果被上司认为此人是个不懂规矩的人,那么,此人下场就更惨了,上司也许会给他安排在一个窗明几净阳光明媚万众瞩目的位子,然后又不给他安排任何工作,一周、两周、一个月下来,如果这人不想疯那么就只好选择卷起铺盖走路了。




其实,这实际上是一种欺辱行为,但日本人认为,正因为有了过去“村八分”的这种欺辱形式的惩罚方式存在,才强化了人们的集体意识,形成了一种“从众心理”,完善了需集体遵从的规则。日本著名作家司马辽太郎说:“在日本社会中,‘欺辱’似乎成为了维护秩序的正义之举”。它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欺辱文化”是支配日本人社会活动的一个基本机制,因为“欺辱文化”的存在,才使日本人“从众”、“循规蹈矩”,而没有人争当“出头鸟”。以这些看来,某种意义上似乎就可以说,“村八分”这种“欺辱原理”是贯穿整个日本社会的“约束个人行为的准则”。尽管规矩有好有坏,但如果一个人不守规矩了,那就意味着有可能陷入被孤立、受欺凌的境地,而下场却不是每位日本人都能承受得起的,如此看来,日本人又怎敢不守规矩呢?



万景路看日本


排长队、捡垃圾、车上不吃不喝,路上不吸烟……日本人的这一套日常作法,对他们自己而言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毫无违和感,你不说他自己都意识不到的事,但在外人看来竟然就成了“有公德心”和“高素质”了。这多少有点儿讽刺。

所以,问日本人为什么守规矩,其实是在问日本人为什么甘于遵守社会公认的法则,甚至可以变成“日本人为何容易服从某种命令”的问题。

这种民族的“自觉性”当然是他们的传统文化使然。进一步说,日本的“集团主义”起到了很大作用。

加藤周一在《日本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一文中鞭辟入里的讨论了日本人的“集团主义”。日本的集团的原型包括两种,“家”与“村”。相对于“家”而言,“村”的社会性显然更强。日本的村落这个共同体要求意见统一,排斥少数意见。而且对待异己并不宽容,有一套传统的“村八分”的惩罚办法,这个其他作者已有解说,不再赘述。总之,日本人的集体从属感是十分强烈的。

但是,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家”和“村”的模型世界各地都有,并非日本独有。加藤也说“集团主义社会与否,可以让日本和欧美形成对照,但并不适应于亚洲其他国家。”而“日本区别于其他亚洲国家的地方在于集团的激烈竞争”。而日本为了避免集团内部竞争过于激烈,采取了一种“集团全体负责”的制度。所以,很常见的现象,日本的企业业绩不佳,往往不会将责任归为某个领导或某个职员。即使是社员工作失误,一般也不会被开除,因为他们知道是人都会犯错误,这个难以避免。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都有这样的认识。这个“集团全体负责”的制度,自然要求每个人都恪守本分,严守规矩。

当然,“集团全体负责制”在某种意义上也能变成“集团全体无责任制”。比如在侵略战争的反省上,日本人爱说“一亿总忏悔”,他们认为,那么大的罪过分摊成一亿份,似乎就不那么严重了。这个是日本的大问题。


东瀛游侠


日本人从来就不守规矩,否则就不会侵略成性。你知道罗斯福为什么会说出“日本人是有史以来我见过的最卑鄙,最无耻的民族”这样的话吗?所以今天看到的日本人的所谓守规矩,不过是日本做为二战战败国而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而已。日本人的本性是兽性的。


用户3570542898


最主要的原因是守规矩的人会得到更多的好处,社会信誉越高,做事情越顺利。而中国正相反,越守规矩,就越寸步难行,只有那些投机取巧,无视法规的人,才会飞黄腾达,荣华富贵。


伊凡雷帝赛克斯


这就是守规矩的日本人!




风云20340799


中国曾经是礼仪大国,礼乐之邦,

但是近代中国政权的更迭和数次革命对西洋文化的推崇,

导致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文化被盲目的打击和放弃。


D安暖如斯D


这就是公平,国民高收入以及同理心带来的。发达国家一般办事都不需要花费心思求人,只要按照规定的流程一般都能良好的解决。如果解决不了,他们都申述机制可以反映问题。实在不行还有法律这条路。有了这样的大体的公平社会基础就没有太大意义走门子钻营邪门歪道,(请注意 我说的不是他们就没有腐败,没有社会不公)如果大家都能在规矩下就把事儿办了,你难道需要连看个病都要找医生或者护士朋友么?

有了这个相对公平的社会基础,老百姓的善良就会发挥最大功率,产生表象上的彬彬有礼。当然,收入=经济基础也决定了思想行为,和教育程度提高,这些也都不同程度的改善着人际关系和个人行为。

我自己经常去日本,也发现日本并不公平 也有不少的歧视,日本人也是最爱挑剔别人的,可能正因为这样,他们都极力的装作和别人一样了吧……


煮家男人007


日本人最爱做表面功夫,看起来循规蹈矩,下级见到上级毕恭毕敬,老婆见老公点头哈腰,还要跪在地上帮老公脱鞋子,公共场合不吵不闹,干活一丝不苟。可这些能说明什么呢?

三番两次侵略我国,烧杀抢掠,强奸妇女,拿我们手无寸铁的百姓比赛杀着玩,把我们的金银财宝全部掠夺回去,就是到现在也没见它认个错,道个歉,还把我们的钓鱼岛说成是它的,这是守规矩?

整个日本明知道安倍晋三是一个极端反华分子,连续三次选他当首相,这说明日本人守规矩?

是谁认为日本人守规矩的?你倒是举举例子来看看,让大家来评评。


先斩后揍1


这是从社会秩序和管理层面来看的,与教育、习俗、经济发展与文明化程度相关联。

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在世界上,日本人也是最不受欢迎的之一,但从明治维新开始的全民的长期的向西方文明开放学习,使日本成为了现代文明国家,国民素质也随之全民提升。

同时,家庭、学校、政府部门、企业的教育也是如此。家庭观念、团队意识、层级观念、服从观念、公民意识在日本的各个方面均体现出来。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很有意思,说是一个日本人是一条虫,三个人是一条龙。

从企业文化看,日本企业培养终身制的理念,层级鲜明,服从意识、协同意识强烈。从体育集体项目上最能体现这一点,足、篮、排、包括田径的接力项目,单个的队员能力并不突出,但结合在一起水平却很突出。

同时,日本人从小就有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意识培养,并把遵守社会规则上升到道德的层面。不遵守时间、交通规则、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注重团队合作,往往会被上升到道德的层面。所以在日本地震海啸那么大的灾难时期,东京的交通秩序在半个小时就得到恢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